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风化店油田枣北地区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对枣Ⅱ-Ⅲ油组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共识别出25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9个短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砂体展布、砂体厚度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砂体厚度和储层物性与基准面旋回内的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渤海P油田1区馆陶组L60油组为多期叠置的辫状河砂体。此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研究层段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可容纳空间下的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和高可容纳空间下的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对研究层段河道砂体期次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并依据A/S值的变化,将研究区的河道砂体划分为叠切型、叠加型和单一型三种堆叠样式。在此基础上,对超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各期次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细致刻画,探讨了不同期次超短期基准面旋回下的隔夹层分布和发育规律。砂体水淹特征证实,超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泥质隔夹层分布局限,渗流遮挡作用较弱,剩余油多连片分布在动用程度较低的砂体上部;随着超短期基准面逐渐上升,局部的泥质隔夹层逐步变厚,至超短期基准面上升晚期时,发育更为广泛,可进行横向对比,并有较强的渗流遮挡作用,剩余油分段式分布在砂体内。  相似文献   

3.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两大类5种结构;中期基准面细分为两大类3种结构;长期基准面旋回为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区域分布较稳定.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展布、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开始阶段是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形成巨厚砂体时期,洪泛面期及下降半旋回为细粒沉积物发育期.连续叠置的主水道和分支水道砂体形成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河口坝砂体构成了较好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下寺湾地区的区域地质、沉积相、测井、钻井和岩心资料,以Cross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及其方法为指导,采用多级旋回层序划分方案,结合测井相分析技术,将研究区长8 段划分为中期、短期和超短期3 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又可进一步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 “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3 种结构类型。该文重点论述了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背景、叠加式样和沉积动力学过程, 并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作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 建立了长8 段高分辨率地层-时间格架,为本区砂体纵、横向展布规律的认识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郭建卿  林承焰  董春梅 《特种油气藏》2011,18(3):20-23,135,136
利用钻井及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博兴洼陷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相储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基准面旋回界面。将研究层段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将短期旋回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短期旋回和向上变深再变浅对称型短期旋回,从而最终建立起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发现砂体在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半旋回均有发育,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附近砂体较发育,处于长期、中期、短期基准面旋回的从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即初始湖泛面附近砂体发育,单层较厚,物性较好;由上升到下降的最大湖泛面附近砂体不发育,短期旋回地层在不同中期基准面旋回地层中的砂体展布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濮城油田沙三中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濮城油田沙三中油藏的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控制了砂体展布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在短期基准面上升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差、高渗段位于砂层下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而在短期基准面下降期,形成向上物性变好、高渗段位于中上部的层内非均质模式.在中长期基准面较低位置处,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沟道相对较为发育,物性相对较好;而在中长期基准面较高位置处,砂体厚度薄、面积小,沟道不发育,储层物性较差.在中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内形成向上物性变差的层间非均质格局,而在中长期下降期则形成向上物性变好的非均质性格局.在水下扇前缘区,靠近湖心区其剖面上砂体中的沟道成分减小,砂体连通性和连续性及物性变差;而向岸方向则砂体相对较连续,物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5个长期层序、16个中期层序,以地震反射为约束,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川西坳陷长、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以长、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相域为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岩相古地理图。在三维地震区块内,识别数十个与小层单砂体相当的短期旋回层序,以短期旋回为单元,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长、中期层序界面、湖泛面为单元建立地震低频模型,以此为约束进行地震岩性反演,以区域岩相古地理背景为约束,编制短期旋回小层砂体厚度图和沉积微相图,详细讨论了典型小层砂体的纵横向分布与基准面旋回变化的关系,预测有利砂岩储层的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8.
ӡ��N����ɰ��Ԥ���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尼N气田下第三系LTAF地层是河流—三角洲—浅海沉积体系,分支流河道微相是区内最主要的储集相带。文章采用测井—地震结合进行高分辨率等时对比、岩心观察,建立了沉积层序和微相构成及利用地震反演进行高分辨率井间储层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描述方法,对分支河道砂体的分布有了重要认识。研究表明,区内主要目的层可以划分为2个超中期旋回、4个中期旋回、8个短期旋回等多级次基准面旋回,分流河道及其伴生微相在成因上制约了储层的空间分布。高分辨率的密度反演结果定量地预测了分流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主要呈长条状或宽带状,在不同基准面时期展布规律不同,总体显示出沉积的复杂性。三角洲平原上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A/S)是控制分流河道砂体叠加、迁移的关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开发地震与油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河道砂体的定量预测,是表征河道砂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成果已运用到海外油气田的生产实际中,对油气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程度低、砂体与油气分布具有较强隐蔽性的特点,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预测该区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和地震标定结果,以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为界,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有3种构成样式,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席状砂3种沉积微相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及关键界面对测井曲线的标定结果,建立了侏罗系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测井解释模型,将其划分为1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受基准面和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动态变化的控制,有利储集相带主要分布于中期基准面上升期,基准面下降期的砂体横向连通性好,不易形成岩性油藏.钻井证实SQ3层序的中下部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发育段.  相似文献   

10.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体分布预测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划分为4个长期层序、14个中期层序。以地震反射为约束,建立了四川盆地及川西坳陷长、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地层格架。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以长、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下降相域为单元编制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岩相古地理图。在三维地震区内,以短期旋回为单元,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长期和中期层序界面、湖泛面为单元建立地震低频模型,以此为约束条件进行地震岩性反演和编制短期旋回小层砂体厚度图和沉积微相图。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典型小层砂体的纵横向分布与基准面旋回升、降变化和湖进、湖退的关系,预测有利砂岩储层纵、横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生物记录中的地质事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美田 《石油学报》1992,13(2):77-82
本文综述了介形类、沟鞭藻等各门类化石居群的变化特征,认为沙三和沙一段沉积期为东濮凹陷早第三纪生物群繁盛阶段.化石演变呈陆相广布居群与地方居群交替出现的特征,其演变包含孔店组至沙四下亚段、沙四下亚段至沙四上亚段、沙一段至东营组等的渐变,并伴有洪水事件;沙四上亚段至沙三段、沙三段至沙二段、沙二段至沙一段等的突变,伴有水质变咸、变淡及风暴等地质事件.从化石组合序列、沉积相区及沉积物源等论述了沉积间断事件.  相似文献   

12.
�Ĵ���׹��ռ����ķ�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孔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四川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长期高度重视射孔技术的发展,依靠自身优势,积极面向市场,在新型射孔器的研制、射孔工艺技术的开发、优化射孔及效果评价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将产品和技术迅速推向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 超) 深穿透射孔工艺、水平井射孔工艺、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射孔—测试联作、全通径射孔工艺、分层开采中的射孔、高温高压深井( 超深井)油管传输射孔和射孔后丢枪的一次性完井管柱等技术上取得了众多成果;并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积极研制了超正压射孔、油管传输和高能气体压裂复合射孔、定方位射孔、小井眼射孔和与完井封隔器联作的油管输送技术等射孔储备技术,使之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射孔技术基地。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二迭系中的白云岩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荫本 《石油学报》1982,3(1):29-33
四川盆地二迭系是一个气候温暖、潮湿、生物极端繁盛的浅水碳酸岩台地。其中的白云化有三种成因:一是沿缝孔交代的粗大的白云石;二是沿缝合线交代的小菱面体的白云石;三是咸淡水混合成因的粗大的白云石,前两种数量不多,后一种却形成了大规模的云岩体,其控制因素是生物滩或生物礁等古代碳酸岩高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油气勘探已进入成熟阶段。要保证我国石油产量和储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加强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对于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中国自己的地质特点形成适合于中国地质背景的海相油气地质理论;同时要进行勘探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5.
巴什托普石炭系油气藏成藏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巴什托普油气藏为一岩性-构造油气藏,该油气藏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成藏,油气分布完全受古构造控制。受新生代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巴什托普古背斜演变成一向西倾伏的鼻状构造,但灰岩储集层严重的非均质性及不连通性,使得生屑灰岩段的油气并未完全散失,在巴什托普古背斜,即现今群4井以东地区仍有巨大未探明的储量,是一非常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6.
�Ĵ�����ѹ���ữ�����½�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地区压裂酸化已成为有效改善储层渗流条件、提高单井油气产量的必要手段。经过40多年来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科技攻关,四川压裂酸化已逐步形成了工艺技术配套化、入井材料系列化、设计软件系统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的服务特色。文章从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处的施工作业能力出发,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四川地区压裂酸化的一些特色技术,体现了四川地区近年压裂酸化技术的新进展,并对压裂酸化技术下步的发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原生、次生、继承性三类气-液包体中,以原生包体提供的信息最有意义。测压表明红层油藏正处于成岩期形成的高压异常体内,表明油源为红层同时沉积的湖相生油岩。储层孔隙得以保存的原因是孔隙流体的异常高压,阻碍了石英的压溶,以及不渗透层阻断了硅质来源,使石英、长石不能加大。测温表明,当古地温78℃时,即有油气生成,比以往推算的生油门限值低26℃,故西部实际生油量远大于目前算得的数值。异常高压的形成与小型三角洲相河道砂岩体及夹于湖相泥岩中的洪积相砂、砾岩体有关。因此,盆地西部红层油气藏的勘探应以古湖区及其西、南两侧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国内石化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材料控制的内容、目标、组织系统和流程,对材料控制的重点——执行依据和执行计划以及材料工程师的职责进行了阐述.对材料控制中需改进的工作:材料表的问题、材料的发放以及控制手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IN BRIEF     
<正>CNPC mulls oilfield services listing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the country’s biggest oil and gas producer,may use a small-cap company called Daqing Huake Co.as a vehicle to list its oilfield services unit and avoid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according to sources.CNPC,which owns about 55percent of Daqing Huake through two subsidiaries,is also  相似文献   

20.
IN BRIEF     
CNOOC’s Fu Chengyu to join Sinopec as chairman Fu Chengyu was appointed as president of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Sinopec Group) in April after presiding over a fivefold profit increase at smaller State-controlled oil producer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