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横梁梁架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骨架形式,包括柱、梁、檩、枋、椽以及附属构件等。单体建筑中的结构方式一般是先在垂直立柱上设置梁枋,圈制出"间架",在主梁之上通过瓜柱筑起层层短梁来支撑檩条,檩条贯通"间架"的两端,从梁架顶部以次降至檐枋,最后檩条之上设椽,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的脚步走过了无数风雨岁月,不知多少令人畅快或遗憾的印迹随之泯灭。历史是无情的,但人类的智慧却灿烂永存。古人不仅以火与土的碰撞创造了陶瓷,还以金与木的斡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木雕艺术。时至今日,那些散落在乡野城镇的巧构奇筑、巧夺天工的木雕,依然在无声地讲述着先人们的生存故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建筑中,檐下构件部分的雕刻最为突出,尤其是斗拱、额枋以及雀替、撑拱等构件,不仅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也是展示建筑雕刻的主要部位。
  斗拱
  斗拱是传统建筑中以榫卯结构交错叠加而成的承托构件,它是体现建筑风格的形式因素。斗拱处于柱顶、额枋、屋顶之间,是立柱与梁架之间的关节。林徽因曾经这样描述:“椽出为檐,檐承于檐桁上,为求檐伸出深远,故用重叠的曲木--翘--向外支出,以承挑檐桁。为求减少衍与翘相交处的剪力,故在翘木加横的曲木--拱。在拱之两端或拱与翘相交处,用斗形木块--斗--垫托于上下两层拱或翘之间。这多数曲木与斗形木块结合在一起,用以支撑伸出的檐者,谓之斗拱。”(林徽因著《林徽因讲建筑》)。由于斗拱具有承挑外部屋檐荷载的作用,才使得外檐外伸更远。可见,斗拱是在物理力学基础上对木材承载力的有限创造。同时,斗拱在檐下能够形成一层斗拱群,这种纵横构件组成的空间网架结构层,对建筑的防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斗拱不仅限于檐下,建筑物内部柱与梁、枋、檩之间也用斗拱。它可以分散梁架过于集中的重载,同时也解决了室内空间狭小的问题。为了分散梁、枋节点处的剪力,还可以利用斗拱缩短梁、仿的跨度,以加强立柱与梁、仿、攘等构件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门楼 门楼是汉族传统建筑之一。作为一户人家贫富的象征,所谓“门第等次”即为此意,故名门豪宅的门楼建筑特别考究。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置铁或铜制的门环。门楼依附厅堂而建。门楼作为古民居出入口的标志,造型多样。祠堂、书院、寺庙、宅第装饰的门楼有垂花门楼、字匾门楼、四柱牌楼等多种形式。有一间三楼的、也有三间五楼的。有的门楼用石块和水磨砖混合建成、下边的石鼓样式与牌坊相似。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门,就是门楼的一种形式,它集中表现了宅院中最丰富艳丽的色彩和装饰,与宅院外青灰色扮墙黑瓦形成强烈对比。皖南民居门楼上精美的砖石雕刻艺术则很好地体现了该地区人们细腻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6.
7.
正会馆是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它是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发展农业,抑制商业发展。直到宋朝,商业经济才得以兴起,元、明、清时期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几个朝代才是真正的商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会馆这种建筑的出现正是商业经济发展的证明。会馆是古代异地流动的商人建造的一种公共建筑,供联谊聚会、商务活动、文化娱乐活动所用,并为异地流动的商人提供生活方便。据考证,会馆的正式出现是在明代中期。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  相似文献   

8.
<正>花木营造的天然生机在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园林营造中,植物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早期造园更是如此。"园"字的含义,《说文解字》解为"所以树果也","园林"这一名称自魏晋起基本确定,可见当时即以种植为主要内容。唐宋以后,园林中的山水内容成为更重要主题,其实"山池"这一常用称谓更能反映主体内容,而一般仍用"园林"之名,主要取其古雅。一团花丛,一株孤树,一片树林,一组群落,都可从其干、叶、花、果的形态,反映于其姿态、疏密、色彩、质感等方面,而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如果再加上人们赋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个成语叫祸起萧墙,现在大家还经常使用。萧墙,是古代国君宫室大门内面对大门的门屏,作用在于遮挡外人的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臣子要到宫室里晋见君王,进宫室首先要经过萧墙。所以萧墙之内指的就是宫内。到如今其更多地被称之为照壁、影壁,是中国古代庭院的一种附属建筑。影壁也能创造空间变换之感。古代豪门贵族等大户人家宅院及寺庙等,均设置有影壁。影壁所处的位置显要,除规模大小不同外,它的结构基本由底座、壁面和壁顶三部分组成,多为砖石垒砌。在用料、造型、结构等方面都很讲究,特别重视壁面的  相似文献   

10.
正菽庄花园位于福建厦门市鼓浪屿南端,是厦门士绅林尔嘉(1875-1951年)于1913年建造的私家园林,1955年献作公园。1913年,林尔嘉在鼓浪屿金带水之湄,草仔山之下,参照江南名园修建花园,取名"菽庄"。菽庄花园的建造,前后持续达20余年。菽庄花园东侧的山崖,山名曰石墈顶,又名草仔山。菽庄花园依山面海,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分补山园、藏海园两部分,旧时各分五景。补山园是菽庄花园最早建成的部分,其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