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瓷质砖坯体配料中,加入相当于坯重量4-6.5%的活化剂所配制的碱性溶液,用其制得的粉料,压制成型为坯体,利用坯体在辐射干燥时水分向上迁移的载力作用,使坯体中自币碱富集于坯体表面,在1170℃左右烧成,因其强烈的熔剂化作用而在制品表面形成釉层,此工艺免去了釉料制轩与施釉两大工序,简化了工艺流程,从而可大大降低了生产。  相似文献   

2.
骨质瓷通常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二次烧成工艺,其坯釉料组成和生产工艺存在复杂性,在制备过程中,常因坯釉的不适应而影响其性能和釉面质量。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骨质瓷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3.
张雷 《山东陶瓷》2020,43(1):12-15
针对天然矿物原料制得的陶瓷制品存在烧成温度高、制品烧成不稳定等问题。本论文结合日用瓷烧成制度和注浆成型坯体,通过合理设计釉料配方以适应中低温烧成温度。采用海碧蓝和钒锆蓝色料为着色剂,以无铅光泽釉为例探索其低温釉料基础配方并制得蓝色系成品。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仿制南宋官窑坯釉的化学组成,坯釉料的细度、厚度、施釉方法、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及控制开片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罗武全 《陶瓷》1994,(2):34-37
利用不同化学组成之釉料其高温下粘度、流动性不同的原理,于坯体上使用粘度小、流动大的印花色釉,并覆盖以粘度大、流动小的面釉,在烧成温度下,因印花色釉和面釉熔融体的流动、膨胀情况不同而产生凹凸,形成浅浮雕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透明釉 透明釉也称普通釉,主要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石英、石灰石和高岭土等原料配制而成。透明釉不起盖底作用,坯体本身的颜色能通过釉层反映出来,这种釉料特点是成本低,工艺简单,制造容易,烧成范围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7.
一、透明釉 透明釉也称普通釉,主要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石英、石灰石和高岭土等原料配制而成。透明釉不起盖底作用,坯体本身的颜色能通过釉层反映出来,这种釉料特点是成本低,工艺简单,制造容易,烧成范围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高档瓷素烧坯,以无铅熔块釉为基础釉,以国产包裹红色料为着色物质,采用两次烧成工艺,成功研制出无铅镉溶出、适合高档瓷装饰的低温大红釉。同时,研究了釉料组成、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大红釉发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分析了釉饰地砖产品变形缺陷的影响因素,同时从坯体配方、釉料配方和窑炉烧成制度三大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一次烧成对坯釉料和烧成的要求,以及影响产品釉面质量和产品优等品率的因素,提出提高一次烧成高档高光泽透明釉墙地砖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了低温、快速一次烧成白坯水晶釉面砖的研制开发情况,提出该系列产品的坯、釉料组成和工艺路线以及主要工艺参数,指出该系列产品坯料主要选用伊利石类粘土,釉料为熔块釉,选用高熔点的透明熔块。产品新颖,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宋兔毫釉坯釉料的化学组成、坯釉料的细度、坯釉厚度、施釉方法、烧成温度、烧成气氛,其中釉的成分、釉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及烧成温度对兔毫釉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烧成中气氛的变化会使之形成不同颜色的兔毫釉。  相似文献   

13.
张万胜 《江苏陶瓷》2001,34(4):30-32
针对大伴扁平产品釉面质量差的问题,重新研制了釉料配方,重点从降低釉料高温粘度,提高釉面始熔温度,拓宽釉料烧成温度范围着手,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研制出了烧成温度在1260-1300℃和与生产坯结合良好的高质成套出口日用细瓷釉配方,解决了扁平产品釉面质量问题,实现了大件小件同步生产,配套出口。  相似文献   

14.
翟新岗 《陶瓷》2006,(12):41-43
长期以来,骨质瓷生产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二次烧成工艺。由于釉烧温度低,骨质瓷生产厂家多使用含铅釉进行装饰。含铅釉具有良好的高温流动性、高的光泽度和平滑度、较宽的烧成范围、良好的坯釉适应性等优点,而且铅釉产品色彩丰富、艳丽。但是,含铅釉料的采用给骨质瓷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日用瓷的烧成温度,本文重点研究了实现日用瓷中温烧成的坯釉配方。通过在坯料中加入矿化剂、在釉料中加入多组元熔剂,使瓷器烧成温度降低到1230-1250℃,目前该工艺已投入生产应用:产品理化性能达到普通日用细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日用陶瓷配方坯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碱性活化剂,用其制得的坯料,采用注浆成型方法制得的坯体,利用坯体的毛细管力,在干燥时水分向上迁移的载力作用,使坯体内的自由碱盐富集于坯体表面。在1280℃左右烧成,因其强烈的熔剂化作用而在制品表面形成釉层。此工艺免去了釉料制备与施釉两大工序,简化了工艺流程,从而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工艺,利用江西周边常用原料进行二次烧成高档瓷坯、釉料的研究,探讨了熔块釉与硅酸铝质瓷胎坯釉相适应性、铅溶出含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文     
<正>云南建水碗窑村,今年76岁的陈绍康是年龄最大的制陶人。他13岁开始学习拉坯,60多年过去,如今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干劲十足,他说:"我现在一天还能拉20个坯,宝刀不老。"  相似文献   

19.
黄深胜 《佛山陶瓷》1999,9(6):15-17
在二次烧成白坯高光泽釉面内墙砖的条件下,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通过调试釉料配方,对坯料配方稍作调整,生产出釉面外观质感好、性能达标的哑光釉面砖。  相似文献   

20.
刘钦志 《江苏陶瓷》2010,43(2):37-38
利用陶瓷活性材料和添加剂等原料磨制成釉料施于坯体上,上釉的坯体釉层干燥后产生裂纹,经煅烧后釉层因张力大而收缩产生缩点现象,形成缩点釉。本文通过对原料的运用、施釉方法、施釉厚度、烧成制度等方面论述了缩点釉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