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凤林 《中氮肥》1991,(2):47-49
本文就采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浆酸尾气中的NO_x生产亚硝酸钠和硝酸钠过程中,如何提高中和液NaNO_2、NaNO_3比例,从而提高NaNO_2产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纯碱液喷射吸收高浓度NO和NO2混合气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喷射吸收器内用纯碱液吸收 NO_x 气体,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了碱液浓度、NOx 浓度和组成、反应温度、液气比和气速等对吸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度为40—60g/L,反应温度为40—50℃,液气比10—12L/Nm~3,NO_x 浓度在3%左右和 NO_x 氧化度在50%左右时可得到最佳的NO_x 吸收度。与同样条件下的填料塔相比较,可节省1—2只吸收器和数个氧化塔;NaNO_2的产量可提高20—30%,能耗降低10—30%。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采用直接法生产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存在碱尾气中NO_x含量偏高、1~#碱吸收塔出液中NaNO_2/NaNO_3比值偏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氮氧化物以纯碱溶液吸收的新反应机理,并对直接法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即:根据碱吸收过程中NO_x含量的变化,将碱吸收塔操作压力分为2种等级;1~#和2~#碱吸收塔分为上下两段;氧化炉副产的蒸汽与"三合一"机组结合,实现热能和动力的有效回收与利用。通过计算论证,改进后的工艺有效克服了原直接法生产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铬盐的生产过程中,酸化工序的任务是将铬酸钠溶液经过硫酸转变为铬酸钠溶液即酸化液。酸化液有一定的控制指标。主含量和酸化率。主含量的控制范围在270-290g/1 ,酸化率的控制范围在101-102.5%,我们检测酸化率是用酸度计,98年前用酸度计检测酸化率的PH值控制范围是1.8-2.1,98年元月份,我们中和工序由后来使用硫酸中和改为使用硫酸氢钠中和,使用后,酸化液的主含量降低,芒硝量增加,后工序七十液的酸化率偏高,使得酸化率失控,红矾钠成品的质量受到影响。但是酸化液用酸度计检测PH值正常。为此,我们决定调整酸化液的酸化率所控制的PH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张相俊 《山东化工》2022,(4):160-162,165
介绍了中国石化济南炼化公司胺液再生装置,并对其进行能耗分析,总结其能耗影响大的因素主要有胺液浓度、胺液温度、热稳态盐等,并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发现,调整再生塔适当的回流比、适当的胺液温度并保持一定的胺液浓度、降低杂质及热稳态盐含量都有利于装置能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正>A:请教各位专家,树脂塔再生废水中和后是直接去化盐工序还是加亚硫酸氢钠后再去化盐工序?B:@A直接去化盐工序就行。A:@A直接化盐工序就可以啊!为什么要加亚硫酸氢钠?B:再生废液中是不允许带氯的,所以要加亚硫酸氢钠。如果再生废液带氯进入树脂塔,树脂会被氯腐蚀而失效。  相似文献   

7.
除SO2,NOx且副产工业硫酸的烟道气净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NO_x、除SO_2一体化净化装置中烟气先经高温除尘,再以SCR还原NO_x为N_2,并在同样温度下让V_2O_5将SO_2氧化成SO_3,进而制取70%的工业硫酸,供化肥生产用。已在100MW的热电厂中运行(烟气量0.125×10~6m~3/h、入口SO_2含量1800mg/m~3、NO_x800mg/m~3)。即使负荷变化、煤中含硫量波动,也均有90%以上的稳定转化率,还能去细小H_2SO_4液滴,除HCl、HF等。该过程能有效地防止酸雨的形成,又可较好利用煤中的硫组分,是防止大气污染、综合利用资源的优秀工艺过程,与单一的除NO_x工艺及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SO_2吸收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小鹏 《氯碱工业》2000,(10):14-15
前 言  离子膜法制碱技术中 ,进入电解槽的盐水质量是这项技术的关键 ,它对离子膜的寿命、槽电压和电流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厂离子膜烧碱生产用盐水经两次精制 ,一次精制包括化盐、除杂质、沉降、过滤、中和等主要工序 ,使盐水杂质Ca2 、Mg2 含量之和低于 5× 10 - 6,SO2 - 4含量低于 4~ 6g/L ,合格的一次盐水经涂有α -纤维素的碳素管过滤器及螯合树脂交换塔进行二次精制 ,使盐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低于10 - 6,Ca2 、Mg2 含量之和低于 2× 10 - 8。在电解生产烧碱过程中 ,国内大多数厂家采用在化盐中加入BaCl2 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癸二酸是制造尼龙1010尼龙610的原料,癸二酸质量的优劣影响到尼龙1010等质量;在癸二酸生产过程中有裂化→中和→脱色→酸化→干燥五个主要工段,其中中和工序也是一个重要过程,由于原来的密度和pH 试纸测定不能准确显示料液中的浓度及中和程度,而中和工序的高温也使pH 仪不能直接应用于大生产中,为降低单耗提高癸二酸质量,必须寻找最佳控制范围,现采用快速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癸二酸料液的浓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氮氧化物(NO_x)废气,俗称“黄龙”,来源于锅炉,硝酸制造厂,钢铁厂等。在酸洗退镀车间中产生的NO_x 气体浓度高时呈棕黄色或棕黑色,对环境影响危害特别严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近年来对NO_x 气体的处理技术上,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推出了干法、湿法等各种处理净化技术,收到了显著的净化效果。但存在着两次污染、能耗过大。如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湿法工艺(NaOH+Na_2S)或活性碳干法工艺,最终均要生成NaNO_3+NaNO_2的混合盐类,而亚硝酸盐类是强烈致癌物,排入水系后对人类危害极大,故两次污染问题严重。这类净化技术最终只是把大气  相似文献   

11.
前言 骨素的中和工序,即骨素的退灰、中和退酸是骨素转变成明胶前的最后一个工序,也是提高明胶质量的重要一环。骨素的退灰、中和退酸,影响着明胶的质量,明胶的理化性能及增感剂、抑制剂、金属离子含量等,这些都与照相性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骨素中杂质可以在浸灰过程中通过充分水洗而大量除去,而浸灰产生的酸溶性杂质,只有通过有效的中和过程来除去,因此明胶生产的中和工序在明胶生产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蒸氰塔是处理煤化工生产中终冷废水和粗苯分离水并用以生产黄血盐的主要设备。鞍钢股份公司化工总厂黄血盐工序所处理的原料水(终冷塔排污水和粗苯分离水)由于水温高、硬度大,极易使蒸氰塔塔盘结垢堵塞。在实际运行中,每20天左右就因蒸氰塔塔盘结垢而停产清透塔盘,在每次清透塔盘的同时原料水不能被处理,只能直接排入环保工序,造成外排水氰含量严重超标,蒸氰塔生产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用活性炭纤维可使滤过的糖液脱色。脱色工艺采用5个塔(每个塔直径100×长300mm)在一个化学再生系统中,每个塔装有60L活性炭纤维,干物料6kg。在此系列设备中,有4个塔串联用于脱色;一个用于碱的再生。用热处理法使所有废活性炭再生,使下一批生产一开始就用处理过的活性炭。在空间速度0.5~1h,当活性炭纤维体积流量为24~45m~3液体/m~3/时,脱色率  相似文献   

14.
常洪委  高灿  陆莹莹  申龙  高瑞昶 《现代化工》2014,(8):127-129,131
为降低生产能耗和便于生产操作,采用规整填料塔对某咖啡因生产企业萃取工序进行设备改造,其中氯仿为连续相。中试试验中,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对往复筛板萃取塔和规整填料塔的处理能力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填料萃取塔(塔径600 mm,填料实际有效高度7 m)对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类型的咖啡因母液的处理能力和最佳流比。中试结果表明,规整填料萃取塔的处理能力比往复筛板萃取塔大,萃取塔在S/F为0.8,甲化母液最大处理量为5 m3/h,咖啡因的萃取率为99.8%,残液中咖啡因质量分数和氯仿残留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酒精生产中需要大量排放酒精塔釜水,其污染物含量较高,企业废水治理负担沉重,这是各酒精生产企业最为棘手的环保难题.近年来国内不少玉米酒精生产企业将塔釜水原液蒸发浓缩,形成浓液后喷入副产物玉米蛋白粉饲料(DDGS)中混合,经烘干机烘干后获得最终产品;但此方法能耗较大,产品色泽深暗,经济效益不佳,也不能消化所有塔釜水.  相似文献   

16.
就氰化氢生产中混合气的氨回收问题,提出了用磷铵吸氨工艺吸收混合气中的氨,验证了工艺可行性。通过气液平衡实验得到了体系的气液平衡数据并建立了P_(NH_3)与温度T、NH_3/H_3PO_4摩尔比R的关联式,曲线值与实验值相对误差为10.36%。通过吸收实验,确定了较好的工艺条件:吸收温度50℃,吸收液浓度2.1 mol/L,液气比11~13 L/m~3;在p H=6时,液相中的氰化氢含量为200 mg/L,经脱氰塔后对后续工序没有影响,经解析塔后精馏得到无水氨,并提出了完整的工艺流程,指明吸收塔和解析塔的主要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7.
氯碱厂生产中精盐水浓度;电解液中含盐;浓碱中含盐;固碱的碱盐比氯化钠含量;漂白粉中总氯量等测定,均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摩尔法)测定其含氯量的。其反应原理是: AgNO_3 NaCl=AgC↓ NaNO_3 据我们所了解,有关兄弟厂测试单位在测定其氯化钠或物质中氯离子含量后的氯化银沉淀物由于数量不多,往往被忽视而倾弃。  相似文献   

18.
前言 离子膜法制碱技术中,进入电解槽的盐水质量是这项技术的关键,它对离子膜的寿命、槽电压和电流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厂离子膜烧碱生产用盐水经两次精制,一次精制包括化盐、除杂质、沉降、过滤、中和等主要工序,使盐水杂质Ca2+、Mg2+含量之和低于5 ×10-6,SO2-4含量低于4~6 g/L,合格的一次盐水经涂有α-纤维素的碳素管过滤器及螯合树脂交换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的悬浮物含量低于10-6,Ca2+、Mg2+含量之和低于2×10-8.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PTA装置脱水塔回流液成分分析的气相色谱法,选用CP-si18CB毛细管色谱柱和程序升温技术,又使沸点、极性接近的复杂组分得到很好地分离,并解决了醋酸严重拖尾的问题。另外,采用内标法对回流液中每个组分进行含量测定,对工艺操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厂生产连二亚硫酸钠(俗名保险粉)时,在中和碱解工序中有大量的氢氧化锌付产品生成。我们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将付产氢氧化锌用盐酸处理制得氯化锌。每年可生产工业氯化锌20吨。其生产工艺过程为:水洗、化合、净化、浓缩四个工序。1.水洗:氢氧化锌中含有可溶性硫酸盐、亚硫酸钠,以水洗涤除之。用10%氯化钡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