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多小区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MARA).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将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分开实现,在小区内部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单小区子信道分配结果为基础在相邻小区同频用户中进行功率分配.将非合作博弈论引入到多小区功率分配中,给出了基于代价函数的多小区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通过协调相邻小区间同频子信道的发送功率,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用于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多小区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MARA)。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将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分开实现,在小区内部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单小区子信道分配结果为基础在相邻小区同频用户中进行功率分配。将非合作博弈论引入到多小区功率分配中,给出了基于代价函数的多小区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通过协调相邻小区间同频子信道的发送功率,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协调小区间干扰,提高边缘用户性能,研究了OFDM系统多小区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给出既可以保证每个用户信干比最小又考虑其他小区同信道干扰的效用函数.通过求解最大效用函数值,得到一种多小区分布式上行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中每个小区只需本地信息就可以协调小区间干扰,实现了用户间公平性与频谱利用率的最佳折中.通过仿真分析,讨论了算法的参数选取,验证了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与等功率分配相比,虽然吞吐量下降了17%,但是公平性提高了1.7倍.  相似文献   

4.
为消除用户间干扰,提高认知无线电多输入多输出(CR-MIMO)系统传输速率,给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干扰对齐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注水算法为主用户进行功率分配,同时设计次用户预编码使次用户信号落入主用户未分配功率的子信道。然后将次用户之间的多条干扰链路构成一个博弈群体进行求解,实现次用户之间的干扰对齐。此外,为最大化次用户传输速率,将次用户功率分配问题转换为布谷鸟鸟巢的选择问题,构造适应度函数,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数值分析表明,该算法可以消除主次用户的干扰以及次用户之间的干扰,传输速率比最大信干噪比(Max-SINR)算法高2 b·s-1·Hz-2,同时,结合布谷鸟搜索算法进行功率分配后传输速率高于文献[13]。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上行小小区网络中共信道干扰对频谱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累计分布函数的用户调度和分布式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小小区基站选取信噪比累计分布函数值最大的用户进行调度,被选中的用户调整发送功率,使其对同频小区的干扰低于门限值.通过设置合理的门限值,将全局最优问题转化为分布式最优问题,采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获取最优的功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同传统最优功率分配算法相比,能够降低复杂度,并且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合接入方式下的超密集异构网络中存在的干扰及频谱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资源分配方案.根据Small cell间的干扰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Small cell进行分组;运用基于最小信干噪比最大化的信道分配方案对分组后的网络进行信道分配.给出了混合接入方式下用户的资源使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7.
OFDM系统多小区联合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小区间联合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上分步执行,在小区内部采用改进的Max C/I算法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禁忌搜索算法(TS)寻求多小区同频子信道发送功率的最优分配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的最小速率要求下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3GPP制定的LTE标准中,上行链路采用部分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使不同路径损耗下用户目标信干噪比不同,提高小区性能的同时保证小区边缘用户的速率。文章针对标准中补偿因子设置不够灵活,导致小区中心用户难以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提出位于终端侧基于补偿因子自适应的功率控制算法,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在吞吐量和平均速率方面优于标准中方法的同时,控制了对邻近小区的干扰水平。  相似文献   

9.
认知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功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认知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容量极限及最优功率分配策略.基于干扰温度模型,建立了在主用户接收端干扰温度受限下最大化认知用户传输速率的数学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得到了该数学问题的最优解.最优算法需要同时知道干扰链路和认知链路的信道边信息(CSI),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因此提出了3种次优功率分配算法,分别为功率平均法、功率控制法和功率分配法.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各种分配算法下认知用户的信道容量.结果表明,利用所有信道边信息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能取得最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小区间干扰协调是3G演进系统中抑制小区间干扰的重要策略, 并且在各类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包含着不同的频率复用方法。为了在抑制干扰的同时提高频谱利用率,提出了可用频率集合的概念。如何分配可用频率集合中不同频点的子载波直接关系到小区间干扰的强弱程度,而现有的子载波分配方法往往基于当前信道状况, 导致在分配过程中因时间的滞后性而带来较大的干扰。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预测的自适应子载波分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获取不同子载波对用户的信道增益干扰比(GIR), 进而采用Kalman滤波估计得到下一时刻的GIR预测值大小,并以该预测值作为子载波分配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子载波分配方法和基于当前GIR的子载波分配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不同频率复用方法下的小区间干扰,改善小区和用户的性能,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小区吞吐量,降低了用户的阻塞率,以及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比特丢失率。  相似文献   

11.
WiMAX上行链路采用功率控制提高系统容量和链路质量,在基于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平衡准则的功率控制中,同道干扰和基站端天线合并算法对用于功率控制的SINR有重要影响. 首先构建了WiMAX同道干扰模型,根据该模型推导出功率控制中SINR的中断概率; 然后,针对基站端天线合并算法对SINR中断概率的影响,提出硬/软限幅合并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合并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同道干扰,降低功率控制中SINR的中断概率,改善WiMAX上行功率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小干扰和降低误码率,达到性能优化。将智能天线和功率控制两种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天线对信号进行波束成形处理,再利用基于博弈论的发送端功率控制。考虑其他用户发送功率等级策略的影响,通过不断迭代功率,实现各个用户发送功率值的改善。比较纯粹使用功率控制的方法,可以使感知系统的信干噪比、吞吐量、发送功率等性能得到更多改善,仿真实验证明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频偏造成移动信道的快衰落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ICI)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快衰落环境的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采用接收符号移位抵消方式消除符号子载波对远处其他子载波的干扰,再运用频域邻道干扰滤波方式消除其对相邻子载波的干扰,而快衰落的时变信道特性采用梳状导频方式跟踪估计.利用移位抵消后特殊的子载波间干扰分布特性,简化了信道传输矩阵以及邻道干扰抵消算法.通过合理设计训练符号,提高了在ICI环境下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从而获得带宽效率和复杂度的均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改善ICI对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多基站协作通信的功率分配问题转换为信干噪比(SINR)均衡问题。通过设置路径损耗门限为各用户判决与其通信的协作基站,并考虑用户间接收SINR的公平性,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基站协作通信功率分配方案。数值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蜂窝小区等功率分配以及多基站协作通信等功率分配,该功率分配方案使系统中各用户的平均SINR分别提高17.75dB和2.36 dB。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盲干扰对齐机制平均功率分配导致功率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盲干扰对齐功率分配算法.在功率受限场景下,该算法能够提高整体性能,同时保障个体性能.首先,分析了功率分配对盲干扰对齐性能的影响;其次,建立了功率受限的盲干扰对齐模型,提出了最大化传输速率同时保护用户个体性能的功率分配目标;最后,为满足目标函数的约束,提出基于回溯梯度下降的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平均功率分配,所提算法可以将系统性提高约53%.  相似文献   

16.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 mitigation is always a challenge issue in LTE system.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mmon interference parameters are firstly analyzed for both cell edge users and center users, and then a novel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FFR) architecture based o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scheme coupled with power control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multi-cell LTE environment. The scheme divides the whole sub-carriers into three groups orthogonally. One is allocated to cell edge users, while another two are assigned to cell center users with different transmitter power. Then a parameter named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actor (IAF) is defined to avoid ICI and adjust the number of allocated sub-carriers to match the number of users. The parameter also takes weight factor and fairness factor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ell edge users obviously.  相似文献   

17.
TDD-CDMA系统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邻小区干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分双工 码分多址系统消除干扰的方法——串行干扰消除(SIC) 联合检测(JD)方法,用于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强干扰和小区内多址干扰的消除. 首先确定邻小区强干扰用户的基本训练序列码,估计其信道特性,并确定其采用的信道化码和扰码;然后采用串行干扰消除对邻小区强干扰进行消除,对小区内多址干扰、码间干扰和剩余的邻小区干扰采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消除. 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消除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  相似文献   

18.
基于IEEE802.15.3a多径信道模型分析了跳时超宽带系统在多径信道下的系统性能。首先论证了同一脉冲与其自身多径之间的干扰是不可忽略的,然后建立了多径间干扰估计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给出了计算系统平均信干噪比及误码率的解析表达式,它由信道参数和脉冲波形的自相关函数决定。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我们得到的解析表达式可以较好地逼近系统仿真结果。最后,采用该模型分别对采用高斯二阶导波形和SDP算法设计的优化波形的超宽带系统在多径信道下的误码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信道环境下,优化波形多径间干扰更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