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戴传武 《山东化工》2014,(5):144-145
针对武汉乙烯裂解炉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造成裂解炉(H-005与H-006)结焦的各种原因,并针对结焦的各种情况提出了减缓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烃类在裂解炉中裂解的结焦机理及影响结焦的因素,国内外乙烯裂解过程中裂解炉管结焦抑制技术的进展.包括炉管表面涂层技术、最新结焦抑制剂和新型炉管等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两个批次的HK40裂解炉管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裂解实验中结焦量差别明显。通过EDS、SEM对两个批次的裂解炉管分析发现,二者基体元素组成相似,但裂解炉管内表面的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相差很大,氧化铬晶须的存在是使裂解炉管结焦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采用EDS对裂解炉管出口焦炭粉末分析表明,裂解过程中结焦量大的HK40裂解炉管结焦焦体中存在大量Fe、Ni等组分。  相似文献   

4.
乙烯裂解炉的结焦是影响乙烯装置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依据结焦原理介绍了使用结焦抑制剂、改善炉管材质以及炉管表面处理三种抑制乙烯裂解炉结焦的方法,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抑制结焦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当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结焦抑制处理的技术防范来减少和杜绝乙烯裂解炉以及急冷炉出现结焦的问题,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立足于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乙烯裂解炉与急冷锅炉结焦的基本原理,其次对抑制乙烯裂解炉结焦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对抑制急冷锅炉结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解析,希望可以为结焦抑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乙烯裂解炉结焦抑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东 《山东化工》2009,38(3):59-60
介绍了乙烯裂解炉的结焦机理、影响结焦的主要因素和抑制炉管结焦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原位涂层抑制结焦技术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化工一厂乙烯装置新区60 kt/a乙烯SRT-Ⅳ-HC型裂解炉上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原位涂层技术抑制裂解炉辐射段炉管结焦效果明显,裂解炉运行周期大幅延长,SRT-Ⅳ-HC型裂解炉石脑油裂解运行周期超过230 d。  相似文献   

8.
张明东 《四川化工》2009,12(2):23-25
介绍了乙烯裂解炉的结焦机理、影响结焦的主要因素和抑制炉管结焦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乙烯裂解炉炉管表面成分对结焦机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表面技术在抑制乙烯裂解炉炉管结焦上的应用现状,并比较了各种表面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表面技术在抑制炉管结焦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何琨 《乙烯工业》2003,15(4):12-15
通过对裂解炉结焦机理和气-液-水三相平衡的研究,提出结焦由对流段产生结焦先兆物引起。采用新型注汽技术改造,降低结焦先兆物,使裂解炉开工率提高到96.8%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市面上炉具的燃烧效率,降低民用煤散烧污染物排放,获取市面上不同燃烧方式民用炉具的燃烧特性,考察了兖矿集团研制的高效改性烟煤型煤在兖矿蓝天解耦燃烧炉具和市面上6种典型的民用炉具中的燃烧特性,包括上火速度、火力强度、烟气温度、热负荷、CO排放浓度等。根据燃烧方式可将炉具分为3类,分别是正烧类炉具、反烧类炉具及解耦燃烧炉具。结果表明,正烧类炉具具有较高的上火速度及火力强度,分别达到8℃/min和2 kW以上,但使用过程中烟囱有大量黑烟冒出,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高,并且排烟温度较高,平均达到300℃左右,导致炉具热效率低,热负荷难以控制,需频繁加煤,导致炉具燃烧和污染物排放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反烧类炉具因其多回程的炉膛结构原因,大部分不具备炊事功能,炉具使用过程基本无烟,减少了PM_(2.5)以及有机挥发分气体的排放,运行过程较为稳定,但由于其贯穿炉膛的送风及燃烧方式,导致料层容易烧穿,冒出大量黑烟。解耦炉具的上火速度与火力强度分别可达到6℃/min及2 kW以上,具有较好的炊事能力,使用过程无烟,且平均烟气温度不超过250℃,热效率高,热负荷易于调节,加煤周期较长,燃烧、供热稳定。同时,解耦炉具通过合理的一、二次风配比,使型煤充分燃烧,CO排放浓度低于普通正烧及反烧类炉具。通过"煤炉匹配"在实现烟煤无烟化燃烧的同时,达到上火快,火力强,好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刘升 《广东化工》2009,36(8):243-243,262,263
大型焦炉的空炉保温尚未尝试过,文章以六米焦炉为例,从荒煤气系统、炉温管理、炉体密封几个方面对长时间空炉保温应采取的各项措施、实施的步骤、实施的方法进行阐述,对保温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该焦炉在经历长时间空炉保温后又重新投入使用期闻各项反应正常的事实充分说明只要把相关参数严格控制好,大型焦炉长时间空炉保温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当用含固量高的淤酸生产W(总养分)57%的DAP时,产品水分含量超标。通过对装置配套热风炉供需热量的核算,说明热风炉供热量稍不足,黄石公司设计热风炉提供热量能力是正确的,但由于风帽未按设计720个安装,导致热风炉实际供热量不足,应考虑对现有热风炉进行扩能改造。还需对淤酸生产叫(总养分)57%DAP产品水分控制从工艺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用组合气化炉发展现代煤化工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发展煤化工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宜、高效、经济实用的大型气化炉。由于煤质的特殊性,至今尚没有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煤气化技术。本文中提出采用气流床和固定床组合气化炉的方案:向气流床气化炉出口煤气喷入Lurgi炉出口含有焦油的粗煤气,以降低气流床气化炉的出口温度,并使Lurgi炉出口煤气中的焦油等有机物得以气化和裂解。  相似文献   

16.
戚耀智 《洁净煤技术》2007,13(4):46-47,69
以某电厂300MW煤粉炉为例,着重介绍W型火焰煤粉炉在燃用无烟煤时的燃烧运行技术。  相似文献   

17.
陈庆 《化工文摘》2011,(9):7-9,16
针对热风炉燃烧控制的特点,将模糊控制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热风炉燃烧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汪自谦 《聚酯工业》2010,23(6):50-52
分析了链条型有机热载体煤炉(设置前后拱)的后拱长度对烟气辐射传热、炉膛温度及容积热强度、煤燃烧、热效率及热损失、辐射烟气流速、煤炉最大供热量的影响。指出在使用不同煤品和热负荷链条炉时,优化其后拱长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转鼓造粒复合肥生产中常配套热风炉作为热源为干燥过程提供热量。介绍卧式链排热风炉的结构原理,提出利用热风炉余热的余热锅炉代替蒸汽锅炉,分析热风炉与余热锅炉的操作结合及理论经济性,采用余热锅炉比外购蒸汽吨复合肥生产成本降低8.2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梁斌  白浩隆  冯强  宋华  蓝天  刘新华 《化工学报》2019,70(8):2888-2897
民用煤的不完全燃烧是大气中颗粒物及其多环芳烃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评价不同“煤炉匹配”方式对16种优先控制的高毒性多环芳烃(PAHs)排放的影响,研究了烟煤块煤、烟煤型煤、无烟煤型煤和兰炭4种不同燃料在代表性的3种民用炉具(正烧炉、反烧炉和解耦燃烧炉)中的颗粒物(PM)及其PAHs的排放特性。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计算了毒性当量,并与有关文献报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在解耦燃烧炉中,烟煤型煤PM和PAHs的排放因子(EFPM 和EFPAHs)(0.50 g/kg、403.2 μg/kg)分别是烟煤块煤(3.65 g/kg、989.6 μg/kg)、兰炭(1.08 g/kg、622.3 μg/kg)、无烟煤型煤(2.10 g/kg、148.3 μg/kg)的13.7%、46.3%、23.8%和42.3%、67.3%、282.3%,除了EFPAHs高于无烟煤型煤之外,EFPM 和EFPAHs均明显低于其他煤种;以烟煤块煤为原料,在解耦炉中燃烧的EFPM 和EFPAHs(3.65 g/kg、989.6 μg/kg)分别是正烧炉(46.58 g/kg,16182.3 μg/kg)和反烧炉(6.00 g/kg,11749.4 μg/kg)的7.8%、60.8%和6.1%、8.4%,说明炉具燃烧形式对EFPM和EFPAHs的影响大于燃料种类;三种“煤炉匹配“方式(解耦炉+烟煤型煤、正烧炉+兰炭、正烧炉+无烟煤型煤)的EFPM和EFPAHs(0.50 g/kg、1.62 g/kg、1.32 g/kg和403.2 μg/kg、1196.5 μg/kg、66.5 μg/kg)均低于传统正烧炉+烟煤块煤(46.58 g/kg,16182.3 μg/kg)以及近年来大部分文献报道的数据(0.68~24.3 g/kg,680~137700 μg/kg)。结果表明,炉具燃烧形式和煤质特性均是影响EFPM和EFPAHs的主要因素,但高效的燃烧方式能够大幅降低煤质特性对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炉具的不断改进以及采用合适的“煤炉匹配”技术,能够对我国储量巨大的烟煤资源合理、有效和清洁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