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研制了一种射流驱动(含曝气)生物转盘反应器,以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停留时间、气水比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该装置通过射流喷射器实现曝气、自吸污水以及推动转盘,简化了装置,其强制充氧方式提高了氧传递效率,对生活污水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
孙朝霞  李清雪 《广州化工》2011,39(8):111-113
对UASB与跌水曝气和曝气生物滤池种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并对跌水曝气和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厌氧后处理的可行性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表明,UASB反应器在厌氧出水后加后续的好氧处理装置如跌水曝气和曝气生物滤池,能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COD,与只用UASB反应器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8.4%和44.1%,总平均...  相似文献   

3.
湖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来水主要为某造纸工业中水回用系统超滤及反渗透膜系统外排的浓缩水,膜浓缩水含盐量高,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导致污水的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针对膜浓缩水的特殊性,污水处理工艺针对性地采用臭氧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去除来水中的色度、COD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硝化反硝化滤池用于脱氮,芬顿氧化用于进一步去除COD及TP,活性炭吸附工艺用于最后的出水水质保障.项目建成运行两年以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实现了膜系统浓缩水的达标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4.
湖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来水主要为某造纸工业中水回用系统超滤及反渗透膜系统外排的浓缩水,膜浓缩水含盐量高,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导致污水的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针对膜浓缩水的特殊性,污水处理工艺针对性地采用臭氧氧化-硝化及反硝化滤池-曝气生物滤池-芬顿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去除来水中的色度、COD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硝化反硝化滤池用于脱氮,芬顿氧化用于进一步去除COD及TP,活性炭吸附工艺用于最后的出水水质保障.项目建成运行两年以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实现了膜系统浓缩水的达标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5.
张偌尘 《广州化工》2020,48(10):138-140
曝气池的曝气是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的关键环节,曝气系统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曝气量小、处理效率不高、污泥性状差等问题,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运用新型污泥处理工艺BDP(生物倍增工艺)对浙江某污水处理厂的曝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阐述了改造的工艺施工流程、造价费用及改造后的出水水质、日常维护与管理事项,对类似工程曝气系统的改造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息与简讯     
技术改造破解污水处理难题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稠油联合站针对污水生化处理曝气系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现场试验:发现生化处理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含油污泥和死亡微生物的脱落,堵塞曝气通道,使微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现场调研技术人员对耗氧段曝气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提升原曝气管道30~40cm,采用倒伞形状曝气头。实践证明脱落污泥、死亡微生物或产生的杂物不再堵塞曝气通道,曝气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外排污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跌水曝气生物预处理-超滤组合饮用水净化工艺,是一种微污染水源水净化处理技术。首先构建多级跌水曝气生物预处理装置,然后将待处理的原水一次提升,经逐级跌水充氧和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去除了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将微量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细胞,先由保护性装置多孔陶粒滤池过滤后.再进入超滤膜组件,使水的微量有机物、氨氮、  相似文献   

8.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稠油联合站针对污水生化处理曝气系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现场试验:发现生化处理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含油污泥和死亡微生物的脱落,堵塞曝气通道,使微生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现场调研技术人员对耗氧段曝气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提升原曝气管道30-40cm,采用倒伞形状曝气头。实践证明脱落污泥、死亡微生物或产生的杂物不再堵塞曝气通道,曝气效果得到有效改善,确保外排污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日用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接触氧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日用化工废水.废水中CODCr从进水5000 mg/L降到出水<80 mg/L,BOD5从进水1100 mg/L降到出水<20 mg/L,处理效率>98%,排放水质达到广州市污水排放一级标准(DB 4437-1990).废水处理站的长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高效的厌氧处理和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DSC3200型和Landy-F型表面曝气机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DSC3200型表面曝气机的性能,将该表面曝气机与Landy-F表面曝气机的充氧性能、推流能力和实际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DSC3200型表面曝气机叶轮和Landy-F曝气叶轮的充氧能力分别为2.5~2.7和2.1~2.3kg[O2]/kW.h。通过实际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现场流速测试结果发现,在额定功率下DSC3200的推流能力小于Landy-F的推流能力。二者在氧化沟内的的平均流速分别为0.23和0.26m/s。通过污水处理厂的硝化效果发现DSC3200型倒伞表面曝气机的充氧能力大于Landy-F型倒伞表面曝气机。  相似文献   

11.
卷式纳滤膜的气液两相流清洗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枢  郭竹洁  孟涛  张兆利 《化工学报》2011,62(6):1587-1592
引言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食品、医药、石油、环境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中卷式纳滤膜因装填密度大、膜元件更换方便、适用面广等优点,在各行业已大规模进人工业应用,但膜污染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但清洗时间长,清洗用水和清洗剂消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清洗废水,且难以保证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低氧条件下生物反硝化过程中N2O的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BR反应器,控制曝气量为0.3 L·min-1,通过改变N2∶O2比例,调节反硝化过程中DO浓度,以连续投加乙醇作为反硝化碳源,考察了低氧条件下NO-3N反硝化过程及N2O的产量。结果表明,DO对反硝化菌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O由0增至0.7 mg·L-1,NO-3N还原速率由18.12 mg N·(g MLSS)-1·h-1降至11.37 mg N·( gMLSS)-1·h-1,系统N2O产量由0.23 mg·L-1增至1.74 mg·L-1。其原因为:(1)较高的NO-2N浓度导致系统反硝化速率降低,N2O积累并释放;(2)DO对N2O还原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缺氧-好氧生物脱氮过程中缺氧反应器内部DO含量,是减少生物脱氮过程中N2O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低浓度瓦斯气体的高转化率,满足实际工程低温排气的要求,设计制作一套新型流向变换蓄热催化燃烧反应器,并利用模拟气体进行催化燃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量为70 L·min-1、燃烧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和甲烷体积分数为0.2%时,甲烷催化燃烧转化率超过80%,出口气体温度低于60 ℃。该系统能满足工程低温排气要求。  相似文献   

14.
龙晋明  司云森 《化工机械》1998,25(3):20-24,46
针对发酵法生产衣康酸过程中的腐蚀问题研究了两种不锈钢在衣康酸工况介质(发酵液)中的腐蚀行为,探讨了介质中杂质离子Cl-、Fe3+、SO2-4等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衣康酸介质中Cl-含量增加,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也增大,而其点蚀电位则随Cl-浓度的对数值增加呈线性下降;Fe3+浓度的增大可使不锈钢/发酵液由活化体系转变成活化 钝化体系;SO2-4对不锈钢稍有缓蚀作用;在含杂质的衣康酸介质中,R1双相不锈钢的耐全面腐蚀和耐点蚀性显著优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15.
李峰  王泉 《应用化工》2003,32(4):51-53
研究了以重铬酸钾间接滴定甲基磺酸锡中Sn2+和Sn4+含量的方法。在6mol/L盐酸中用锌粉把Sn4+还原为Sn2+,加入硫酸铁铵快速氧化Sn2+,硫酸铁铵中的Fe3+被还原为Fe2+。用重铬酸钾滴定Fe2+来间接测定Sn2+和Sn4+含量。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65‰,回收率99.98%。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d2+-I--TBAB(四丁基溴化铵)三元缔合物萃取光度法测定钯的方法。该方法以L(+)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干扰离子Cu2+,Fe3+的允许量均为2.5μg/mL,Pd2+浓度为0~4μg/mL,完全符合比耳定律(萃取剂作参比),方法的相关摩尔吸光系数ε为2.09×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S为5.07×10-3μg/cm2。工作曲线的应用范围为1~4μg/mL。  相似文献   

17.
好氧颗粒污泥溶解氧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假定颗粒污泥为球状,通过实验确定动力学参数,建立氧传质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失活颗粒污泥DO变化,得出颗粒污泥氧扩散系数为0.45×10-9 m2·s-1;利用烧杯实验,得出了氧比消耗速率0.10 g O2·(g MLSS)-1·h-1,氧半饱和常数为0.65 mg·L-1。模型求解发现,表面DO越大,DO梯度越大,颗粒污泥表面径向传质能力越强,氧穿透颗粒污泥的距离越远,但是粒径很大时(如半径1.5 mm),虽然表面DO为4.0 mg·L-1,但依然没有穿透颗粒污泥,当r/R为0.49~0.65之间时,DO梯度迅速为0;在颗粒污泥半径很小(<0.5 mm)时,氧完全能穿透整个粒径,同时梯尔模数足够小,内扩散有效因子接近1不变,氧扩散可忽略不计;对于相同的梯尔模数,表面DO高时,内扩散有效因子越大,说明氧扩散的动力越强、受限制的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催化氧化法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对叔丁基甲苯(PTBT)为原料,醋酸钴做催化剂,醋酸为溶剂,研究了常压条件下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PTBA)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确定了PTBT的反应级数(n=1),速率常数(k=4 6×10-3min-1)。在常压条件下反应8h,PTBA的收率达到89%。在加压条件下反应0 5h,收率95%。同时研究了无醋酸溶剂的PTBT氧化反应,收率65 4%。  相似文献   

19.
琥珀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已基磺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平 《应用化工》2003,32(5):39-42
采用不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进行反应的新方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己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n(顺酐)=1.00∶1.20,于140℃下单酯化反应2.0h,得到产率为100.0%的单酯化产物;n(己醇)∶n(顺酐)=5.0∶1.0,于170℃下双酯化反应2.5h,得到产率为95.4%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顺酐)=1.10∶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80℃下磺化反应2.75h。测定了所得产物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表面张力30.5×10-3N/m、临界胶束浓度7.943×10-5mol/L、乳化率3.0min、渗透率3.7s、分散力71.7%、耐硬水性能17min。与磺基琥珀酸双己酯钠盐(DHS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AESS)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DHSS中引入乙氧基,分散力、乳化力和耐硬水性能均得到了改善,并较单酯钠盐AESS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锌离子室温交联聚丙烯酸酯无皂水溶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Zn2+/聚丙烯酸酯无皂水溶胶交联乳液,考察了交联剂用量、交联温度对涂膜交联度、耐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乳液的最佳制备温度为60℃,交联反应室温下即进行完全。涂膜的耐水性能于n(—COO-)∶n(Zn2+)=10∶3时达到最大(水中溶胀度减小了86%),交联反应主要发生在胶乳表面—COO-与Zn2+之间。涂膜力学性能在n(—COO-)∶n(Zn2+)=2∶1时最佳(拉伸强度增加了823%),因为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少量胶乳内部—COO-也参与了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