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电子工业在“十五”期间的迅猛发展.整机产业的带动.特别是国际性电子制造业对我国的大转换带来了配套的需求,使电子变压器行业有了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微电子技术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电子变压器行业将出现无限的生机。[编按]  相似文献   

2.
05年我国手机产业的主要发展情况 我国作为全球手机制造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05年全国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是5860.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了3.9亿户,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30.3%,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我国手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05年我国手机生产的产量,达到了3.04亿部,同比增长30%,其中,GSM手机生产了2.74亿部,CDMA手机生产达到了2942万部。整个手机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从2004年的35.1%增长到36.8%,提高了1.7个百分点。”十五”以来,我国手机产量保持年均28%的高增长率,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从”十五”初期的不到12%,增长到”十五”末的37%。作为全球手机制造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子商情》2005,(10):88-88
近日.全国电子专用设备“十五”成果展示会(以下简称“成果展”)强势加盟全国电子展,签订一千平米展位作为成果展专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特点、国内外市场预测、“十五”期间发展我国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思路、“十五”期间发展重点和二00五年预期目标出发,讨论了我国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重庆通信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33%和14%,至2005年底分别达到201亿元和110亿元;电话用户达1632万,全市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52部;互联网用户已达129万户,是“九五”末的12倍;建立了重庆互联网交换中心,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023本地电话网;电话普及水平在全国的排名也由“九五”时的19名上升到16名,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实现了100%的乡镇和98%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通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应用日益广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秩序逐步规范,逐步走向和谐发展。当前,“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制。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才能落实好“十一五”发展规划,保持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并通过和谐行业的构建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全行业只有继续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万大为  朱金周 《通信世界》2006,(6A):16-17,20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规划和指导,离不开政府的总体谋划。对于作为基础谩施产业的电信业.编制和实施规划尤其具有必要性。与电信业“十五”规划相比,“十血”规划更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我国所编制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十一五”规划组成了电信规划体系,包括1个全国规划,5个区域规划和30个省级规划以及若干个职能规划。规划的编制很重要,规划的有效实施更为重要。从2006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了“十五”规划实施时期.切实贯彻实施规划需要注意三个问题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意义、从内容上始终把握行业发展中的主要议题、从程序上把握规划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调控、规范和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1-2005年,我国每年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均在2000亿元以上。截至2005年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407.3万公里,“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7.43%;固定长途交换机容量达到1371.6万路端,“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9.47%;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4.72亿门,  相似文献   

8.
胡晓女 《通信世界》2006,(6B):18-20
“十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我国通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行业。对信息化的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不断同传统产业相结合,提高了相关行业的生产效率;同时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十五”期间,我国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数双双突破3亿户,均跃居全球第一,高速增长的各项数据构成了“十五”的精彩答卷。通过我国电信行业的主要指标,诸如用户数、普及率、业务规模、业务收入、投资等的分析,就能总结“十五”期间我国电信行业的总体特点和普遍规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据应邀参加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的信息产业部官员介绍,2006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预计实现增加值1.5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5%,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75万亿元,增长24%,产品出口3420亿美元,增长30%,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数达到8.3亿户,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5.2%。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重庆通信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33%和14%.至2005年底分别达到201亿元和110亿元;电话用户达1632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5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已达129万户,是“九五”束的12倍;建立了重庆互联网交换中心.井建成世界上最大的023本地电话网;电话普及水平在全国的排名由“九五”时期的19名进到16名,位居西部地区前列;宴现了100%的乡镇和98%以上的行政村通电话,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通信能力显著增强。业务应用日益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界》2006,(10):40-40
1.研发水平落后世界领先水平5年 科技部“十五”期间对我国已完成的信息、生物、新材料、能源、资源环境和先进制造六大领域483项技术的调查表明:只有一项即“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项达到世界领先国家同等水平(占4%),423项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年(占88%),39项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6~10年(占8%)。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信息》2010,(8):15-15
截至6月底,江苏省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801万户,比“十五”末增加725万户,增长67.38%,已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89.9万户,比“十五”末增加775.64万户,增长55倍。此外,双向网覆盖用户已达270万户。  相似文献   

13.
一、村通工程目标加速完成 在总结“十五”期间村通工程经验之后,2006年4月信息产业部对“十一五”期间村通工程目标计划做了新的部署:2006年解决10600个行政村通电话问题,使我国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98.6%:2007年再解决10000个,使我国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100%;村通工程继续沿用“分片包干”原则,各电信运营公司承担任务比例与“十五”时期相同;组织湖南移动、江西电信向自然村延伸试点;扩大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构建农村信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回顾过去的1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会的关心下,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的成绩是喜人的。这些都为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的“十一五”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进一步追上发达国家的电子专用设备水平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半导体行业》2006,(2):1-1
2005年中国大陆已跃居为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集成电路生产规模也持续增长.总销售收入达到702亿元.其中上海为303亿元.占全国的43.2%,比2004年增长了31.2%。圆满达到了“十五”规划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是一个主要为城市人群服务的网络,与农业、农村、农民关联甚少。数据表明,互联网在各行业和地域中的发展很不平衡:在行业方面,农、林、牧、渔等行业用户仅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2.3%;从地域来看,我国华北、华东、华南信息化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状况较好,经济不发达的广大农村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电声行业确立了由“大”变“强”的发展方针.随后制订了《电声行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主要指标和重点举措。同时制定了”重信息,抓创新;严管理,树形氦上水平.增效益:谋特色,塑品牌”的新行业发展二十四字方针。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状况和“入关”后面临的困境。论述了电子专用设备整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基础零部件尽量采用通用件、标准件、移用件等发展思路,以及重新确定企业的发展模式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子商情》2008,(5):17-20
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制造业是为电子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仪器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大力振兴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制造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湖南通信技术》2001,(2):23-23
信息产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五”发展目标和任务。“十五”期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全行业的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20%以上,市场总规模比2000年翻一番,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超过7%,使信息产业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到2005年时,全国的通信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5万亿元,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出口创汇达到1000亿美元,培育出5家世界级的公司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