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经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蓄冷空调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常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工作流程,并以某工程为例对冰蓄冷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得出蓄冷空调在实际工程中的优势,认为蓄冷空调既是今后空调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负荷相差很大所引起的能量浪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体现新型冰蓄冷空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势,分析不同运行策略的经济性.方法 通过对某工程实例的新型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设计运行方案和投资比较,分析4种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特点,以及其与产品价格的关系.结果 采用以11.9万元为圆柱蓄冰设备参考价格的新型冰蓄冷空调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3号运行方案初投资低于常规空调系统.结论 对用户而言系统的动态运行策略有更小投资压力和更高收益,为新研发的蓄冰设备经济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蓄冷式空调系统的(火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蓄冷式中央空调系统Yong分析模型,计算了蓄冷式空调系统和常规空调系统的Yong效率,分析了蓄冷式空调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改进方法.蓄冷式空调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于熔冰过程的Yong损失过大,降低熔冰过程的供回水温度和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可以提高其Yong效率.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蓄冷方式运行,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较高的Yong效率.  相似文献   

4.
蓄冷空调动态负荷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计算蓄冷空调动态负荷的方法,借助Visual FoxPro3.0提供的软件工具编写了蓄冷空调负荷计算程序,并用该程序对一幢拟采用蓄冷空调的综合建筑进行了负荷计算,从而为估算该蓄冷系统的运行电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Visual FoxPro3.0提供的软件工具编写的设计日逐时空调负荷计算程序,并用该程序对一幢综合建筑物进行了负荷计算,以作为蓄冷系统设备选择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神经网络法负荷预测与蓄冰空调系统的运行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蓄冰空调系统几种常见的控制策略。提出蓄冰空调系统的运行优化必须进行准确的负荷预测,并给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型(ANN) 预测负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蓄冷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确定了蓄冷量的设计原则。基于郑州地区一栋200m2的住宅建筑,计算了制冷系统逐时制冷量和空调逐时冷负荷,并进行了蓄冷量的设计。研究表明,当太阳能集热面积为20m2时,该太阳能喷射系统的日设计蓄冷量为21.6kJ;与常规喷射制冷系统相比,年制冷量可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对象技术原理分析了空调负荷计算中的实体模型.在应用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种空调负荷对象模型型系统,并建立了一套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扩充性的软件类库.通过应用先进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和C++语言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空调负荷计算程序的实践,探讨了建立暖通空调专业应用软件构件,简化应用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常规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技术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蓄冷装置及其冰蓄冷系统,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建立了相应地数学模型并对该蓄冷装置及其系统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冰蓄冷系统具有比常规冰蓄冷系统蓄冰时间短、运行能效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水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幢建筑面积约4.5×104m2的商务楼的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设计日逐时冷负荷图的基础上,提出水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方案和运行策略,并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水蓄冷空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某宾馆冰蓄冷空调拟定6种设计方案,然后分别按4个地区的典型电价政策从使用寿命,占地面积,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冷负荷逐时分布及最佳蓄冷比例的重要性,得出蓄冷模式和蓄冰槽容量对冰蓄冷系统的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结论,对宾馆类建筑的冰蓄冷选择设计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冰蓄冷空调的冷负荷特性为依据,根据不同形式的建筑归纳出三种冷负荷模型,并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了15种可行的技术方案。鉴于我国存在不同的电价政策,按不同地区的典型电价,分别对各种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比较分析,并对所选择的方案进行了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供设计者在制定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发展,从系统的末端装置、室内气流和舒适度、空气中水蒸气凝结问题以及系统的经济性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该系统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冰蓄冷空调技术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冰蓄冷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大温差与低温送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蓄冰空调国内外发展情况,提出了推广蓄冰空调的几点建议。对蓄冰空调采用优化控制,发挥蓄冰空调的优势。真正做到利国利民,从而进一步推动蓄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多数冰蓄冷空调冷负荷动态预测方法中,由于模型输入变量与输出结果相关性差、信息冗余度高等原因,导致多数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都未达到理想的预测效果,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大型公共建筑的冷负荷。对于输入变量与输出结果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消除样本输入变量对数的耦合性,确定影响冰蓄冷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关键性因素,将其作为输入变量,预测冰蓄冷空调系统动态冷负荷。结果表明:T时刻室外空气温度、T-1 h时刻室外空气温度、T时刻室外空气湿度、T时刻太阳辐射强度、T-1 h时刻太阳辐射强度、T-1 h时刻空调冷负荷是影响T时刻冰蓄冷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关键因素,并以此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相对于传统PSO-BP神经网络全输入变量预测算法,该模型预测结果精确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冰蓄冷系统蓄能的非线性特性,将自适应神经网络应用于封装板式圆罐型蓄冰装置的蓄能初始化和释冷出口温度实时运行的模糊建模,进行了冰蓄冷系统蓄冷量的模糊建模,确定了实验影响因素载冷剂进口温度、载冷剂流速、蓄冷时间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推理规则.运用减法聚类法和网格法对模型进行初始化训练与运行对比,使蓄冷系统能够跟踪负荷情况.通过调控影响因素的参数,可以更合理地初始化设定蓄冷阶段的蓄冷量.利用该建模程序进行实时释冷出口温度模糊建模策略验证,模型运行平稳.冰蓄冷装置蓄能模糊控制性能的优化保证了蓄冷量与负荷相匹配,实时输出释冷出口温度,进而达到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及经济运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能源工业及建筑耗能的现状出发,说明了发展空调冰蓄冷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我院冰蓄冷课题组开展冰蓄冷实验所取得的实验数据,认识了直接蒸发式管外冰是一种简单可靠、便于操作控制的蓄冰方式,所提供的数据为实际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避免目前板式蓄冰设备中存在的载冷剂短路和换热效果受空气层影响严重等弊病,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板式蓄冰设备.方法在这种蓄冰设备中,冰板立式放置,板内空气层集中在上方的较小空间内,减少空气层对设备换热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蓄冰槽内用折流板将载冷剂流程组织为若干通程,提高载冷荆流速.结果新型立式封装板蓄冰设备的贮槽体积0.015m^3/kwh,容器换热面积0.41m^2/kWh.与现有蓄冰方式相比,在相同的名义蓄冷量时,板式蓄冷设备所需的蓄冰槽占地空间较小,传热面积大,传热热阻小,结冰融冰速率稳定.结论开发研究的新型板式冰蓄冷产品为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开拓了适用范围。降低了材料的消耗量。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