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正近日,中石油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之一——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6年生产页岩气15.42×10~8 m~3,较去年同期增产11.98×10~8 m~3,提前完成年度15×10~8 m~3的生产任务。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位于四川内江、宜宾境内。201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能源局批准中石油建设长宁—威远页岩气产业化示范区,探索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方法,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标准体系,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组织实施。2016年1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建成中石油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实现了规模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10月10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区块日产气量达到2 026×10~4 m~3,跃居中国页岩气田日产气量之首。至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长宁公司成为中国石油首个页岩气日产量突破2 000×10~4 m~3的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生产页岩气超23×10~8 m~3,日产气量达700×10~4 m~3。至此,中石油在川页岩气年产量超25×10~8 m~3,为保障冬供开足马力。根据《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2016年度实施计划》,四川省在2016年要建成页岩气年产能35×10~8 m~3,页岩气产量达25×10~8 m~3。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6年产气量已超23×10~8 m~3,加上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在昭通区域的页岩气产量,中石油在川页岩  相似文献   

4.
2016年,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生产页岩气超23×10~8m~3,日产气量达700×104m3。至此,中国石油在川页岩气年产量超25×10~8m~3,为保障冬供开足马力。根据《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2016年度实施计划》,四川省在2016年要建成页岩气年产能35×10~8m~3,页岩气产量达到25×10~8m~3以上。据西南油气田有关人员介绍,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6年产气量已超23×10~8m~3,加上昭通区域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2015年9月28日,中国首套页岩气增压采气机组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长宁区块宁201-H1井成功投运,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连续平稳运行400多个小时,单井日产气量增加3×10~4m~3。这是我国页岩气开发首次应用增压采气工艺技术,创新采用"技术+"RTI项目投资管理模式,并首次使用国产天然气压缩机组。单井日产气量由实施工艺前的3.6×10~4m~3提升到目前的6.8×10~4m~3,为探索页岩气中后期开发模式、摸清页岩气单井储量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地质、工程条件复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决川南地区页岩气"部署设计难度大、优质储层钻遇率提高难度大、复杂缝网形成难度大、单井产量和单井估算最终采收量(EUR)提高难度大"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10余年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成果,形成了适用于该区的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并开展了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形成的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地质力学建模、复杂缝网模拟和产能数值模拟等4项关键技术,为该区页岩气井全生命周期的方案设计、现场实施、实时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指导,有效提高了页岩气单井产量和EUR;②实施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单井产量,其中长宁区块井均测试日产量由10.9×10~4 m~3提高到26.3×10~4 m~3、最高测试日产量达到62×10~4 m~3,威远区块井均测试日产量由11.6×10~4m~3提高到23.9×10~4 m~3、最高测试日产量达到71×10~4 m~3;③推广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井培育方法,可以实现高产井的"复制",培育了一批EUR超过1.5×10~8 m~3、部分超过2×10~8 m~3的高产井,其中泸州区块4口深层页岩气井,井均EUR达1.98×10~8 m~3。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页岩气高产井培育方法,是破解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难题的有效措施,可以为国内外非常规油气藏的规模效益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19年12月1日,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庆钻探)威远页岩气年产气18.5×10~8 m~3,比2018年全年多产气10×10~8 m~3;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气量25×10~4 m~3以上。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页岩气风险作业创新实践下,川庆钻探经过5年探索和攻坚,找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经济一体化"紧密融合的中国页岩气井高产解决方案。三轮井的水平段长、储层钻遇率、测试产气量、首年日产气量和最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7年5月6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累计产气量已突破40×10~8m~3。自2014年规模建产以来,该示范区已累计投产平台28个、水平井136口,目前日产气750×104 m~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2006年率先在国内开展页岩气地质评价,2009年率先开展先导试验,2012年启动长宁—威远国家级示范区建设,2014年实施规模建产,2016年启动深化评价与规模上产,创造了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多项第一,在长宁—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浙江油田昭通页岩气示范区全年共生产页岩气10. 39×10~8m~3,累计投产页岩气井102口,日产气量突破460×10~4m~3。页岩气是浙江油田目前的主营业务。2018年年初以来,浙江油田有序推进昭通页岩气示范区上产工作,实施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不断提高单井产量和施工效率,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初见成效。2018年,浙江油田狠抓钻井施工,加快产能建设。通过建立提速模板,开展对标管理,不断摸索创新,形成钻头、钻井参数、钻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3日,随着威204 H 2-4井和威204 H 2-5井投产,威远页岩气示范区日产页岩气达到100×104m3,至此,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两个区块日产气量均达到100×104m3。西南油气田公司瞄准今年实现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的目标,严格按照开发方案部署,强力推进页岩气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21日,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获悉,蜀南气矿近日首次启用不压井设备,采取生产、修井同步进行的方式,仅用10天时间,顺利完成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第一口高产页岩气井——威204井修井作业。修井过程中生产天然气20.6×10~4m~3,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7月28日,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威204H34A平台4口井累计测试日产页岩气量达214.4×10~4m~3。该测试产量一举刷新中石油页岩气开发区块"四个第一",即单井测试页岩气产量第一、平台平均单井测试页岩气产量第一、第一个平均单井测试页岩气日产量超过50×10~4 m~3的平台、第一个半支4口井测试页岩气日产量超过200×10~4 m~3的平台。其中,威204H34-4井获测试页岩气日产量78.08×10~4 m~3,刷新了中石油页岩气开发区块测试产量纪录。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9月29日,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区块日产气量再创新高,达到1 190×104 m~3,为中国石油页岩气日产量最高的区块,历年累计投产179口井,生产页岩气72. 75×108 m~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升级安全管控模式,优化生产组织,通过"四力"组织,全力保障产量的快速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月13日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页岩气日产量达到700×10~4m~3,产能已超既定目标,这标志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已建成中石油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宜宾市境内。2010年4月,西南油气田在威远钻成国内第1口页岩气井威201井;同年9月,在长宁钻成宁201井,两口井均获气,证实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的存在,由此圈定长宁、威远为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2月22日,随着焦页15-3HF井等3口井相继顺利放喷测试求产,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2014年完成试气井75口,并提前完成全年新建20×10~8 m~3产能的目标任务。2013年9月3日,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4年1月,涪陵页岩气田一期产能建设正式启动,明确2014年新建产能20×10~8 m~3。到2015年,中国石化将在涪陵页岩气田建成50×10~8 m~3/a产能,2017年建成100×10~8 m~3/a产能。涪陵页岩气田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初步建立一套符合涪陵页岩气田地层特点、适应性良好的水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主战场"的重庆,近日出台了页岩气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页岩气产能300×10~8m~3,产量有望达到200×10~8m~3,并将在勘探开发、管网建设、装备制造、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上形成产值上千亿元。重庆是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查先导区,据国土资源部的评价结果显示,重庆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2.75×10~(12)m~3,可采资源潜力为2.05×10~(12)m~3。自2009年拉开勘探开发序幕以来,已吸引中石化、中石油等5家企业先后完成钻气井162口,建成产能25×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3月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南深层页岩气攻关传来捷报:部署在四川省泸县雷达村的泸203井完成放喷测试,关井最高井口压力57.1 MPa,测试页岩气日产量达137.9×10~4 m~3,成为国内首口单井测试日产量超百万立方米的页岩气井。泸203井是一口深层页岩气评价井,目的是评价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区块埋深4 000m左右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元坝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特大气藏等的逐渐建成投产,加上页岩气产量上升,2014年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超270×10~8m~3,创历史新高。通过高水平建设磨溪区块龙王庙组特大气藏,强力推进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及积极实施老气田挖潜工程三管齐下,2014年生产天然气137×10~8m~3,同比增产10×10~8m~3;通过加速推进元坝气田产能建设和川西地区天然气增储上产,2014年生产天然气超33.5×10~8m~3;2014年普光气田天然气产量超103×10~8m~3。  相似文献   

19.
中国页岩气开发进展、潜力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国,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快速推进,在埋深3 500 m以浅的海相页岩区已经建成200×10~8 m~3的页岩气年产规模。未来全国埋深3 500 m以浅页岩气能否继续稳产上产、埋深超过3 500 m的深层页岩气的开发潜力如何,既是评价和判断未来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等的前提,也是决定能否在川渝地区建成"天然气大庆"的关键。为此,通过总结中国页岩气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发展成果,分析页岩气资源的开发潜力,预判了未来的发展前景。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页岩气理论体系方面,明确了海相深水陆棚笔石黑色页岩形成条件及页岩气富集机理,建立了"甜点区"和"甜点段"地质理论,初步构建基于"人造气藏"的页岩气开发理论,建立了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深层优质页岩厚度大、保存条件好、发育微裂缝与超压的页岩气富集高产模式;②在页岩气工程技术方面,水平井多段压裂等关键工程技术实现了跨代发展,支撑了中国仅用6年时间就实现了页岩气年产100×10~8 m~3、其后又用2年时间实现了年产200×10~8 m~3的历史性跨越;③在页岩气资源方面,明确了四川盆地中浅层海相页岩气是产业发展的"压舱石",而深层海相页岩气则是未来产量增长的主体,以川南海相页岩为重点具备还可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超6×10~(12) m~3的资源条件,可以支持页岩气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结论认为,通过加快对于埋深3 500~4 000 m页岩气资源的开发,2025年全国页岩气年产量可以达到300×10~8 m~3;考虑到埋深4 000~4 500 m页岩气资源开发突破难度较大,2030年页岩气有望落实的年产量为350×10~8~400×10~8 m~3。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3月6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传来捷报,部署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喻寺镇雷达村福集向斜北西翼、井深3 891 m的泸203井完成放喷测试,14 mm油嘴,关井最高井口压力为57.1 MPa,开井后最低井口压力为50.3 MPa,稳定时间4小时20分钟,测试日产量达137.9×10~4 m~3,初算无阻流量达416.2×10~4 m~3,再创国内页岩气和深层页岩气单井测试产量新高。泸203井是一口深层页岩气评价井,目的是评价泸州区块埋深4 0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