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将自动复叠制冷与两级压缩、复叠制冷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优点,介绍了自动复叠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重点讲述了自动复叠制冷的几种循环方式,分析了这几种制冷循环流程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希望对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吸收-压缩复叠制冷循环,该循环由内燃机余热驱动的高温级复合吸收-压缩制冷循环与动力驱动的低温级CO2亚临界压缩制冷循环复叠构成。对不同制冷工质对在此循环中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关键参数对复叠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循环的理论性能优于两级复叠制冷循环;在冷凝温度为40 ℃、蒸发温度为-35 ℃条件下,R124-DMAC/R744性能优异,COP可达2.864,是较为理想的工质对,且年总成本较低为15 150.14 美元。  相似文献   

3.
一个改进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自行复叠制冷循环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能源、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针对一个改进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建立了该制冷循环的实验台,进行了不同配比的二元混合工质和三元混合工质的自行复叠制冷循环性能实验,得出了改进自行复叠制冷循环的降温特性图以及性能系数COP和制冷量与制冷温度的关系。最后比较了二元自行复叠系统与三元自行复叠系统稳态运行参数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自动复叠制冷可以比两级压缩在-60℃左右制冷时节能30—50%。作者创新了自动复叠制冷技术的理论,制作了小型试验机组试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又制作应用型试验样机试验,取得成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可在食品、石油、化工等企业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自行复叠制冷方式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琳  程有凯 《制冷》2004,23(4):25-28
本文回顾了自行复叠制冷方式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它的原理和特点,并将其与单级压缩,双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作了比较.同时讲述了自行复叠制冷方式的研究概况,简略指出了这些制冷流程中的一些缺点,最后提出了自行复叠制冷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复叠制冷因制冷温区较宽,在普冷、深冷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介绍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原理的基础上,与单级压缩、两级压缩及复叠式制冷技术进行比较,指出了自复叠制冷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主要从自复叠制冷技术流程及混合制冷剂选择和配比两方面,对当前自复叠制冷技术的研究概况进行分析,并指出该技术在系统流程设计和混合工质的选择和配比方面未来的发展动向,为该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新型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用冷凝分离器代替传统循环的冷凝器和相分离器,在冷凝分离器中同时完成了高沸点工质的冷凝及高沸点工质与低沸点工质的分离。对采用这种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方式的R22/R23、R290/R170、R134a/R23、R134a/R170四种工质对进行了循环特性研究。在自行搭建的水冷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台上进行了R22/R23、R134a/R23两种工质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R22/R23自复叠制冷系统的COP要高于R134a/R23自复叠制冷系统;和传统的自复叠系统相比,采用冷凝分离器的水冷自复叠制冷循环COP明显提高,提升率达到60%~100%。  相似文献   

8.
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自复叠制冷循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自复叠循环选取混合工质的几点要求,分析目前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循环中各部件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以促进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自动复叠蒸发冷凝器参数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动复叠制冷循环中蒸发冷凝器的几种结构形式及工作特点,分析自制的循环及实验数据,得到自动复叠实验系统自身运行规律,并通过改变运行工况,研究蒸发冷凝器的参数变化对自动复叠制冷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个低温级带回热器的CO2-C3H8复叠制冷循环低温预冷系统(213 K),并进行了低温预冷系统的参数选择和优化设计.该系统高温级循环采用CO2、低温级循环采用C3H8作为循环工质.通过对该系统的理论计算,得出了中间温度、复叠温差及低温级蒸发器冷端温差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曲线;通过进一步的优化分析获得了系统最佳中间温度及对应的系统性能系数COP与复叠温差-低温级蒸发器冷端温差以及制冷温度-冷凝温度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11.
对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实验,并对NH3/CO2复叠系统、两级NH3系统以及单级NH3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co2冷凝温度升高时,复叠系统的COP先增大后降低;随着冷凝蒸发器中换热温差的降低、CO2蒸发温度的升高,系统COP逐渐升高。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NH3/CO2复叠系统的COP高于两级NH3、单级NH3系统。结果表明自然工质的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初探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自然复叠制冷系统是一种采用多元混合工质的制冷系统,它使用单台压缩机,通过自然分离、多级复叠的方法,在高沸点组分和低沸点组分之间实现了复叠,在到了制取低温的目的。详细介绍了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的原理,将自然复叠循环与单级压缩、双级压缩、复叠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自然复叠循环的优势。文中给出了自然复叠制冷系统的优化原则,并将用CFC作制冷剂的自然复叠循环的计算结果和两级压缩循环、复叠循环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用非CFC物质作制冷剂的自然复叠制冷系统进行了分析,说明自然复叠制冷系统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复叠制冷系统:理论分析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什么是复叠制冷系统着手,分析复叠制冷系统的流程、仿真计算方法、容积比对COP值的影响,并比较双级压缩系统与复叠制冷系统的优劣。最后,提出几种提高复叠制冷系统COP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性能实验,并对NH3/CO2复叠系统、两级NH3系统以及单级NH3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CO2冷凝温度升高时,复叠系统的COP先增大后降低;随着冷凝蒸发器中换热温差的降低、CO2蒸发温度的升高,系统cOP逐渐升高。在较低的蒸发温度下,NH3/CO2复叠系统的COP高于两级NH3、单级NH3系统。结果表明自然工质的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在低温工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CO2在冷冻冷藏系统中适宜作为低温级制冷剂与其他制冷剂组成复叠式制冷循环。建立采用螺杆式压缩机组的NH3/CO2复叠式制冷实验系统,对低温级的CO2螺杆式压缩机组进行性能测试,并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给出机组制冷量、轴功率、容积效率和绝热效率等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关系。在相同工况下CO2制冷机组的制冷量约是同型号氨机组的7.5~10.5倍,且在蒸发温度越低时差值越大。对NH3/CO2复叠式制冷机组和NH3单机双级压缩制冷机组的性能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在蒸发温度低于-40℃时性能系数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两级复叠制冷系统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级复叠制冷系统低温级设计中诸如制冷剂和润滑油的选择、润滑油分离、低温换热器和载冷剂的性能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结合试验结果,指出R23替代R13时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运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稳态仿真数学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对系统COP值和质量流量比的影响;最优冷凝温度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COP值的影响,以及不同冷凝蒸发传热温差下系统COP值的变化关系,比较了某工况下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正确性,对进一步深入研究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R290/C0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实验,对低温循环用CO2作为制冷工质,高温循环分别用R22和R290为制冷工质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冷凝温度的降低,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最佳质量流量比增大,COP增加。随着高温循环压缩机入口温度的升高,R290压缩机的功耗略高于R22压缩机的功耗,R290循环的COPh要高于R22循环的COPh。结果表明自然工质R290/CO2复叠式制冷系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就NH3/CO2复叠式制冷在实际制冷循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其流程做一简要论述,从而为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