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贺霞  杨茜茜 《中国皮革》2012,(12):33-34,37
每年1月底,海关总署都要发布上一年度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今年记者在拿到这份《2011年制鞋行业主要商品进出口数据》时,清楚地看出:2011年1~12月,中国出口鞋类数量为474986.5万千克(双),金额为4172288.8万美元,平均单价为8.78美元/千克(双),同比2010年,数量增加0.59%,金额增加17.10%,平均单价上升16.41%。2011年1~12月,中国进口鞋类数量为4796.9万千克(双),金额为155418.9万美元,平均单价为32.40美元/千克(双),同比2010年,数量增加7.68%,金额增加39.00%,平均单价上升29.08%。制鞋行业进口数量较2010年有明显上升,出口数量明显放缓,表明制鞋行业在国内"稳定出口、扩大进口"政策的引导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不过,进出口金额同时飙升,进口金额增速达到出口金额增速的二倍之多,进出口鞋类的平均单价悬殊明显,出口的鞋类平均价格较低,部分产品的出口单价不足进口的10%。在当前汇率变化较大、国际消费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鞋企的利润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制鞋工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海关统计,1994至1998年,我国鞋类出口分别为57亿美元、62.8亿美元、71亿美元、85亿美元和84亿美元。2000年度,鞋类出口已达89.5亿美元。从产量上看,在1997年,全国鞋类产量已经达到62.9亿双,相当于每年可为全世界每人生产一双鞋。我国制鞋业经历了近十多年的发展,至1996年,已成为世界上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加入WTO将给我国制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专家认为中国加入WTO,对鞋类行业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企业可根据生产需要,在质量、价格平等的基础上选购国内…  相似文献   

3.
鞋类产品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传统商品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鞋类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鞋类产品60.39亿双,出口额达152.03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27%和17.35%。然而,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出口的鞋类多为中低档产品,出口单价较低,平均单价仅为2.52美元。2005年1~3月份,我国出口鞋类产品16.6亿双,出口额40.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23.1%,每双平均单价约2.44美元。由于天然橡胶、塑料等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鞋类生产成本普遍升高5%以上。虽然成本上升了,但国内一些企业的价格战并未因此而降温,部分产品出口单价仍在下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输欧鞋类的单价出现明显下滑现象。以橡胶塑料鞋靴为例,与  相似文献   

4.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中国出口茶叶只有25.23万吨,出口平均单价每公斤只有131美元,1公斤茶叶也就卖到10元人民币左右,而被称为世界第一品牌的英国联合利华的“立顿”茶,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品牌超过了我国茶叶的出口总值。由于缺少叫得响的国际知名茶品牌,导致我国茶叶市场出现了生产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二,产品出口第三,创汇排在第四的一个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鞋企与世界名牌鞋企制鞋水平差距不大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局在《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轻工(皮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文中指出,2003年中国鞋类产量近60亿双,占世界鞋类产量的51%。其中皮鞋产量达26亿双,出口约10.4亿双,出口值约53亿美元,出口遍布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与地区。同时发改委的报告也指出,在出口逐年递增的同时,由于企业间竞相压价,平均单价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中国只是鞋类生产大国,却不是鞋类生产强国。被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真皮鞋王”的企业,其制鞋水平与国外相差不大,但为什么我们的鞋价与档次上不去呢?答…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年产量超过600万t,不仅总产量雄居世界首位,而且相当于第二到第四的三个国家的总和.与产量不相称的是,我国鲜食葡萄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却只占极低的比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鲜食葡萄出口量为6.37万t,较刚加入WTO的2002年5953 t的出口量增加了10倍有余,而我国同期的鲜食葡萄进口量则在6.8万t到9.0万t之间波动,尽管看起来我国的鲜食葡萄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进一步比较进出口单价则可以发现,2008年我国进口鲜食葡萄的平均单价为1865美元/t,而出口鲜食葡萄的平均单价仅为756美元/t.  相似文献   

7.
王克林 《西部皮革》2003,25(11):2003
日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在一次鞋业论坛上说:2002年以来,我国的皮面皮鞋出口量增长飞快,但是在单价上,却从平均每双的5.03美元下降到了4.93美元。这说明了,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当务之急。除了鞋类产品出口价格一日不如一日外,国际贸易壁垒也逼着企业不得不在竞争力上下功夫。 制鞋行业国际竞争力欠缺,一直是我国鞋类产品纵横大市场的瓶颈。以温州为例,2002年,温州市鞋类产品出口值达6.7亿美元,虽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4.5%.但在出口市场上,温州鞋业跟人家比拼后劲,似乎还显得底气不足。作为中国鞋都的温州,国际竞争力尚  相似文献   

8.
<正>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制鞋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创新为驱动,人才为支撑,将质量提升、品牌培育、绿色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时尚创意、市场拓展等作为制鞋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提高制鞋行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我国制鞋行业的地位及今年经济运行情况我国制鞋行业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生产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2014年我国鞋产量145亿双,占世界总产值的50%以上;出口538.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0%以上;国内  相似文献   

9.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中欧生物力学实验室"项目总监王占最近说:"中国再不能走生产密集型老路,应当利用科技含量来增加鞋类产品的附加值。"他认为,我国现在虽然是鞋类第一出口大国,但我国的鞋类单价是世界最低的,世界鞋类高端市场仍然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占领着。目前我国鞋企的自主核心技术欠缺是显而易见的,研发能力也难尽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皮革、鞋类加工中心和销售中心,原皮资源、加工能力、鞋类产量及其消费总量均居世界第一。制革、制鞋加工机械以及原辅材料进口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的皮革商品和鞋类出口总额同样位居世界第一。据海关数据统计,200年出口总额达232亿美元,居我国轻工出口产品的首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鞋类已占其进口鞋类总量的75%左右,达到美国鞋类消费总量的50%以上。我国鞋类出口量已超出50亿双,占世界鞋类贸易额的60%以上,产品行销6大洲204个国家(地区)。说明中国的皮革和制鞋工业已经成为向全球供应商品的出口创汇产业。应该…  相似文献   

11.
《江苏纺织》2007,(8B):17-17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出口棉制印花床单出口总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3.18%,出口平均单价约为2.53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导致单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有9个省市(自治区)棉制印花床单未有出口。  相似文献   

12.
《江苏纺织》2006,(10B):10-10
2006年1-6月,我国其他寝具(含被子、靠垫、座垫及枕头)出口美国:数量11.01万吨,同比增长38.18%,出口金额5.67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37.14%,出口平均单价5.15美元/公斤,单价同比下降0.77%。  相似文献   

13.
国际制鞋产业转移:东南亚的崛起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制鞋产业加速由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随着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制鞋业强势崛起,我国制鞋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东南亚制鞋业的优劣势,提出中国制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迅速调整国内外生产基地布局,加强与东南亚鞋业领域的全面合作,扩大对东南亚制鞋产业链的配套出口,同时加快国内制鞋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对国际制鞋产业的掌控力,抢占国际鞋业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童车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信息。2006年1~9月,我国童车出口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3%,平均出口单价2.19美元,同比上涨1.34%。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信息,以小口径统计,今年上半年填充玩具占我国玩具总出口金额的25%,出口数量下降约8%,金额下降0.05%,主要市场出口平均单价普遍上升。美国仍然是最大的填充玩具市场,我国向美国出口金额约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26%,占我国出口填充市场总金额的43%,平均单价比去年同期上升约12.46%。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1~2月全国纱线进出口数量99万吨,同比下降5.5%;进出口额为25.4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金额15.5亿美元,下降15.4%;出口平均单价2.45美元/kg,同比下降17.7%。进口金额10亿美元,同比下降23.8%;进口平均单价2.77美元/kg,同比下降7.7%。一、2月当月羊毛动物毛纱线出口额有所上升,丝线、棉纱线和化纤纱线出口金额有所下降。羊毛动物毛纱线出口额有所上升,达到0.7亿美元,同比下降7.7%。其中丝线出口下降最为明显,出  相似文献   

17.
曲琨玲 《棉纺织技术》1999,27(9):546-548
1 我国服装与面料的现状我国是纺织大国,服装出口量自1978年以来增长了近580倍,居世界第一。1997年我国服装出口总值达318亿美元,占纺织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但我国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价值只有3.8美元件。同年我国进口服装价值11.2亿美元,平均13.9美元件。我国服装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时隔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国,服装产业竞争力系数始终保持在93%以上。中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服装出口第一大国,国际依存度高达50%。中国的服装生产和出口从1994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据海关最新统计,2002年我国服装及附件出口总额为413亿美元,2003年1-10月,我国出口服装及附件总额高达425亿美元,同比增长25.1%,2003年出口迈上500亿美元台  相似文献   

19.
行业动态     
08 海关总署:2009年我国眼镜行业出口下降明显 据海关统计.2009年1~12月.我国眼镜产品(海关税号:9001、9003.9004)出口数量和金额明显下降.其中出口数量为261739.56万副.同比下降11.15%:出口金额为51295.91万美元.同比下降1628%;平均单价为1.26美元/副.同比下降5.78%。  相似文献   

20.
锡环 《江苏丝绸》2004,(4):50-50
去年我国真丝绸出口折丝量达到7.1万t,比2002年增长10.2%。据海关统计,2003年出口真丝产品25.4亿美元,同比增长8.82%。其中丝类产品28240t,出口金额4.19亿美元,出口量增加6.52%,金额减少2%,平均单价下降8%;绸缎出口1.95亿m,同比增长27.6%,出口金额4.1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平均单价2.11美元/m,下降7.5%;丝绸服装和制品出口17.1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