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世界》2017,(7)
<正>随着长治供电公司电网的改造和发展,交联聚乙烯电缆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变电站的35kV和10kV出线间隔中。电缆长度增加了,工频耐压~([1])试验设备的容量满足不了现场的试验要求。串联谐振设备由于电源容量小、耐压与运行工况相似等优点,越来越多应用于电缆的交接耐压试验中,但串联谐振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交流耐压试验是电气设备交接试验中考察电气  相似文献   

2.
刘玮  肖勇 《高电压技术》2008,34(4):831-832
对新建竣工的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验收试验,可以保证电缆投运后安全可靠的运行。通过对一条220kV电缆的现场耐压方案的比较和讨论,采用变频谐振的耐压方式,大大降低了试验设备的容量,而且利用该装置的自身特点选取了串联谐振并联补偿的方法,通过多个电抗器的串、并联组合增加了试验装置的灵活性。试验中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试验回路损耗,提高试验回路的品质因素,顺利完成了一条220 kV超长电缆的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现场试验表明,采用并联补偿、串联谐振的试验方法对电缆进行交流耐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方法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威  雷文辉  刘卫东  王江  雷红才 《湖南电力》2002,22(1):45-46,42
对采用带并联补偿的串联谐接线方式对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时,并联补偿的电抗器对谐振时的质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现场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中合理选择,配置有关的谐振试验装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变频谐振系统进行高压电力电缆谐振耐压试验的特点和基本原理,通过工程实例,论证了变频谐振方法在交联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孙晖  孔林书 《浙江电力》2012,31(6):48-50
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现场试验,介绍了调频式串联谐振技术在大容量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中的应用.调频式串联谐振试验装置改变了用传统工频耐压试验装置进行大容量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时的不足,具有重量轻、所需电源容量较小、电压波形好、适宜现场使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耐压试验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佳滨 《绝缘材料》2008,41(3):63-65
针对直流耐压试验方法的局限性,介绍应用超低频耐压试验、串联谐振及变频谐振方式来进行交联聚乙烯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结合现场试验的经验介绍其试验原理和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长电缆耐压试验中电抗器组合方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长电缆耐压试验设备参数优选方法。改进串联谐振并联补偿接线方式,考虑了设备约束条件,建立以电抗器组合数量最少的目标函数,得到满足设备约束条件下的品质因数区间,继而从中选择出电抗器最少的组合方式作为最优的试验接线方案,同时得到该方案对应的谐振频率,电抗器电流,变压器高压侧电流,变压器输出电压等优选参数。以两条不同长度的某220 kV电缆耐压试验为案例,通过优选方法得到最佳电抗器组合方案,不仅提高了方案选择效率而且实现了兼具试验成本和品质因数的最佳试验效果,为长电缆耐压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设备参数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盛  李卫东 《高压电器》2007,43(2):146-148
介绍了某供电公司对主变局放和谐振耐压试验电源的研究和选用思路,简要介绍了局放和耐压试验现场实施情况,证实了BPD型变频电源不仅可以用于GIS及电缆等大容量设备的谐振耐压试验,而且可以用于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  相似文献   

9.
受试验装置容量的限制,750kV变压器现场长时感应耐压试验均采用变频谐振升压装置。由于试验前试验谐振频率不确定,变压器绕组集中参数(电容)难于通过测量得到,导致所需补偿的感性无功功率雄于确定:若试验谐振频率估算不准确,会造成所需试验电源容量的估算值与实际值有很大偏差。通过2例750kV变压器现场失败的变频法长时感应耐压试验.就现场试验频率和试验电源容量难于准确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计算试验频率和试验电源容量的方法.并在750kV等级变压器现场试验中测量试验谐振频率和试验电源电流加以验证,证实了所述计算方法是有效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研制了一种新型串联谐振试验系统,该系统由变频电源、开关模块、励磁变压器、谐振电抗器4部分组成。相比于传统串联谐振试验系统,本系统引入全新的开关模块,解决了应用串联谐振试验系统进行电缆局部放电测试时存在大量开关噪声的问题,该试验系统不仅可进行电缆耐压试验,还可测量电缆局部放电水平。最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及定位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系统进行电缆局部放电测量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