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下凯富峡水电站坝址处河道狭窄、溢洪道泄洪落差和单宽流量较大、溢洪道出口位于坝脚附近,溢洪道泄洪安全是本工程的关键问题。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研究,对溢洪道闸墩墩尾体型及鼻坎消能工体型进行了优化,改善了溢洪道泄槽流态,解决了溢洪道泄洪消能防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坝泄洪消能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水电开发与建设的高峰期,大量的实际需求促进了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分4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高坝泄洪消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1)高拱坝坝身泄洪消能;(2)高水头大流量底流消能;(3)高水头大流量溢洪道与泄洪洞的水力学问题;(4)泄洪雾化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坝泄洪消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环境问题及安全运行管理等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的泄洪消能建筑物位于河床拦河重力坝砼溢流坝段。根据本工程泄流单宽流量小,下游水垫较厚、堰顶无闸门控制、消能区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将原溢流坝挑流消能改变为溢流坝面阶梯加底流消能的布置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工程下水库的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4.
筛子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小(Ⅱ)型水库。水库溢洪道主要任务是泄洪,溢洪道水力计算设计主要是泄流能力计算和消能计算。  相似文献   

5.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的泄洪消能建筑物位于河床拦河重力坝砼溢流坝段。根据本工程泄流单宽流量小,下游水垫较厚、堰顶无闸门控制、消能区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将原溢流坝挑流消能改变为溢流坝面阶梯加底流消能的布置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下水库的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6.
糯扎渡水电站地处狭谷地区,泄洪最大水头182 m,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31 318 m3/s,泄洪功率达55 860MW,其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泄洪消能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在可研阶段对泄洪建筑物布置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在招标阶段进行了深化研究,结合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及溢洪道单体、掺气减蚀、护岸不护底、泄洪雾化等专题研究,设计了适合该工程的大型岸边溢洪道,在溢洪道挑流鼻坎下游设置消力塘,有效解决了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底流消能技术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向家坝水电站最大坝高161m,校核洪水下泄流量约49000m^3/s,其泄洪消能建筑物是典型的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大泄洪功率、高含沙率泄洪工程。由于环境要求严格,常规的底流消能消力池无法达到工程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兼顾“水力与结构”要求,提出了跌坎底流消能形式,并分连续坎和高低坎两个系列进行研究,解决了向家坝水电站泄洪消能难题。该研究成果对高水头、大单宽流量底流消能理念和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可在相关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1前言70年代以来,河北省修建的几座溢流式重力坝水库(如未在、大黑汀、桃林口水库等)相继采用了新型消能型式。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和工程原型运用情况,对这些新型消能工型式的应用效果作出总结分析,对今后工程设计十分有益。2消能H型式2.1复式断面消力池朱庄水库溢流坝布置在河床段,溢流坝堰顶高程243.ho,总宽111.ho,净宽84.ho,分6孔,每孔净宽14.ho,百年设计库水位254.ho,单宽流量67.ho3/s,尾水位规.44m,千年校核库水位256.物,单宽流量82.7mh,尾水位AN.44’11。为两级消力池的底流消能,其中一级地根据基岩…  相似文献   

9.
水布垭枢纽泄洪消能防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水布垭枢纽泄洪消能特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对溢洪道泄洪消能方式泄流能力、消能区防护方案及电站尾水两种出口形式等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颖的窄缝消能工组合形式,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具有的大流量、窄河谷、高落差及下游地质环境差的泄洪消能防冲难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布垭枢纽泄洪消能特点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 ,对溢洪道泄洪消能方式、泄流能力、消能区防护方案及电站尾水两种出口形式等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新颖的窄缝消能工组合形式 ,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具有的大流量、窄河谷、高落差及下游地质环境差的泄洪消能防冲难题。  相似文献   

11.
收集国内外岸边溢洪道约100多个工程实例及运用资料,并进行述评。认为岸边溢洪道与主坝相结合设置在主坝两侧或一侧,担任洪洪或与主坝联合泄洪,具有水头高土石坝防渗体填筑 流量大、下泄功率大的特点,但需妥善解决高速水流导向问题,防止水流直冲岸边。使射流方向与河道主流方向一致因此消能防冲设计难度更大。消能工一般仍可采用挑流,面流,底流以及导向新型消能工,并获得较好的消能效果,其所总结的经验及教训,可供今后  相似文献   

12.
根据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大坝的泄洪消能建筑物泄流单宽流量小、堰顶无闸门控制、消能区地形条件复杂等特点,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和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论证,将原光面溢流坝挑流消能改为阶梯溢流坝面加底流消能的布置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上、下水库的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云龙水库溢洪道泄洪消能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的水源工程.泄水建筑物采取泄洪隧洞与溢洪道联合泄洪.溢洪道挑流鼻坎采用不对称窄缝式挑流鼻坎,既可以使水流纵向扩散而达到消能的目的,又改善水舌方向,是理想的挑坎型式.  相似文献   

14.
水布垭工程电站尾水紧临消能区的下降,泄洪期尾水出口的波浪较大,尾水口门区在小流量泄洪条件下,落淤较为严重。经1/100水工模型试验的多方案研究,提出了溢洪道有用阶梯式窄缝挑流鼻坎的泄洪消能型式。由于该体型较好地适应了消能区河弯地形且河势以及有效地利用了空中消能和河道拐弯处的水体消能,收到了冲刷高程抬高,波浪降低的良好效果,为此,该体型已被设计所采用。  相似文献   

15.
平台扩散水跃消能及辅助消能工在溢洪道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台扩散水跃消能及辅助消能工在溢洪道上的应用罗周,罗肇烽(广州市水电局510030广州市水利科学研究所510220)广州市50年代兴建的中小型水库溢洪道大都是采用底流式消能,由于是开敞式,一般单宽流量较小,设计按一般消能原则处理,可以解决消能防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许多大型水电工程的泄洪消能倾向于采用泄洪雾化较低的底流消能方案。然而,经济和技术两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底流消能在高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建设中的应用。针对底流消能应用于高水头、大流量泄洪工程时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向家坝、官地和亭子口以及国外某些高坝工程泄洪消能实践,对跌坎底流消能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可为类似工程的体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村水库为景宁县城区供水主水源,坝高超过90m,泄洪水头差大,现状地形复杂,同时坝址处山谷狭长,属于典型的"峡谷型"水库。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L"形和"I"形侧槽式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掺气减蚀、挑流消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数值模型分析,对原方案进行改进优化,提出适合本工程的最佳溢洪道布置方案和消能方式,为工程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里畈水库泄洪隧洞是一个集导流,泄洪,发电于一体的多功能隧洞,消能工设计是重要环节,为寻求消能率高,破坏最小,造价最省的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经多组方案的试验研究,最后推荐扭曲面斜鼻坎挑流消能方案,优化了设计,经二年的泄洪运行,证实消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具有消能井的竖井溢洪道及其消能率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国内外6个竖井(又称塔式或井式)消能溢洪道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对其流态、消能、脉动压力等进行了研究、计算和分析,说明这种消能竖井溢洪道的最大特点是:消能率高达71%-97%,将绝大部分能量直接在竖井内及其流道中消除掉,因而有可能利用施工导流隧洞作为泄洪洞,不必另建专门的泄洪洞及消能工,以及护岸工程。所以,这种型式的溢洪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比其他型式的溢洪道约可节省50%的资金。试验研究成果表明它可用于水头高达200m以上,泄洪量达4000m3/s的水利水电工程。  相似文献   

20.
解决高坝、大流量泄水建筑物消能问题一直成为世界各国水利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已建和在建的高坝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表孔、底孔、消力池联合消能;戽流消能;挑流消能;空中碰撞消能等消能方式,可取得较好效果。文章概述了国内外高坝1大泄流量泄洪消能方式,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