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白露  杨恒  宋艳 《山东水利》2023,(4):31-32+35
山东海河流域涉及黄泛平原风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文章基于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在调查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水土流失多领域综合治理措施、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监管、优化监测站点布局、现代化升级改造现有监测网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国家自1996年开始,将河北省的太行山区列入国家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加大了投资力度,治理规模猛增。在治理开发荒山优惠政策的驱动下,个体户购买廉价荒山的规模逐渐升级,很多购买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购买的荒山进行综合治理,导致买而不治。在国家、农民投入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以交通、矿产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开发建设项目相继上马,由于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大量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因此,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德州市平原风沙区水土保持现状及相关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河流域德州市平原风沙区的概况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综合分析了现有的治理模式,指出了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德州地区的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海河流域水患频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太行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和海河平原湖泊淤废为特征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同时,海河流域水患频繁、堤溃河决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王河沟小流域位于博爱县寨豁乡北部,流域总面积32.12 km~2,水土流失面积26.44 km~2,该流域土壤侵蚀类型为水力侵蚀,以面蚀和浅沟蚀为主,水土流失严重。针对王河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存在的主要问题,将该流域列入博爱县2009-2011年太行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内,综合治理面积16.45 km~2。其中工程治理措施面积5.97 km~2,生态修复措施面积10.48 km~2。工程总投资506万元。从已治理的流域来看,王河沟小流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综合治理效果显著。通过王河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探索博爱县太行山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国家自1996年开始,将河北省的太行山区列入国家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加大了投资力度,治理规模猛增.在治理开发荒山优惠政策的驱动下,个体户购买廉价荒山的规模逐渐升级,很多购买户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其购买的荒山进行综合治理,导致买而不治.在国家、农民投入大量财力、人力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以交通、矿产等为主的其他行业的开发建设项目相继上马,由于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大量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因此,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滹沱河流域山区是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之一。流域山区总面积23646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375.98km2。其主要防治对策:一是科学规划;二是分区防治;三是认清形势,突出工作重点;四是加强预防监督工作;五是创新机制,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8.
珠江流域上游水保治理成效卓著列入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兴义市,1993年全部完成养马河、瓜朗河、马过河3个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34km2。其中完成坡改梯87hm2,经济果木林337hm2,水土保持林552hm2,封禁治...  相似文献   

9.
《四川水利》2006,27(3):1-1
为了明确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分类指导,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根据《水土保持法》以及《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划定了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包括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面积222.9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3.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5.4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6.8%。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将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各级政府指导水土流失防治的依据,对更好地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水利》2000,(5):31-32
一、流域概况   官厅水库上游的永定河流域位于我省西北部,涉及张家口市坝下 9县 4区,总面积 1 76万平方公里,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 1 12万平方公里,占该流域总面积的 63%,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4300吨每平方公里·年,年流失土沙量 4800万吨,每年向官厅水库输沙近 900万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人民群众生活贫困。   1983年,国家将该流域列入全国七大流域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17年来,在财政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当地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以重点防治县区为单位,以乡镇为基础,以小流域…  相似文献   

11.
张家口地区永定河流域所属八县,自1983年列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以来,经过五年的连续治理,已逐步显示出成效。官厅水库以上永定河流域内属张家口地区的面积为14778平方公里,列入重点后应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6057平方公里。五年来国家补助治理费2525万元,群众出工1716万个,完成治理面积1885平方公里,折合每平方公里国家补助1.34万元,用工0.93万个。  相似文献   

12.
漳卫河流域山区是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的防治对改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其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的前提下,针对本区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 《人民长江》2007,38(4):20-20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1年。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流域重点防治区实现了“十一五”流域重点治理良好开局。2006年,“长治”工程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8.7km^2;国家农发资金水保实施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71.0km^2;中央预算内资金水土保持实施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93.5km^2。  相似文献   

14.
史耀宗 《河北水利》2004,(11):39-39
石家庄市西部山丘区属海河流域子牙河及大清河水系,包括6县1市1区,总面积7323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3650km2,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北方土石山区--太行山山地类型区,侵蚀强度为中、强度,为华北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 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石家庄市在小流域治理工作中科学规划,抓住提高水土流失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陵江中下游水土流失严重,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本文通过对典型流域李子溪泥沙流失规律及长治工程效益分析得出:近十年,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该流域水土流失呈下降趋势,输沙量1985 ̄1994年较1965 ̄1984年减少了58.3%,因此,若将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措施推广到嘉陵江中下游其它地区,该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太行山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省水利厅杜春利太行山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共有27个县(市、区),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山区总面积的23%,其中大清河流域1.25万平方公里,滹沦河流域0.46万平方公里,滏阳河流域0.74万平方公里,漳河流域...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嘉陵江重点防治区首批二期39条小流域涉及汉中、宝鸡商市,略阳、宁强、镇巴、凤县4个县,21个乡(镇)。总土地面积1272.9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737.43平方公里。流域内有7.9万人口,其中7.64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3.21万个。1990年起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实施期5年。治理前人均产粮350公斤,农业人均纯收入222元,人均耕地4.97亩,人均基本农田0.49亩。通过五年综合治理,流域面貌大变,效益大增。五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5.5平方公里,平均治理程度达到91.6%。共完成坡改梯64187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平原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危害日益严重,但由于资金投入等原因,治理速度缓慢,已严重危及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山东省武城县风沙区面积大、类型多,在海河流域平原风沙区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通过开展武城县平原风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治理情况,总结了治理经验,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民珠江》1998,(2):33-34
米妥河小流域双龙村位于贵州省盘县特区北部,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加上不合理的土地开垦,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粮食严重短缺,1992年该小流域被列入珠江流域南、北盘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第1期治理小流域,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治理过程中,采用工程、生物、农措施相结合确保工程质量并加强水得水保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达到了综合治理的目的。经过治理,提高了土壤肥力,农业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促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山西项目一期综合治理工程,历时已8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635.3 km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遏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趋势,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当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走出了一条适合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的路子,树立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