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开发初期,厚油层的油藏条件优越,单井压裂增油效果显著,压裂改造规模较小。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厚油层的油藏条件逐年变差,常规压裂已不能满足多段多韵律厚油层的需要。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多层段多裂缝压裂工艺技术现场试验,扩大改造油层厚度和改造规模,从而提高水驱压裂井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2.
试井资料是储层物性、油层污染情况等信息的综合反映,根据压前试井曲线形态及主要参数进行压裂选井选层,指导措施优选,利用措施后试井资料对压裂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进入延长组下组合勘探以来,用上部油层的压裂方式压裂下组合油层出现破压高或压不开,有破压显示后排量提不起来,高压下控制压力注入先出现封隔器坐解封状态,后出现封隔器胶筒爆裂。为提高延长组下组合致密油层的压裂成功率,高效开发油田,通过油层物理特性及影响封隔器工作因素两方面,对压裂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增大油层在纵向上的改造规模,提高压裂一次性改造效果,开展不动管柱多段压裂工艺技术现场试验,在原有滑套喷砂器设计结构[1]基础上,再增加3级滑套配套机构,同时管柱配套应用反洗井工具,克服层段数增多后,油套环空沉砂造成活动管柱困难问题,增大了压后活动管柱的可靠性,实现了不动管柱坐压多个层段的高效压裂施工。  相似文献   

5.
水力压裂施工效果的分析,以及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增产效果提高方法,对于保证压裂措施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有效率十分关键,本文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了水力压裂压力动态试井分析与增产效果提高方法的研究。本文采用水力压裂压力动态试井分析与增产效果提高方法,在辽河油田井进行了矿场应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压裂是油田增油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油田4000万吨稳产的重要保障。针对大庆油田喇6-斜PSl633井投产后采油效果一直较差这一实际情况,结合本井砂体发育状况、射孔情况以及注采完善程度对低效原因、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编制、实施了压裂方案,并对压裂效果进行了评价,压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定向射孔多缝压裂工艺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的压裂工艺在中国长庆油田试验成功,该工艺在层内压裂形成了2条独立裂缝,大幅增加了裂缝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产量。长庆油田开发的超低渗透油藏岩芯分析渗透率一般在0.5 mD以下,且受到储层条件、注采井网、压裂工艺等多重限制,常规压裂工艺改造难以实现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历经多年研究并结合自身实际,长庆油田于2006年提出了体积压裂的理念,通过在油层内造多缝扩大油藏的泄流体积以提高单井产量。室内物模试验研究射孔对压裂影响时观察到,当射孔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存在夹角的情况下裂缝发生转向,即裂缝均先沿射孔孔眼方向起裂,后转向最大主应力方向。在同一油层内上下各射一排孔,两排孔方位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呈一定夹角,一排偏右,一排偏左。分别对两排孔眼进行压裂,这样由于初始裂缝转向导致两条裂缝在井眼处虚拟相交,但在地层内不会重合,形成近井类似于"X"形4条裂缝,远井形成2条近于平行的裂缝。提出了一种产生多裂缝的新型压裂工艺———定向射孔多裂缝压裂。开展了大量物模试验,证实了思路的可行性,并且长庆油田在A井开展了现场压裂试验。井下微地震裂缝测试表明:形成了"X"形多裂缝;产量数据表明:定向射孔多缝压裂井相比邻井产量提高38.1%。  相似文献   

8.
该文针对某用户工艺系统中多段补气的氮气压缩机需求,通过对压缩机气动设计、转子动力学-轴承计算,合理优化主机结构布置和机组气路流程布置,主机、电机及油站的撬装设计,解决了厂房空间紧凑的问题和紧急停车时压缩机进入喘振区而受到损坏的问题,实现了用户工艺系统要求,且机组安全可靠、高效、高性价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国内压缩机在工艺压缩机领域的研制能力及市场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试资料对喇9—1020井组进行分析,对该井组压裂层位的选择和压裂后效果的评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国内日益严格的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下,多段多级AO工艺以运行成本低、管理强度低、占地面积小、脱氮除磷率高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对多段多级AO工艺概况及其特点和影响该工艺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阐述了在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音响技术》2008,(2):18-18
Devastor是一个多段失真器,跟D16自家的Phoscyon合成器里的失真算法类似,但结合了多段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数值求解质量加权平均N—S方程,得到了单段翼型和多段翼型以不同飞行迎角在高空中自由飞行和近地面飞行时的流场,阐明了地面效应对单段翼型和多段翼型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并解释了其气动力变化的原因。在地效范围内,多段翼型下翼面压力变化很小,上翼面吸力减少,因而升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锻铸铁的特点,成功开发了可锻铸铁多段加热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可使可锻铸铁铸件石墨化退火时间节约50%左右,获得了石墨核心多晶粒细小均匀分布,碳化物消除彻底的显微组织;产品综合力学性能超过了现行国际标准的性能指标,在现行国际及ISO5922-81《可锻铸铁》标准的基础上可增加KTH400-12和KTZ750-02两个牌号;经该工艺处理的线路工具、铁路管件、汽车发动机活塞等产品性能良好、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4.
李东翰  段佳玉  张超  徐志宇  方庆红 《材料导报》2021,35(12):12202-12208
选用2601氟橡胶(2601FKM)和2461氟橡胶(2461FKM)为原料,N,N'-双亚肉桂基-1,6-己二胺为硫化剂,制备了加工性能优异、强度适中、低温性能好的氟橡胶共混胶.采用氟谱固体核磁(19F MAS-NMR)、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2601FKM、2461FKM及其共混胶多段硫化过程中链结构的演变,提出了该共混胶的多段硫化机理.进一步地,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交联密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并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拉伸试验对比了一段硫化和二段硫化产物的热性能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2601FKM和2461FKM二段硫化产物交联键含量均高于一段硫化,2461FKM二段硫化产物的交联键含量是2601FKM的1.67倍;当2601FKM/2461FKM共混比为40/60时,硫化产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较低,一段硫化产物的Tg为-16.5℃,二段硫化产物的Tg为-12.1℃,耐低温性良好;随着共混胶中2461FKM用量的增加,两段硫化产物的热分解温度(Td)均明显升高;随着共混胶中2461FKM用量的增加,其拉伸强度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ObjectARX 2006的多段线自动生成及编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AutoCAD中的图形粘贴到Office系列软件中会导致图线宽度丢失和线宽不易调整等问题,将图线转化为多段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论文分析了使用AutoCAD内部命令实现图线转化成多段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将工程图形自动转化为多段线的方法.该方法将工程图形中的图线分成开环和闭环两种,并自动识别图线类型,智能调整图线宽度,避免了手工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Flügge壳体理论,采用波动法建立任意边界条件多舱段加筋圆柱壳数理模型,对多舱段圆柱壳固有振动特性和频响特性进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采用平摊或梁模型处理环肋方法,运用圆环板模型分析环肋。在环肋、舱壁等加强构件及激励点处对结构离散,环肋、舱壁等子构件采用圆环板模型分析,激励力作为离散处边界条件,运用离散处连续条件将子构件组装得到运动方程。通过与文献、有限元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舱壁厚度、舱壁位置及激励点等参数对多舱段圆柱壳振动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舱段截断时边界条件选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末端功能化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Br-PDMS-Br)为引发剂,CuCl为催化荆,2,2'-联吡啶(bpy)为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出结构明确的多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18.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是采油四厂主力采油区块,具有典型"三低"油藏特点。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开发矛盾日益显现,严重影响该区块的开发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影响大路沟二区油井低产低效的主要因素,提出多裂缝压裂的重复压裂技术思路,并通过现场试验进一步探索不同区域的适应性,为该区块后期提高单井产量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阶段,当一台扇风机不能保证矿井需要风量时,就有必要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风机共同工作,以达到增加风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型高精度多段光纤爆速仪的设计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炸药的性能,设计一种新型高精度多段爆速仪,以光纤作为传感器采集爆炸信号,通过峰值电压采样保持电路,保证了光纤获取爆炸信号波形峰值间的计时,并由FPGA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简化了电路设计和调试。文中对峰值电压采样保持电路、光电转换部分电路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结合实验和误差对比分析系统的精度,结果表明本系统在精度上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