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基于LabVIEW和施耐德电气的PLC产品搭建了一套自动测试系统,对PLC的I/O模块进行数据采集,测试其精度性能。整套系统的关键在于使用LabVIEW完成PC对PLC以及DC电源和数字万用表之间的控制。实验证明,系统能实现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2.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试验监控系统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伺服电动缸排放阀、S7-300PLC、S7-200SMART PLC,以及LabVIEW为基础的汽轮发电机组试验监控系统。上位机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通过OPC技术和Modbus协议,建立了与PLC以及机组控制屏的通信。场地试验参数采用S7-300PLC采集,伺服电动缸排放阀、负载开关柜、水电阻采用S7-200SMART PLC控制,实现了试验数据的采集存储以及场地试验设备的控制功能。着重介绍了LabVIEW如何与2种PLC实现基于OPC技术的数据通信,以及首创的基于伺服电动缸排放阀技术的瞬态特性试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兰自志 《机电信息》2013,(36):141-142
首先基于OPC通信协议,利用LabVIEW提供的数据套接技术,以三菱公司的MXOPcServer为媒介,将LabVIEW联接到虚拟的三菱PLC上。然后利用LabVlEW提供的DDE功能,编写了DDE通讯程序,将LabVIEW联接至FluidSIM-P的DDE元件,完成了FluidSIM-P和LabVIEW2个软件间的动态数据交换,最终实现了三菱PLC控制下的气动系统多软件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4.
利用LabVIEW编程灵活方便的特点,本文在LabVIEW8.2的环境下实现PC与PLC的通信功能,使PLC不但具备控制功能,而且能将检测到的数据送到PC机.利用RS-485串口实现主机与PLC的串行通信,从而实现对光栅刻划机的工作环境温度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信号的快速精确检测,而且还能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控制.文中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结合高速数据采集板卡,实现对被测信号的高速采集及数据的快速存储,同时利用PLC控制系统完成对试验过程的控制,并运用OPC技术完成监控系统与PLC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低成本、高性能、高效便捷地实现了压力元件测控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数控内圆磨床磨削效率及对磨削加工动态监测,提出了构建基于LabVIEW平台的数控内圆磨床监控系统。监控系统通过AE传感器采集信号,利用LabVIEW平台编制控制软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分析及状态决策,并通过MODBUS通讯协议将决策信息实时反馈给机床PLC,进而通过PLC控制机床实现磨削效率的提升与磨削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LabVIEW与国产PLC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构建了一个基本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上位机LabVIEW与PLC的通信,并用该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伺服控制系统。实践表明,利用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测试系统的开发周期,同时节省了费用,为工程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数控内圆磨床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砂轮使用寿命,实现对砂轮修整过程的精确监控,构建了在LabVIEW平台上的智能数控内圆磨床砂轮修整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声发射传感器采集到声发射信号,通过LabVIEW编制软件实现信号的处理和决策。该系统将决策信息传送给机床PLC,通过PLC控制机床实现砂轮修整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自动焊接时,对保护气种类及流量的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工控机和PLC进行气体控制的解决方案,概括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并着重阐述了PLC的通讯端口配置及程序执行流程,具体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编程,进而实现了工控机与PLC的通讯控制,最终完成自动焊接保护气的气体种类切换和气体流量控制,并且描述了实际应用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液压泵试验台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液压泵试验台系统的压力信号和流量信号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它可在手动和自动模式下对液压泵的性能参数进行采集分析。该文对其工作原理、液压系统和基于LabVIEW和PLC的联合控制采集系统作了详细介绍,控制采集系统采用PLC和LabVIEW及触摸屏,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液压泵试验的精度及效率,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PC与DSP串口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基于LabVIEW的串口通信协议,介绍了虚拟仪器LabVIEW平台中含有的串行通信模块的应用,通过运用该模块实现PC机与DSP之间的串行通信,达到数据读取、命令控制等功能。设计了PC的串口与DSP的串行通信接口硬件电路,编写了串口发送和接收程序,讨论了PC与TMS320F2812之间的串行通信方案,以及在此基础上使用中断和查询方法实现的串行通信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12.
杨娜  袁庆庆  宋斌 《机电工程》2017,34(3):278-303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时,单独采用Matlab建模仿真方式多参数整定繁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与LabVIEW相结合的混合仿真方法。首先,理论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在多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底层电机控制模型,并基于LabVIEW设计了电机系统测试界面。然后,利用仿真接口工具包—SIT使Matlab和LabVIEW保持同步通讯,在LabVIEW上层测试界面上对电机系统仿真参数进行整定。最后,为验证该混合仿真方法的可靠性,分别建立传统Matlab仿真模型与混合仿真模型,对电机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仿真模型与Matlab单独仿真模型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性,并符合理论计算结果。这种混合仿真方法在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下,简化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同时能从LabVIEW界面上直接查看仿真波形,进一步缩短了调试时间,提高了系统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VIEW的S7-300PLC与PC机的串口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业系统设计需求,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了S7-300 PLC和PC机间的串口通信.介绍了使用3964(R)协议编写通信程序的方法,利用VISA技术和状态机设计模式,实现了上下位机的通信,并将该通信方法应用于煤矿压风机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中,将由PLC所读取的数据在上位机上进行实时显示及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4.
基于ActiveX技术的LabVIEW与Word通信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ActiveX技术完成LabVIEW与Word通信的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相关的概念,然后对LabVIEW中通过ActiveX调用Word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常用Word对象模型,并对Word文档在LabVIEW中的显示以及LabVIEW对Word事件的响应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在前文基础上给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实例具体阐述了使用ActiveX实现LabVIEW与Word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高效地对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设计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位机与下位机相结合的控制模式,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构建了下位机数据采集模块;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上位机控制软件;以CH341A芯片为基础构建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USB通信接口,最终实现了对数据采集、预处理、显示以及存储等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心电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LabVIEW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对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通讯进行了设计,开发出一种太阳能发电板双轴自动跟踪控制系统,使其时时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方便监控。  相似文献   

17.
LabVIEW Express 7.0提供了方便灵活、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环境,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函数.本文在介绍应用LabVIEW Express软件如何编写其串行接口通讯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实现了LabVIEW与ARM LPC2000系列芯片的串行通讯.  相似文献   

18.
激光三角位移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使用LK-G3100激光位移传感器和阿尔泰PCI2005数据采集卡硬件,在LabVIEW2009软件开发平台上设计完成了模拟量信号采集系统。设计的信号采集系统实现了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模拟量电压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将数据采集技术、网络通信和数据库管理技术集成在同一个控制系统之下,并且结构设计简单、通用性强、扩展便捷和数据传输效率高。有助于将本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于不同测试装置,使得本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便于嵌入其他应用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的无功功率监控系统开发周期长,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基于LabVIEW软件实现的无功功率监控系统,利用虚拟仪器实现快速原型开发,与STM32嵌入式系统和CAN总线通信技术结合起来,添加一个RS232/CAN转换器对CAN系统扩展,有效地实现CAN总线通信的上位机应用系统的快速、高效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线程机制、双缓冲和队列技术,基于LabVIEW平台和高速RS422串口,在高速通信模式下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及存储。实际项目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执行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能较好地完成高速串口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