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采用混炼-模压-极化工艺制备了压电陶瓷/碳黑/丁基橡胶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了压电陶瓷和碳黑用量、外力及作用频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电陶瓷体积分数为50%、碳黑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阻尼因子tanδ峰值达到最高,有效阻尼温域最宽;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增强;当外力作用频率f接近或等于橡胶分子运动单元松弛时间的倒数1/τ时,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E″和阻尼因子tanδ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炼-模压-极化工艺制备了压电陶瓷/碳黑/丁基橡胶聚合物基压电阻尼复合材料,研究了压电陶瓷和碳黑用量、外力及作用频率等因素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电陶瓷体积分数为50%、碳黑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阻尼因子tanδ峰值达到最高,有效阻尼温域最宽;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着外力的增加而增强;当外力作用频率f接近或等于橡胶分子运动单元松弛时间的倒数1/τ时,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E"和阻尼因子tanδ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制备氯化丁基橡胶(CIIR)硫化胶,研究树脂、填料和纤维对CIIR硫化胶阻尼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阻尼机理.运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及拉伸试验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石油树脂与酚醛树脂用量的增大,CIIR硫化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向高温区域移动,但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与树脂种类有关,添加石油树脂tanδmax可达到1.2以上;炭黑改善硫化胶力学性能,粒径较大的炭黑有利于阻尼性能;纤维的尺寸对材料阻尼和力学性能影响明显,其添加量在5~10份为宜.  相似文献   

4.
以新型稻壳源白炭黑与市面常见白炭黑作为天然橡胶填充剂进行对比,在相同配方条件下,研究不同白炭黑对胶料硫化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源白炭黑k-600含有微量有机成分,粒径小,比表面积大,为无定型结构,微观形貌呈球形,易分散且来源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物理机械性能;损耗因子(tanδ)较小,胎面胶具有较低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天然橡胶(NR)和溴化丁基橡胶(BIIR)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力学性能及采用受阻酚类填充材料对共混胶性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共混胶损耗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R中并用BIIR,随着BIIR用量的增加,NR/BIIR共混胶力学性能有所降低,NR/BIIR共混胶损耗因子tanδ增加,添加受阻酚类材料的共混胶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损耗和较好的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6.
改性硅橡胶宽温域阻尼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基于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的宽温域阻尼材料,本文以MVQ作为基体,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VQ/萜烯树脂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其阻尼性能与松弛特性及橡胶基体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动态力学分析表明,共混材料两个转变峰之间的阻尼因子(tanδ)明显提高。通过核磁交联密度仪分析,发现加入萜烯树脂使该材料自由链段含量增加,MVQ的交联密度降低,导致链段运动的松弛时间增加,这是提高该材料阻尼性能的主要原因。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60~200°C的温度范围内tanδ0.25。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阻尼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还制备了MVQ/萜烯树脂/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三元共混型复合材料,当MVQ/AEM为60/40时,有效阻尼(tanδ0.3)温域达到192℃(-7~185℃),达到了宽温域高阻尼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红外光谱、热失重与气质联用(TG-GC-MS)、核磁共振及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丙烯酸酯橡胶AR71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炭黑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R71的主单体为丙烯酸乙酯,硫化点单体为氯乙基乙烯基醚。AR71填充30份炭黑N330,无Payne效应,但50份以后Payne效应明显,随炭黑用量增加,tanδ峰值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在高弹态tanδ值升高,适合用作阻尼材料;硫化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随炭黑用量增加逐渐增加,但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三乙烯四胺为固化剂,将柔性环氧树脂FE1与刚性环氧树脂CYD127共混,制备出FE1/CYD127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材料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有所提高,在FE1质量分数为30%时,其损耗因子tanδ最大值为0.89,tanδ大于0.3的温度范围为37℃。通过不同频率下环氧树脂的lg(f)-(1/T)曲线的斜率,求得FE1和CYD127的ΔE分别为203.5 kJ/mol和403.6 kJ/mol。  相似文献   

9.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THEIC)为固化剂,用异氰脲酸酯(IS)环合成改性聚氨酯弹性体(PUE)。通过改变PUE链段中IS环的含量,考察其对PUE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IS环后,PUE的耐热性能有提高;IS改性的PUE的内耗峰比未改性的窄,峰位由10℃移到-10℃,且内耗峰值增大(tanδ由0.28增大到0.46),玻璃化温度降低,而阻尼性能得到提高;引入IS环的PUE的硬度和其它力学性能比未改性的PUE有所降低;随着固化剂中THEIC用量的增加,PUE的溶胀率增大,即IS改性PUE的耐溶剂性变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态力学热分析方法,研究了载荷应力和振动频率对铌镁锆钛酸铅(PMN)/导电炭黑(CB)/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动态应力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峰值tan δmax增大,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而阻尼温域△T逐渐增加.当应力大于2 000 mN时,tan δmax、Tg变化的幅度较小,但△T有较大的增幅.动态应力对复合材料的模量有较大的影响,在T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复合胶黏剂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研究了聚合物胶膜的热稳定性.接触角的测定表征了聚合物膜的表面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加快.随着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粒径减小,乳液更加稳定.硅改性后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An inexpensive fly ash (FA), which is from a waste product, was employed to prepare fly ash/epoxy composi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haracterize the contributions of matrix viscoelasticity, hollow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porosity), and filler/matrix interface friction to the high vibration damping capacity of such composites. The damping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40 to 150°C an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10 to 800 Hz by using a tension-compression mod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eak value of damping loss factor (tanδ) for the fly ash/epoxy composites can reach 0.70-0.90 in test specification, and the attenuation of damping loss factor is inconspicuous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In addi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fly ash as well as its distribution in the matrix, which will help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ly ash on the damping properties of the fly ash/epoxy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型号的白炭黑补强缩合型双组分RTV-2硅橡胶密封垫片,研究了白炭黑种类及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用量对密封胶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热空老化性能及耐ASTM3#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疏水性白炭黑较添加亲水性白炭黑的胶料的流变性能更好,且硫化速度比较稳定、缓和;添加疏水性气相法白炭黑的胶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热空老化性能均优于其他类型白炭黑,且随用量的增多力学性能改善,耐油性能提升,但耐热性能有所下降;亲水性白炭黑的耐ASTM3#油性能优于疏水性白炭黑  相似文献   

14.
以无定形活性水合硅酸钙、炭黑、白炭黑为填料,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其改性,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并考察了改性剂种类、改性剂添加量、硅酸钙添加量、硅酸钙与炭黑、白炭黑的配合比例对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炭黑、白炭黑传统填料相比,硅酸钙粉体具有降低胶料扭矩、缩短硫化时间的作用;填充硅酸钙后,天然橡胶的拉伸及撕裂强度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在填充50份4%S基改性的硅酸钙后,复合材料的100%、300%定伸强度与50份炭黑填充时相当;硅酸钙与白炭黑配合填充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在比例为1∶3、1∶1时各自达到最大值11.31 MPa、23.93 N/mm,优于白炭黑单独填充.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硅酸四乙酯为二氧化硅前驱体,纳米二氧化硅前驱体反相微乳液与溶聚丁苯橡胶原胶溶液共混原位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硅,使二氧化硅微粒均匀分散在溶聚丁苯橡胶原胶液中,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级分散的溶聚丁苯橡胶溶液,最后经过汽提干燥工艺,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级分散的丁苯橡胶/纳米二氧化硅绿色轮胎母炼胶.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发现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40.4nm.同时,制备出的二氧化硅被丁苯橡胶很好地包裹在内,均匀地分散在丁苯橡胶内.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橡塑比、过氧化物复合硫化体系及KH-570硅烷偶联剂对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含量的增加,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增加,但压缩永久变形增加,断裂伸长率却减小。过氧化物复合硫化体系中,当DCP为1.5份时,动态硫化EPDM/PP/SiO2共混物的综合物理力学性能较好。加入KH-570改性的白炭黑,对EPDM/PP/SiO2共混物起到补强的作用;且提高共混物的交联密度,降低压缩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硅酸四乙酯为二氧化硅前驱体,纳米二氧化硅前驱体反相微乳液与溶聚丁苯橡胶原胶溶液共混原位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硅,使二氧化硅微粒均匀分散在溶聚丁苯橡胶原胶液中,形成二氧化硅纳米级分散的溶聚丁苯橡胶溶液,最后经过汽提干燥工艺,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级分散的丁苯橡胶/纳米二氧化硅绿色轮胎母炼胶。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分析,发现制备出的二氧化硅的平均粒径为40.4nm。同时,制备出的二氧化硅被丁苯橡胶很好地包裹在内,均匀地分散在丁苯橡胶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镀锡钢表面构建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TiO2薄膜.运用SEM,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紫外加速老化实验等方法,考察用不同量的KH-570对TiO2薄膜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结果表明,当KH-570与Ti(OBu)4的体积比为1:1时,得到的改性TiO2薄膜表面更致密,具有最佳的防护特性和抗紫外老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以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为共聚单体,丙烯酰胺(AM)为交联单体,环氧单体(GMA)为功能单体,硅烷偶联剂(KH-570)为偶联剂,制备了水性耐盐雾改性苯丙乳液,考察了AM、GMA、KH-570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用量为1.0%,GMA、KH-570用量均为3.0%,涂膜交联度98.2%、吸水率7.8%、附着力1级、耐盐雾时间600h.  相似文献   

20.
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热变形温度测定仪考察硅烷偶联剂对EPDM/PP/SiO2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改性的白炭黑,熔体流动速率和热变形温度提高且起到补强的作用;在相同用量下,偶联剂Si-69比偶联剂KH-570对EPDM/PP/SiO2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偶联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