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顾臻宜 《世界电信》1996,9(6):19-21
本文回顾了公用无绳电话系统从模拟到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和比较了CT2、DECT、PHS和PACS等几各数字无绳电话技术,进而提出了我国发展无绳电话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这里介绍了用ADSP—21060芯片作为CPU来构建多处理器DSP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松下开发新型数字无绳电话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成功地开发出了和PHS相适应的小规模办公家用数字系统无绳电话P-2000。该公司于1994和1995年已分别推出了D一500O和P一3000。而P一2000从小容量到大容量都可覆盖。而且它不仅兼备了数字无绳...  相似文献   

4.
PACS与PHS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ECT,PHS,PACS3种无绳电话系统,目前已成世界上的地区标准。由于PAPCS和PHS两系统在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本文对这两系统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
声表面波器件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声表面波器件SAWD在通信技术领域中应用极为广泛,本文着重介绍部分国家使用SAWD产品的型号、技术性能及在移动电话、无绳电话、BP机、光纤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技求优势PACS(PersonalAccessCornmunicationSystem,个人接入通信系统)是由贝尔通讯研究室(Bellcore)基于美国WACS和日本PHS技术开发的数字微蜂窝个人移动通信系统。1996年PACS成为美国ANSI和ITU标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也将PACS作为一种PCS系统加以推荐。与已成为地区标准的数字无绳电话系统DECT、PHS相比,PACS系统具有投资省、话音、数据质量好、服务功能全、系统容量大等特点。PACS充分利用了最新的DSP、计算机技术和信道编码…  相似文献   

7.
汤建强 《移动通信》1995,19(3):33-37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SS-CDMA系统中的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技术,得出了在无绳电话系统中应采用时分双工(TDD)方式的结论。在对正交Gold序列的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TDD方式的SS-CDMA无绳电话系统的正向链路信道和反向链路信道的误码性能及容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当前,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市场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电子工业进人数字连接的时代。德州仪器公司(TI)中国区董事兼总经理郭江龙先生本月初在上海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案(DSPS)研讨会上提出,为在下一个世纪保持竞争力,中国的电子和技术公司必须掌握数字信号处理(DSP)的知识。数字信息处理(DSP)的新应用层出不穷,从高速调制解调器,到GSM手机,再到诸如数码照相机等消费电于产品,DSP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电子和PC制造厂商来说,这一市场孕育着极大的商机。作为DSP市场的领导者,德州仪器现占有45…  相似文献   

10.
黎红长 《电信科学》1999,15(7):40-42
本文概述几种SDH和PDH之间的传输技术后,提出PDH/SDH设备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PDH/SDH边界抖动抑制问题提出了具体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