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潞安矿区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代勇  吴国强 《煤炭学报》1995,20(2):174-179
山西省潞安矿区盖层构造格局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基本特点,构造变形强度由东向西递增,由单斜过渡为轴向近南北的宽缓褶曲,由正断层过渡为逆断层,断层走向由北东和北西向过渡为近南北向。基底构造和区域构造应力是控制盖层构造格局的两个基本因素;煤田构造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豫西地区大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地质构造区地跨不同的变形体构造区,由于各煤田的分布受控于区域构造;嵩箕构造区构造形式主要以断隆、褶曲、走滑断层为主;崤熊构造区构造形式主要以褶曲、逆冲推覆为主。大地构造演化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即成煤期前基础构造阶段、成煤期同期构造阶段、成煤期后控制构造阶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粤西罗定地区构造演化及成矿演化探讨分析,确定地壳经历了地槽发展阶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准地台发展阶段(泥盆纪—中三叠世)和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晚三叠世—全新世)三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区域地质演化三个阶段对区域多金属矿成矿有着特别意义,总体上呈现成矿元素初始富集—预富集—工业富集递进作用特征。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早三叠世构造层、侏罗纪构造层和早白垩世构造层;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发育收缩构造样式、白垩纪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从各构造样式的特点得出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地球半径减小、岩石圈板块自转加快且向两极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收缩构造样式;进入白垩纪,地球半径增加、岩石圈板块自转减慢且向赤道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伸展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详细论述了阜新铁法聚煤盆地的构造特征,依据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复合及构造的分期与配套,得出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卢聪生 《煤》2008,17(7)
通过对吕凤矿区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即印支期主要形成吕凤—赖源复式向斜以及三条正断层和两条滑覆断层;燕山早期形成二条正断层,火山岩沉积以及岩浆岩;并且使该区构造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运用瓦斯成藏理论,在对黄白茨井田沉积演化史、构造演化史、埋藏史及热演化生烃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12号煤层瓦斯含量及瓦斯压力等大量瓦斯参数,分析了褶皱、断层、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或底板标高等因素对瓦斯赋存影响,确定12号煤层瓦斯主控因素为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底板标高,并建立瓦斯压力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9.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山西煤田构造的特征和规律.根据板内构造动力学特征和构造地层结构将山西省境内板内构造划分为4个Ⅲ级单元,8个Ⅳ级单元,26个Ⅴ级单元.对山西6大煤田的控煤构造的形成与演化进行了综合论述,指出山西煤田构造的形成演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开滦林南仓矿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统计分析和趋势面分析,结合构造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深刻揭示矿井构造发育、展布和组合规律,为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的煤炭采掘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