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青海什多龙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什多龙银铅锌矿床的矿石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透辉石或石英组成,占95 %以上。各类矿石矿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含银,其中方铅矿是主要载银矿物,银以类质同象和硫化银包裹状态赋存于方铅矿中,占88.4%,银品位与铅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韩秀丽 《中国锰业》1999,17(1):20-23
通过显微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及单矿物化学分析等手段,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对碳酸锰矿物的具体种属、含量进行了定量研究。表明锰矿石质量较好,矿石属简单易选型,银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于方铅矿中。  相似文献   

3.
金自钦  杨毅  袁威 《云南冶金》2014,(2):102-106
对云南某含银锌精矿进行了银赋存状态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光学显微镜等研究手段,查清了矿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镶嵌关系及银的赋存状态.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白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银主要赋存于-10 μm的白铅矿中,在10 μm以上的白铅矿及其它矿物中均未发现银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该矿石属于低品位硫化铅锌矿,伴生银,本文通过重砂分离、显微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测试等手段查清了矿石中铅锌的矿物种类、嵌布特征以及银的赋存状态,这一研究成果为合理开发利用矿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北丰宁银矿床矿石及矿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惠玲  苏凤营 《黄金》2003,24(1):14-17
通过对河北省丰宁银矿床的矿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属于隐爆火山浅成低温银矿床,矿物种类丰富。矿石中金属矿物含量很低。含量大约10%,脉石矿物大约90%,含银矿物有:辉银矿-螺状硫银矿,银金矿,自然银,磁锑铜银矿、银黝铜矿,它们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6.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的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其中伴生的银、镉、镓含量均超过其作为伴生有用组分的最低工业品位。通过显微镜下鉴定并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伴生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其次为少量黄铁矿、菱锌矿和菱锌锰矿等。矿石中伴生银主要以独立矿物银金矿的形式存在,其次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而镉、镓未形成独立矿物,主要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晶格中。铅锌矿中大量伴生组分可供回收利用,具备良好的综合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藏弄如日金矿主要矿石类型的岩矿相鉴定,主要组成矿物的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电子探针(EPMA)和激光消融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研究了该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成、金的赋存状态和工艺特性.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金矿物形式呈细粒-微细粒、不规则粒状产于黏土矿物粒间或黏土矿物与石英粒间,成色高(992~996);另有少量以"不可见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不可见金"对矿石金品位的贡献较小.银主要呈超显微包裹物,赋存于磷酸盐矿物中.在对自然金和载金矿物的粒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载金矿物在各种类型矿石中的质量分布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哈西哇金多金属矿床属于构造蚀变岩型矿床。通过对矿石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主要矿石的粒度、形态及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指出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结果表明,矿石中金是最主要的回收矿物,辉银矿、铅矾、白铅矿、方铅矿及闪锌矿是其次可回收矿物,载金矿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角粒状包裹金是金的主要赋存状态。这一研究结果为有益元素的充分利用及制定经济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提供了可靠的工艺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含金原生矿石的金品位为5.36×10-6,金是主要的目标回收矿物。为了查明影响选冶工艺指标的主要因素,对该矿石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矿物自动分析仪,对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含金矿物的粒度和含金矿物解离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目标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金矿物是自然金和银金矿;矿石中金的粒度以细粒和微细粒为主,分别占49.43%和50.57%;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裸露金为主,占72.71%,包裹金占27.29%。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提高磨矿细度,使包裹金裸露出来,同时,在浸出之前,采取相应措施对毒砂进行氧化预处理,去除毒砂在浸金过程中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高歌  陈建龙 《黄金》2016,(11):51-54
对某含银多金属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矿物组成、嵌存状态、粒度分布等。同时,对超出显微镜分辨能力的次显微银采用扫描电镜进行系统研究。测定结果表明:矿石中银矿物主要为含银黝铜矿、辉铜银矿、硫锑铜银矿、银黝铜矿、辉银矿、碲银矿、角银矿、自然银等;银矿物与黝铜矿嵌存关系密切,而黝铜矿主要嵌存在方铅矿中,黝铜矿、方铅矿为银矿物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选矿工艺流程和条件试验的确定提供可靠数据,使选矿试验获得理想的回收指标。  相似文献   

11.
银的化学物相分析主要是分析银在各载体矿物中的含量。以往银的化学物相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铅锌矿,银锰矿中银的化学物相分析报道很少。实验通过对云南澜沧县银锰矿中锰的化学物相分析后,确定了该矿中银主要分为碳酸锰中银、与锰结合银、自然银、硫化银、铁氧化物中银和硅酸盐中银6相。选取醋酸溶液浸取碳酸锰中银,亚硫酸溶液浸取与锰结合银,硝酸铁溶液浸取金属银,硫脲-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银,硝酸浸取硫化物中的银,最后残渣测定硅酸盐中的银。通过对该矿进行6次分析,得到其各相态中银的含量,分析结果稳定,各相态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满足物相分析的误差要求,且各相态银加和等于总银,说明分相正确。  相似文献   

12.
银的化学物相分析主要是分析银在各载体矿物中的含量。以往银的化学物相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铅锌矿,银锰矿中银的化学物相分析报道很少。实验通过对云南澜沧县银锰矿中锰的化学物相分析后,确定了该矿中银主要分为碳酸锰中银、与锰结合银、自然银、硫化银、铁氧化物中银和硅酸盐中银6相。选取醋酸溶液浸取碳酸锰中银,亚硫酸溶液浸取与锰结合银,硝酸铁溶液浸取金属银,硫脲-硫酸溶液浸取硫化银,硝酸浸取硫化物中的银,最后残渣测定硅酸盐中的银。通过对该矿进行6次分析,得到其各相态中银的含量,分析结果稳定,各相态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满足物相分析的误差要求,且各相态银加和等于总银,说明分相正确。  相似文献   

13.
朱幸福  张文平 《黄金》2021,42(4):71-75
为探索某金矿石特性,采用BPMA自动测试系统、显微镜、化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等,并分析了影响金、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该矿石为高硫、高砷、高钙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为6.62 g/t、银品位为58.90 g/t;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多呈粗—中粒嵌布,少部分呈细粒嵌布;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金主要为硫化物包裹金,占88.50%,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粒度较细,对金的回收有一定影响;银的独立矿物粒度一般小于0.020 mm,是影响银回收的主要原因。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赵晖  杨家明  伍伟 《云南冶金》2012,41(3):70-74
主要介绍应用电子探针研究某锰银矿矿物,通过电子探针研究了某地锰银矿矿物成分,银的赋存状态等。研究结果表明,该锰银矿以锰榍石和针铁矿为主,含方解石、石英等脉石矿。矿样中的锰矿、铁矿、铅矿、锌矿、砷矿等矿物为细粒状相互伴生矿物,银主要以元素形态赋存在锰矿物中,自然银和辉银矿在锰银矿中微量,粒度小于5μm。  相似文献   

15.
吕志成  孙国胜 《黄金》1998,19(8):3-7
对内蒙古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形成地浆活动活动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属典型的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独立银矿物,它们以包体,显微包体的形式存在于脉石矿物中,在锰角型矿石中,少量银以离子吸附状态存在,系统地划分了银矿物的8种成份系列,为矿山开采和选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栾灵金矿矿石矿物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栾灵金矿位于小秦岭成矿带东部,属于碲化物型金矿床。该区矿石矿物组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碲化物和硫化物3 种类型,其中,自然金形成于早期的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而金的碲化物形成于晚期的碲化物阶段。碲矿物主要有碲金矿、碲金银矿、针碲金银矿和碲银矿等。金的赋存状态有两类,即可见金和次显微金,根据物相分析结果,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裂隙金和粒间金相对较少。通过分析该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碲化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7.
张家沟银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近期取得较大找矿突破的中型银矿床,隶属少郎河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为产于蚀变破碎带中的脉型银矿床。矿石银矿物以辉银矿为主,其次为银黝铜矿、锌砷黝铜矿和自然银。黄铁矿中的辉银矿不易选,占58.57%,方铅矿、闪锌矿中的辉银矿易选,占22.28%,总体显示不易选的特点,选矿流程要和其他伴生组分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何贵  彭东  孙传敏  胡夕鹏 《黄金》2010,31(11):40-42
在含银多金属矿石中银的综合回收是选矿的一项重要任务。选矿方法和银的回收程度与银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由于矿石中银的含量较低,研究银的存在形式一般需要结合多种研究手段。本文提出根据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分析银的存在形式。文中以喀勒隆银铅锌矿石为例,分析了银在矿石中的分布和选矿中的走向。选矿后银主要进入了铜精矿和铅精矿。方铅矿中的大部分银与方铅矿发生了分离。含类质同象银的银黝铜矿和方铅矿中的独立银矿物进入铜精矿中。方铅矿中的银显微包裹体进入了铅精矿中。  相似文献   

19.
结合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采用MLA自动检测方法对某石英细脉型钨钼多金属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钨矿物以黑钨矿为主,并且白钨矿交代黑钨矿现象较普遍,形成有具黑钨矿外形,而化学组成为白钨矿的假象白钨矿。矿石中黑钨矿、白钨矿的嵌布粒度相似,以白钨矿略粗,嵌布粒度主要在0.02~0.32mm范围。钼主要以辉钼矿矿物形式存在,嵌布粒度较粗,主要在0.04~0.64mm范围。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38.17%时,钨矿物总解离度为79.61%,辉钼矿总解离度为88.34%。此外矿石中伴生铋和银,铋矿物种类复杂,并且是银的主要载体,银可随铋的富集得以回收。钨钼铋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该矿石钨的理论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