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前,测试混纺纱纤维的混纺比,一般常用化学溶解法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至今还未找到一种化学分析试剂能对棉和苧麻纤维实施化学分离。曾有人设想将纱切片从而借助其断面中棉和苧麻的形态加以区别,但这种区别不明显,因为它们都呈腰圆形,且有中腔,虽然苧麻横断面上存在裂缝,但仍难以区分。本文试图采用下列方法进行有效测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出口的苧麻/棉混纺纱、线中,多数是精梳落麻纤维与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由于苧麻精梳落麻中梢部纤维多,平均细度1894支,平均长度40.1毫米,超倍长纤维约29.57%,单纤维中并丝较少。为苧麻/棉混纺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国内在苧麻精梳落麻/棉纤维在棉型设备上混纺方面发展较快。要满足国际市场上对苧麻/棉混纺产品的需要,光靠有限的精梳落麻远远远不能满足的。因而生产价廉物美的切割苧麻和棉纤维混纺的新品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适用于服装和家具用织物的涤麻棍纺纱,除了需要详细了解混纺过程中的生产情况外,更有必要确切掌握苧麻纤维的混纺比与混纺纱质量之间的关系。原料的处理和使用 苧麻纤维:使用黄麻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方法,采取化学处理以除去约2%的胶质,除去胶质后的纤维,在室温下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一小时,中和、乾燥后,将纤维束切断,切断长度为38毫米,使用Midhurst Ope-ner加以开松。开松后苧麻纤维的平均强力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动态观点研究各季苧麻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期关系的变化规律。大量数据证明,按传统的农作制度,我国苧麻生长期过长,致使苧麻纤维粗壮,品质低下,有的甚至超过1特。因此,将每年收三季苧麻改为收四季苧麻,即可提高优质苧麻纤维在原麻中的构成比例,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发挥苧麻原料资源的优势和苧麻纤维优良性能,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内外销并举,提出开发苧麻纺织产品品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苧麻纤维回绵的利用,探讨了细特麻派力司工艺参数的选择,开发成功特细系列涤(苧)麻派力司,提高了苧麻回绵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我国苧麻资源概况,阐述棉纺织行业开发利用苧麻纤维的意义和产品开发方向,以及市场前景。对用棉麻、涤麻等混纺纱线开发梭织、针织、色织、装饰织物等纺织产品进行较全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厂曾用苧麻精梳落棉,在棉纺设备上试纺苧麻/棉55/45混纺11~S纱,生产混纺11~S/2线。至1988年底累计出口300余吨,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获山东省1987年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现将在A512型细纱机上纺制苧麻/棉混纺纱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绢纺产品是我国丝绸传统产品之一。其原料为天然丝,具有纤维细而长,强力高,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吸湿性好等特点。由绢丝织成的绢纺绸轻薄光洁、轻盈飘逸,别具一格。苧麻是我国的特产,其纤维品质优良,苧麻织物具有穿着凉爽挺括、易洗快干等特点,尤为夏季的理想衣料。为了开发纺织原料,扩大花式品种,我厂从1982年起开始研制“桑绢、苧麻混纺纱”。通过桑绢和苧麻两种纤维混纺,纺制出了用纯麻纤维所不能纺出的高支纱(80~140N/2)。这样,既改善了麻纤维的可纺性,又提高了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用萃取法抽取苧麻原麻脂肪蜡质及精干麻油分,以测定它们的含量的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讨论,认为由于试样吸附的有机溶剂不易驱除,目前(艹宁)麻纺织厂一般采用的方法易引起试验结果的误差,并提出了改进试验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5.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弹性模量最大——2500~5500千克/毫米~2。 26.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干态强度最高——一般为6.5克/特。 27.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湿态强度最高——一般为7.7克/特。 28.天然纤维中,苧麻纤维干态结节强度最高——一般为5克/特。 29.菲律宾种植的苧麻,最长的和最短的苧麻纤维——最长的苎麻纤维为300毫米,最短的只有20毫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苧麻长纤纺设备,以苧麻和棉粗纱在精纺机上混纺的方法与成纱的性质。表明用该种方法纺成的麻/棉混纺纱,虽然原料成本较高,但质量较好,可提高长纤设备的适纺性,有利于开发高档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我厂麻、棉混纺织物的麻系指苧麻纺纱厂的落麻。苧麻是麻纤维中品质最好的纤维。以55%的苧麻和45%的原棉为原料的麻棉混纺织物服用性能很好,具有易洗快干的特点,且散失能力强,透气性能好,穿着爽快舒适,在国际市场上久俏不衰。我厂自1982年5月份试纺试织并投产R/C8~s×8~s42×38 38.5英寸的粗平布以来,还先后试制并投产了R/C 10.5~s×10.5~s 50×4738.5英寸(47英寸)粗平布,R/C 14~s×14~s57×52 47英寸粗平布,R/C16~s×16~s 92×5038.5英寸纱卡等十几个品种。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麻棉混纺织物中的麻纤维具有很多与棉纤维不同的特性,因此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纯棉、纯麻、麻棉混纺织物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原棉市场供应紧缺,使麻棉混纺产品成为不少企业选择的生产品种。但由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细度、长度、强力等指标差异较大,麻棉混纺纱的混纺比和混纺均匀性不易控制。然而商家、特别是外商对混纺产品中的麻纤维含量又有明确的要求,这就使混纺的含量分析成为纺织厂和质检中心必做的测试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精梳棉/汉麻70/30 7.4tex混纺纱的开发生产。介绍了汉麻纤维的性能、分梳及预处理方法、原料选配、纺纱工艺流程。通过对纺纱各工序工艺优化配置,顺利纺制出精梳棉/汉麻70/30 7.4tex混纺纱,产品质量符合开发要求。认为:通过分梳和预处理可有效改善汉麻纤维的可纺性,通过采取有关工艺技术措施可纺制出满足织造要求的精梳棉汉麻混纺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用FZ501型苧麻细纱机纺制55.6tex 苧麻/棉混纺纱的可能性,并对该机牵伸部分进行了改造及上机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实践证明FZ501型细纱机经改造后完全可生产出质量相当于A513W 型精纺机的混纺纱。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苧麻纤维和差别化纤维PBT弹力丝在色织产品中的应用,着重探讨了苧麻泡绉织物的试制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涤麻(苧麻)混纺的工艺路线、原料要求及细纱捻系数等进行了讨论。作者通过对采用绢纺、精梳毛纺、中长纺和棉纺等各种工艺加工苧麻纤维时所得纤维长度等质量情  相似文献   

19.
麻纤维及其混纺纱针织横编织物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麻纤维及其混纺纱进行了针织横机编织工艺的探讨及麻针织物力学性能的分析研究。使用三种不同麻纤维含量的原料,编织出了各自不同弯纱深度、不同组织结构的麻针织横编织物,并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测试分析。认为络筒和打蜡处理是提高麻纤维编织性的有效措施,弯纱深度是影响麻针织横编织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苧麻织物不应直接沿用棉织物的丝光工艺,根据苧麻的特性,提出了“低烧碱浓度(160~170克/升),松式堆置,延长纤维和碱作用时间”的改进工艺。本文以改进工艺和苧麻织物现用的常规丝光工艺作试验对比,测定了丝光钡值、纤维密度、结晶度、双折射率、X射线衍射图谱、水保留值、标准回潮率、可溶性还原染料04B碘法染色的上染率以及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可溶性还原染料的上染率。试验结果证明,改进的丝光工艺可有效地提高苧麻织物的丝光效果,而不影响苧麻织物特有的手感和性能;可显著地提高各种染料的上染率,从而解决了苧麻纤维染色上染率低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