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玮  李雄 《工业建筑》2018,(1):7-11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针对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危机提出的概念。对"山水城市"营建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包括"山水城市"的概念、发展过程。阐述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山水诗画对人居环境营建的影响。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营造、审美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总结山水城市人居营建策略。以杭州和苏州为例,阐述两种典型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的策略。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需要将生态、文化、美学意境融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总结创新中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山水城市——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山水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学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为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的环境,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关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山水城市讨论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对山东有特殊的感情。山东意识几乎融入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山水文化原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这是山水城市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周波 《规划师》2003,19(6):37-39
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的因素所造成的城市原生态的破坏和自然环境的污染。现在我国城市次生性人居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原因主要是:认识和价值观的缺陷、城市经济的片面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失误和不适当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故应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王宁  陈博 《城乡建设》2011,(8):48-49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距武汉30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130公里,位于郑州及武汉两大都市“一日经济圈”内。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石武高铁纵贯全境,省道高兰公路横穿东西。  相似文献   

5.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自然也成为人类攫取无限财富的征服对象。大量的资源浪费、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生产活动;人们在建造居所时,单纯追求数量和建筑财富,没有考虑自然环境本身的容量和限度唐目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大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在筹备2008奥运会的日子里,北京市的居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着环境建设,其中也包括人居环境的建设。人的居住空间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外部空间,指的是环境质量中的绿地、空气洁净程度、道路交通和市政设施,以及小区配套服务是否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包括人际交往、医疗、教育、化娱乐等,另一个是内部空间,指的是住宅户型和平面功能是否合理,设备设施是否实用且易维修.使用空间是否符合人的尺度等。人的居住空间是构建和谐人居的基本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居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工业与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强化山水园林环境的塑造,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是新时期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滨章  范长喜 《山西建筑》2012,38(17):15-17
从宏观层面对我国人居环境的发展进行探索,并着重对"山水城市"理念的背景、概念、精髓、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山水城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的重要道路,以期有效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辉  曲晓东 《山西建筑》2009,35(21):12-13
从人居环境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人居环境的建设状况,提出了优化人居环境的建议,指出建设一个有利于人的一切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的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戚影 《城市开发》2002,(12):23-2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距今已有1776年历史的桐庐,以惊人的创造力,造就了区域经济发展中令人嘱目的“桐庐形象”,其城市正经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被人们称之为“桐庐山水旅游城市形象”。桐庐山水城市建设工作的实践证明:创新始终是山水城市建设的不竭动力,在新世纪的征途中,离不开创新这一时代精神。一、正确的理念是指导山水城市建设的“前提”近年来,桐庐县建设局通过认真的探索,确立了“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好中求快,突出特色,协调发展,讲究效益”的城市发展观念。“与时俱进”就是已连续四年获县“双优”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1.
风水与人居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密  石铁矛 《山西建筑》2005,31(24):17-18
介绍了人居环境的划分,从地形、形貌理论,山水城市理论,建筑的朝向、藏风聚气理论三方面阐释了风水对人居环境的影响,表明从风水术中的地理层面来讨论人居环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人类过去100年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造成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修复环境,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成为了历史的使然。  相似文献   

13.
开彦 《城乡建设》2007,(5):50-52
未来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质形态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品质的需求。二是从环境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上升到生态经济和节约社会的需求。四是从城市形态美上升到讲究循环经济城市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常春 《园林》2009,(2):31-31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筑量位居世界首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实现建筑节能,对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大作用。全球加剧变暖向人类发出预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势在必行。2003年诞生的“北京锋尚国际公寓”被统称为“微能耗建筑”,其全新的前沿技术与观念引起业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柏石峪地区控制性规划景观环境设计构思的论述,提出居住区在提供完备的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其周边的自然山水,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生态景观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17.
论山水形态中人居环境建设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小军 《规划师》2003,19(6):63-65
人居环境思想的本质,是探索城市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构成的关系,从而探索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适宜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对自然环境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是现代山水城市产生的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是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核心问题;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技术应用必须体现人文精神,只有技术的人性化才能导致城市与建筑的人性化;山地城市山水风貌整合不仅要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而且还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城市文脉与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城市。怎样让建筑与人居环境间高效和谐的发展,满足人居环境的和谐关系是本文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帖黎  南仕 《中州建设》2011,(7):71-7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居环境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城市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针对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创建低碳生态的宜居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