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电站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常采用频率组合法,即分析计算上游与设计断面同频率(区间相应)或区间与设计断面同频率(上游相应)等情况下设计断面的设计洪水成果.在南桠河栗子坪水电站设计洪水计算中,采用常规方法计算受上游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比较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适用于较小流域受上游水库影响的设计洪水计算的简易方法,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梯级水库上下游设计洪水存在遭遇问题,在计算设计洪水时应考虑洪水组成分析,单纯采用同频率进行设计洪水叠加,将造成设计成果频率超频,成果值偏大,从而影响工程投资。为此以西平县同心寨水库为例,探讨梯级水库洪水计算的方法,简化计算程序,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提供准确合理的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传统的同频率放大修匀法计算繁琐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计算设计洪水的新方法——同频率直接放大法。该法基于洪水峰、量同频率原理计算放大配比,分时段放大典型洪水,可直接得到设计洪水过程线,不需要修匀流量或调整放大倍比以满足洪峰、洪量符合设计频率的要求,避免了修匀的繁琐计算和随意性,能保持典型洪水模式。算例显示,同频率直接放大法推求的设计洪水与传统放大修匀法的结果非常接近,时程分配与典型洪水高度吻合,可在工程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在无资料区域病险引水工程除险加固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是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和投资效益的关键。目前关于无资料区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地区综合洪峰流量频率曲线法,并结合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计算无资料小河沟不同设计频率下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5.
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进展与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设计洪水是确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制定运行管理策略的重要依据,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包括抽样方法、分布线型、经验频率公式、参数估计方法、设计洪水过程线、历史洪水、区域洪水频率、PMP/PMF、分期和梯级水库设计洪水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中国近30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当前设计洪水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即多变量设计洪水计算、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基于水文物理机制的洪水频率分析和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并展望了中国设计洪水计算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洪水频率计算在处理历史洪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永斌 《山西水利》2009,25(4):17-18
介绍了在设计洪水计算中如何合理地把历史洪水系列加入实测系列中进行频率计算的方法,从而提高设计洪水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清远市连江干流设计洪水的合理确定为研究背景,通过进行连江干流各控制断面的水位与流量系列的转换分析研究和对洪水频率计算方法的探讨,为流域洪水预报、水文分析计算和工程规划建设提供更全面的水文资料支持,提高了设计洪水频率计算精度,为合理确定设计洪水提供科学依据,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中,同频率放大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该法在计算中因为各时段流量放大倍比不一致,放大后需要多次人工修整,耗时较多且易造成过程线过度变形。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客观,过程更高效,可以利用MATLAB软件的计算工具,通过程序优化计算,得到与典型洪水过程形态差异最小的设计洪水过程。本文以南亚地区某大型水库设计洪水为例,阐述MATLAB程序最优化算法工具在设计洪水过程同频率放大计算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洪水峰、量频率计算概述洪水频率计算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数值是确定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设计洪水如何全而考虑工程安全与经济,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洪水计算方法的研究固然是重要的,但解决工程安全与经济这对矛盾,仅注意计算方法的研究是不够的.掌握洪水客观规律,抓住计算的主要要环节认真分析第一性资料,是洪水频率计算的关键.根据经验,在计算环节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查实测和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尽可能延长资料系列,这是频率计算的基础.(2)采用比较合理的和  相似文献   

10.
伏安 《中国水利》2005,(16):39-41
"75·8"洪水中石漫滩、板桥水库垮坝失事.两座水库当初的设计洪水主要采用历史最大洪水和历史洪水加成法计算.这种方法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原设计洪水偏小.把握好变差系数的选择,是今后洪水频率计算研究的重点.洪水频率计算和可能最大洪水计算还存在一些难题需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