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利用AVO原理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对地震勘探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存在反射振幅随跑检距的变化情况,常规多次叠加技术就不能够保真地反映零炮检距道的反射振幅。为此,本文从AVO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在一定近似意义下,根据实际CMP道集用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技术拟合零炮检距道反射记录的方法。(1)最小平方加权叠加是AVO技术的一种简化,不需要多次迭代,所以计算速度快。(2)用此法处理的地震剖面分辨率高,有利于进行  相似文献   

2.
炮检距对地震分辨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多次覆盖水平叠加处理中,因为不同炮检距道的垂向分辨率不同,使得动校拉伸后地震剖面的垂向分辨率降低。为此,分析了炮检距对地震垂向分辨率的影响,并从惠更斯原理出发,推导了炮检距与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关系式,讨论了炮检距对地震横向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揭示了不同炮检距道的地震信息所存在的差异,解释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指出了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消除炮检距对地震分辨率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遵循反射地震数据叠前偏移可分步描述的思想,即动校正+叠加+叠后偏移,根据叠前观测波场、零炮检距波场和叠前时间偏移波场之间的坐标位置关系,通过波场变换实现了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和叠前时间偏移。计算实现简单,只是空间方向的Fourier正反变换与时间方向的积分,并且偏移到零炮检距地震剖面与叠前时间偏移计算量基本相当,计算没有任何关于小炮检距近似或小反射倾角近似假设。最后讨论了这种方法在研究保幅成像、地震道插值等方面的应用可能以及处理实际地震数据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地震共中心点道集的AVO特性。以及不同炮检距信号经过不同路径的地层吸收的基础上。发现对于某一时刻的不同炮检距地震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可以用多项式描述其与炮检距aT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信号时频分析和多项式拟合的时频域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技术。司时。利用多道信号估算的信噪比来设计的时频域Wiener滤波器。克服了常规多项式拟合技术压制噪声能力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松辽盆地拗陷期地层的多个强反射界面产生大量层间多次波,降低了地震成像的振幅保真度和垂向分辨率,影响中深层目标储层的预测精度。有效压制多次波是提高地震成像品质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应用频率域拉东变换加权约束反演方法,实现层间多次波的叠前压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和测井资料的多次波分析表明,研究区多次波的数量多、阶次高、周期不同、能量各异,且多次波之间以及多次波与一次波干涉叠加,致使多次波的叠前时距特征不明显,有效压制难度大。在动校正后的CDP道集上,采用频率域抛物线拉东变换实现多次波与一次波快速分离;加权约束反演重构多次波,解决小炮检距多次波重构及有限炮检距引起的拉东域能量模糊现象;由实际地震道自适应减去重构的多次波,避免损伤有效信号。叠前压制层间多次波提高了研究区地震成像的振幅保真度和垂向分辨率,有利于薄层砂体预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正交多项式的高精度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零炮检距地震道的拟合精度是保幅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相对于常规地震叠加技术,二阶多项式拟合技术能够提高零炮检距地震道的拟合精度。但是不同时刻地层反射信号的AVO特性是变化的,仅仅利用二阶多项式来实现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是达不到精度要求的。本文采用正交多项式描述CMP道集上不同时刻地层反射信号的AVO特性,建立正交多项式系数谱;并根据SVD估计有效波的能量,自适应地确定不同时刻拟合零炮检距地震道信号所需的阶次,实现高精度的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合成记录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零炮检距地震道拟合误差,提高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7.
田春志  高顺莉 《石油物探》1998,37(1):119-124
众所周知,常规多项式拟合零炮检距技术需要正确的振幅对应关系,因此如何就拟合方法本身压制噪声使得参与拟合的数据为有效波的正确振幅,是提高零炮检距剖面质量的关键。多项式近道加权拟合根据拟合误差和炮距的不同取不同的权数把原始数据和拟合数据混合后再重新拟合,能一定程度地压制异常点。时窗拟合利用道集内时窗振幅序列拟合零炮检距剖面,能消除同相轴不一致相位不齐的因素,同时由统计效应衰减噪音。L1范围拟合技术则根  相似文献   

8.
拟合零炮检距剖面与分辨率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水平叠加虽是当前地震数据处理中的标准工作方法,但其一些固有的缺陷不容忽视,特别是以信号高频成分的显著损害。1987年我们提出的零炮检距拟合方法在振幅保真和抗动校正拉伸方面均优于水平叠加,本文再从高分辨率的角度来阐明此方法的另一些特性。当存在剩余动校正时差时,此法比叠加有更好的高频响应;对于动校正位伸引起的高频损失,也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另外,叠加改善信噪比的能力随频率增高而减弱,而此法则不受频率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叠前地震资料提取地层相对吸收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兵红  吴国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610-618,681,682,515
本文在衰减介质地震波正演模拟的基础上,依据Gu等推导的峰值频率两侧对称频率处的振幅值与地层吸收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S变换计算表征地层吸收属性的相对吸收系数;根据吸收系数与品质因子Q值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对吸收系数与炮检距之间的关系式;采用多道拟合的方法消除炮检距影响,得到了更为可靠的零炮检距地层相对吸收系数表达式;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利用衰减介质单程波动方程非零炮检距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叠前CMP道集,并由此提取地层相对吸收系数。文中利用小、中、大角度角道集地震资料提取的地层相对吸收系数进行拟合,得到叠前地震资料相对吸收系数剖面,消除了叠后地震资料相对吸收系数剖面中上覆盖层和含水层处出现的相对吸收系数高值,与单角度域地层相对吸收系数剖面相比,进一步压制了上覆盖层的强反射引起的虚假强衰减,得到了更可靠的油气指示信息,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均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陆上地震资料与地表相关的多次波能量估算和后续消除的三种方法。它们可用于叠前波型(炮点和共中心点道集)或叠后波型中。多次波衰减算法是基于以数据作为算子的波动原理。这样,估算的多次波就可从输入数据中减去,从而得到原始数据。应用多次波消除之前的处理步骤是这些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叠前分析中。其目的是使数据规则化,和改善S/N比,均衡地震振幅。这样就会产生平滑预测算子。在多次波压制中,这些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大量的含有处理陆上地震资料的史例来得到论证。  相似文献   

11.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针对高分辨采集的地震资料,采用了高分辨地震资料处理的各种技术,地震资料叠前提高信噪比处理,提高反射信号主频和展宽有效信号频带,分频处理方法,优化迭代叠加方法,信号方向约束预测去噪方法、三维F-XY域预测道内插方法等,并讨论了叠后提高横向辨率问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叠前常相位校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相位问题是影响有效地震反射信号实现同相叠加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勘探形势的发展,对地震勘探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岩性勘探、低信噪比地区的地震勘探等),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相位显得更加重要。在放松地表一致性等苛刻条件限制的前提下,根据最大叠加能量准则提出了叠前常相位校正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叠前动校正的CMP道集中有效信号波形的一致性,使有效信号在叠加时能够同相叠加。理论数据的验证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善叠加剖面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以往叠前地震资料拼接处理中存在的不足,从叠后记录入手求取整形算子,在叠前道集中实现整形匹配滤波,使得不同特征的资料能够在频率、相位、振幅上相一致,从而完成叠前资料的拼接。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求取的整形算子稳定,简单易行,应用效果理想,能为后续的处理提供高质量的叠前道集数据,是实现连片处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种叠前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借助于地震波弹性阻抗提高常规叠前地震反演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同时提取多种地层弹性属性参数的地震多属性反演方法。利用全波测井资料确定声波阻抗(AI)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REI);将共中心点(CMP)道集变换成角道集并进行部分角度叠加;利用常规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流程分别对小角度叠加数据及中等入射角的部分叠加数据进行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反演;对反演得到的声波阻抗和弹性波阻抗(射线路径弹性阻抗)数据进行道运算,得到与弹性密度比、储层岩性变化和孔隙流体成分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确定储层岩性和孔隙流体性质。该方法仅需要近、中角度的地震数据,其他弹性属性参数是由弹性密度比与声波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道运算获得,提高了计算效率,可用于绝大多数采集条件下获得的地震数据叠前反演。  相似文献   

15.
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倾斜叠加三维叠前波动方程偏移的理论和方法,是对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τ-p变换,形成共中心点的三维τ-p数据体;从不同的共中心点三维τ-p数据体中抽选出共P值的三维数据体,并对各个共P值三维数据在F-K域中进行偏移延拓;然后,将偏移后不同P值的三维数据进行叠加,即得倾斜叠前三维偏移的三维数据体。通过点脉冲响应试验和点绕射偏移试验,说明了本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何惺华 《石油物探》2011,50(5):487-492,6
随着VSP采集技术的改进,零偏VSP资料的质量明显提高。如果仅仅利用零偏VSP资料求取速度或标定层位,则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地震信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提出利用零偏VSP资料获得地层品质因子Q,通过叠前反Q滤波和叠后VSP子波反褶积,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频率与能量补偿的方法。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和油气地震勘探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共反射面元(CRS) 叠加与常规共中心点(CMP) 叠加相比是一种崭新的叠加方法。它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它的实现只依赖于3个波场属性参数的确定。共反射面元叠加通过将来自菲涅尔带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叠加面求和,进而扩大叠加次数,达到增强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共反射面元叠加法能够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在CD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在CD地区开展了地震资料前深度偏移研究,并根据该区古生界册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提出了一套处理流程,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的预处理,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初始的地质模型;然后,利用CMP道集相干反演速度分析方法建立整体的速度-深度模型;接着;利用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剩余速度分析,提高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最后,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理论进行叠前深度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