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心喉嘴距对复合射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射流传能分析理论,提出将中心射流和环形射流相结合的复合射流泵技术。为了确定较为合理的中心喉嘴距范围,通过紊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复合射流泵合适的中心喉嘴距范围及水力结构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中心喉嘴距对复合射流泵流场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中心喉嘴距较小时,喉管进口前存在限制流道的节流现象,易影响射流传能效果;(2)当中心喉嘴距较大时,在吸入室前端由于中心工作液与被吸液流速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剪切损失,且喉管后端中心工作液对被吸液的提携能力低于环形工作液,导致整体传能效率偏低;(3)当中心喷嘴出口在吸入室中部附近时,整体传能效果较佳。研究确定较佳的中心喉嘴距范围为0.2~0.8倍的环形喉嘴距,其高效率区较宽广。研究成果可为复合射流泵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面积比和嘴管距是影响射流泵药混装置基本性能的两个重要结构参数,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面积比和不同嘴管距的射流泵药混装置的吸药量和压强比。通过实验数据绘制了吸药量QS和出口压强Pc以及压强比h和药混比q的关系曲线,分析了最佳面积比和最佳嘴管距的关系及数值范围,可为射流泵药混装置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射流泵喉管最优长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龙新平  朱劲木  梁爱国  刘景植 《水利学报》2003,34(10):0014-0018
喉管长度是影响射流泵效率的主要几何参数之一,已有理论给定的喉管长度范围太宽,选取具有一定的任意性。本文提出了确定最优喉管长度的两类条件,对具有不同喉管长度的射流泵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效率最高为原则,确定了射流泵的最优喉管长度及其范围。结果表明最优喉管长度与射流泵的面积比有关,面积比越大,最优喉管长度越长,并给出了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沙文彬 《人民长江》1996,27(11):33-35
为了解决万安水电站厂内集水井排污问题,采用了射流泵排污的设计方案。简要地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特点。根据试验结果,对射流泵的基本性能、空化性能、喉嘴距的影响、排污水与排清水的差异等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万安水电站射流泵排污的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水电站技术供水中的射流泵进行性能研究,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各过流部件的几何尺寸,以保障效率达到最高值。并推导出效率、性能表达式,绘制不同面积比下射流泵运行特性与效率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射流泵技术在水电站技术供水中的应用前景.通过数值计算,确定各过流部件的几何尺寸,以保障效率达到最高值.并推导出效率、性能表达式,绘制不同面积比下射流泵运行特性与效率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7.
仪修堂  兰才有  窦以松  高战地 《水利学报》2006,37(11):1384-1388
通过安装不同收缩角和不同出口截面积的射流嘴,对5种内混式射流自吸离心泵的自吸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压力传感器和真空仪测量了吸水管内和叶轮进口的真空度,分析了自吸离心泵自吸过程中吸水管内和叶轮进口真空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射流嘴收缩角和出口截面积对自吸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射流嘴出口压力取决于叶轮进口的真空度,而吸水管内的真空度曲线则反映了自吸离心泵的自吸过程;射流嘴的收缩角为20°~30°时自吸性能最佳;射流嘴的最佳出口截面积与自吸离心泵的大小有关,随泵的额定流量呈指数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8.
三相生物流化床射流曝气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射流曝气是继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之后的第三类曝气方法。射流器构造简单、运行可靠,尤其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曝气。本文介绍了射流器流体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描述射流器最佳性能包络线的经验方程,指出喉管长径比是射流器结构的重要参数,短喉管射流器适用于背压高的场合。作者在直径14m,高65m的三相流化床内进行了不同长径比和不同面积比的射流器性能试验和清水充氧试验,得出短喉管合适的喷嘴面积比为49,长径比为50,其氧转移效率为25%,动力效率为10kgO2/(kW·h)。并依据试验给出了短喉管射流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射流泵相似原理,研究分析漫湾模型与原型射流泵的相似条件.用通过改变参数、改变工况点的多组试验而最后选择定型的最优模型参数去设计确定原型射流泵最优参数.再通过原型泵的试验,分析各参数的差异.经原、模型试验对比;原型泵与模型泵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对脉冲液体喷射泵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以探讨脉冲频率及喷咀出口面积与喉管出口面积之比对液体喷射泵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量比下,脉冲射流能提高喷射泵的压力比和效率,脉冲射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可以提高喷射泵的性能,而且频率越大、面积比越小,性能提高得越多;脉冲射流时间比和关阀时间对脉冲液体喷射泵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电磁阀的开启与关闭时间应有一个合适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多种面积比的脉冲流体射流泵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喉管不同断面的速度分布和壁面压力分析,得到了脉冲流体射流泵最优喉管长度,通过相应的试验研究,二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射流泵外特性与其内部流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射流泵的两种研究方法即外特性研究与其内部流场研究的基本背景出发,导出了两者之间联系的关系式,并定性分析了射流泵效率、混合长度等参数与其内部流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射流泵具有许多优点,目前水电站供排水系统中广泛地应用.但其设计计算复杂而繁琐,为简化其设计过程,开发了CAD软件.本文就水电站射流泵CAD软件的开发及应用简要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液气射流泵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液气射流泵传质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改善射流泵传质效果的尺寸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以往复泵为脉冲发生装置的脉冲液体射流泵准二维性能方程及其时均性能方程,导出无因次惯性水头及惯性力项便于计算的表达式,并对脉冲液体射流泵时均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将数值计算的模拟曲线与恒定液体射流泵性能曲线进行对照,证明了采用脉冲射流作为工作动力能够大幅提高射流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射流泵因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一系列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和航天等领域,但传质和传能效率较低的问题一直制约其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应用。不过近些年来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自激脉冲射流技术产生的脉冲射流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并可明显提高射流泵的效率。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脉冲射流产生的方法和他源式脉冲射流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自激脉冲射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水库清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将自激脉冲射流技术和人工异重流相结合,进行射流清淤等工程实践应用之前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雷诺方程及k-ε模型对水电站机组冷却供水的调节和非调节式液体射流泵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导出了调节式液体射流泵基本方程及其简化计算公式,通过试验资料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供,排水射流泵相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分析射流泵相似律,找出满足射流泵中流体的流动力学相似条件,再根据射流泵流动特点研究几何相似的射流泵在满足运动相似条件下其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射流泵轻型井点基坑排水及其在新东进闸施工中的应用丁仲六(上虞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一、概况射流泵轻型井点法基坑排水是解决砂土基础基坑排水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当土壤渗透系数为0.l—50m/d(即1.157X10-‘~5.79X10-‘。m/s),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射流泵在水电站中的应用及其最近研究成果——针阀可调式射流泵。该泵具有效率高和工作范围广的优点,适用于水头和负荷变化大的水电站机组技术供水系统,对于水头变化小的电站可采用固定式射流泵。在排水系统中,文中推荐采用射流泵排除集水井淤积泥沙,比泥浆泵更为有效和节约电能。文章最后提到当利用高压气系统调相压水时,在高压气系统中串联射流泵,吸入一定量的自由空气,并用射流泵代替鼓风机,维持转轮室内压低后水位。这样不仅可获得最佳调相压水工作参数,而且可节约投资和大大简化压水设备扣空气管网的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