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水球用于水下砼灌注福建省工程施工技术委员会鲍忠厚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施工中,必须采取隔水措施,以确保第一斗砼灌灌注浆液盛满漏斗,并储备足够数量的砼,以增加砼灌注动能,井保证首次灌注的砼浆液能将导管下端埋入砼内1.0~1.5m。一年多来,笔者在上海各...  相似文献   

2.
水下砼灌注施工过程的系统质量控制鲍忠厚(化工部福建省福州福新基础工程公司福州350005)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施工全过程是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所以,施工中进行严格的工序监控,才有可能保证桩身的设计强度,避免在水下砼灌注...  相似文献   

3.
水下砼灌注施工过程的系统质量控制福建省福州福新基础工程公司鲍忠厚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施工全过程是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形成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关键阶段。所以,施工中进行严格的工序监控,才有可能保证桩身的设计强度,避免在水下边灌注的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4.
应用流体力学、流变学的理论、方法和施工实测数据,建立水下灌注砼时导管埋深、砼在灌注系统的流动阻力与导管内附加砼柱间的数学表达式,以指导水下灌注施工在最优灌注参数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隔水球用于水下砼灌注的局限性江西省路桥工程局基础处汪南屏《探矿工程》1994年第3期刊载的鲍忠厚同志的“隔水球用于水下砼灌注”一文,介绍了作者在上海市基桩工程中应用隔水球进行水下砼灌注的情况,效果较好,并介绍了其使用方法。1使用隔水球的局限性本人根据...  相似文献   

6.
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应用高效型砼减水剂,能有效地减少砼加水量,增强砼强度,满足水下导管灌注砼工艺,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钻孔灌注桩成桩施工过程中,水下砼初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成桩质量的好坏,由此可见水下砼初灌的重要性。目前,水下砼的初灌普遍采用三种方法:剪塞法、提塞法、压胆法。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笔者认为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1剪塞法剪塞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水下砼初灌...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海上水下砼灌注中设备的选用与布置、砼灌注等工艺,并分析对比了翻板阀门水下砼灌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水下砼首次灌注过程的分析,结合水下砼灌注经验,建立了砼最优首次灌注量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计算,说明了该数学模型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及关键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亲自实践,介绍了泥浆护壁桩基础水下砼浇筑施工的桩机对位及护筒埋设、钻进施工、清孔、安放钢筋笼、灌注砼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影响桩体质量如泥浆质量、沉渣厚度、砼质量等关键问题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大口径灌注柱水下浇注砼时,常常会遇到因水下砼制备因素、操作不当或其它意外情况造成砼在导管内阻塞,不能连续浇注,造成断桩事故,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给施工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工期延误、投资增加。针对这一常见事故,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分析了易产生堵管的原因,总结了预防和处理类似事故的方法,非常有效,可供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受损后采用套管法水下砼灌注工艺灌注桩心砼结合后压浆工艺对管桩断裂面注浆加固的工艺方法,并对实际施工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钻孔桩施工中普遍采用吊斗法灌注砼 ,其突出的问题是漏斗容积小 ,吊斗受漏斗所限 ,一般做得也较小 ,其盛料量一般≯ 1 0m3。在灌注过程中 ,吊装一次砼 ,其灌注冲击力相应较小 ,每斗的灌注时间短 ,对孔内砼来说“静”的时间大于“动”的时间 ,将给连续灌注带来一定的困维 ,因此一般灌注总时间长 ,搅拌机效率也低。另外 ,搅拌机分槽搅拌不可避免地出现的砼质量差异也不能在盛料斗内“融合消化” ,使得砼质量稳定性不好 ,这些对水下砼灌注极为不利。解决上述问题 ,最经济并且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吊斗容积加大 ,但吊斗加大后 ,每次吊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施工工艺的方法、质量控制要素和施工中常见的几种桩缺陷情况及其防治措施的分析.达到对工程质量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吴发展 《西部探矿工程》2007,19(6):190-191,19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采用冲击钻机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和灌注混凝土这两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对提高桩的优质率非常重要,尤其水下混凝土灌注乃钻孔灌注桩成败之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基础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需要,桩顶标高往往埋深在地面以下,据已有资料,国内工程建设中钻孔灌注桩桩顶埋深已达三十多米,桩顶标高的控制定位已成为施工过程中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水下砼灌注的介质(水、砼、泥浆)的敏感特性、水下传感器结构、测量参数计算、地面的监视报警控制方法的分析、研究,研制开发了《JTG-1A型砼灌注标高定位仪》,填补了国内测试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张锦雄 《采矿技术》2010,10(6):40-41,68
在灰岩区的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地下水位高并且地下水量很大的情况,这时为确保工程质量,需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灌的方法浇筑砼。但通过施工顺序的控制,可有效地减少水下浇灌孔数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论述了人工挖孔桩水下混凝土的配制、施工设备、灌注方法等,以及灰岩区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如何减少水下浇灌孔数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桩基施工质量,节省灌注砼费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预防孔径扩大和塌孔。着重介绍了有关预防措施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针对性的利用实例对挖孔桩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及一些误解进行释疑,特别对挖孔护壁、水下砼灌注、导管埋深提出见解及一些处理措施,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下砼灌注中砼质量易变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为确保水下砼质量 ,在分析粗集料于砼上返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基础上 ,建立了选择粗骨料的数学模型 ,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