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人水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佩成 《中国水利》2010,(19):62-64
<正>一、人水关系最为密切,在历史长河中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居于主流"水是生命的源泉"。有了水才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水能滋润作物,为人类提供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政府会计一直承担着自然资源核算的功能,随着近代政府会计聚焦财政收支,逐步由国民经济核算承担自然资源核算的功能。基于SEEA的自然资源核算能够反映资源赋存变动,但无法反映自然资源的权责利关系。会计是国家治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水会计借鉴现代会计理论,在自然资源统计核算资源赋存变动的基础上,反映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能够为水治理提供信息基础,为落实水治理责任和考核提供抓手。现代技术和制度创新为我国水会计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需要建立水会计制度。建议当前以水会计统一水核算相关研究,确定牵头部门,结合水治理举措开展水会计试点。  相似文献   

3.
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与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先秦诸子把治水问题纳入思想研究具有必然性,在对治水重要性、治水科学、治水理念、治水人文价值观等方面论述十分丰富,其正面的、积极的成果可以为当今治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先民们奋其力与水抗争的治水史。从大禹治水“十三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到可以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京杭大运河工程,都标志着我国治水历史的悠久。水利的历史就是先民们为争取生存权的最光辉夺目、可歌可泣的历史。实现人水和谐是从古至今多少代治水人梦寐以求的初始理想。  相似文献   

5.
依山傍水的重庆,巴渝水文化构成了巴渝文化中最厚重的部分,所辖38个行政区县的历史命名有66%与水紧密相关,是长江中上游流域遗存的千年水文化印记。当前重庆各行政区县命名的历史沿革,透视出"水"在各区县历史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彰显了巴渝水文化在重庆因水而生和因水而兴的航运交通、贸易经济、民族融合、宗教信仰等流域文化发展中的历史意义,为重庆发展以"水"为主题的区域经济、民俗文化、和谐城市等提供历史借鉴,有利于推进重庆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焱  金绍兵 《治淮》2006,(6):48
“文化”作为一个世界性话题,越来越受到积极关注。“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已成为“三个代表”这一全党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今年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主题就是“水与文化”。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中国人民在数千年的治水活动中,为我们留下了史籍浩繁的水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洪泽湖大堤拥有漫长的建设与管理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水文化遗产资源。洪泽湖管理处作为江苏省水文化遗产调查试点单位,基于调查成果,分析了该区域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旅游经济、水利功能和生态价值,并提出持续挖掘提炼、编制保护名录、搭建展示平台、传承水文化精神等保护措施,为水利行业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与保护、推进水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利》2013,(24):6-26
<正>又是一年盘点时。跟往年不同的是,这个岁尾,既是一个惯用的时间节点,又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站在新起点回望过去的一年,相信所有水利人都感触良多,在为这一年的艰辛努力感动、为这一年的丰硕成果欣慰的同时,更增添了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的信心和决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经历诸多重大考验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昆山市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貌,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悠久的水文化发展史,水文化是其城市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南全面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昆山市应格外珍视历史文化禀赋,加强现代化背景下水文化发展研究与实践,为建设最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文化名城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水文化是一条河道的印记,在河道的治理中将水文化进行体现是非常必要的。永定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永定河门城湖的治理中,除满足河道防洪、游人休闲、娱乐等功能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将永定河的水文化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主要阐述了水文化在门城湖治理中具体体现形式,可以为相关河道水文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给东江防洪、供水调度提供技术依据,该文采用历史资料统计分析、放水试验、代表河段水力学模型计算等方法,对东江干流及主要支流西枝江的洪水、枯水水流传播时间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了东江洪水、枯水的水流传播规律,揭示了洪水和枯水水流传播之间相关关系,明确了梯级对水流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法制是水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现代性的重要体现,长江流域水法规建设是对流域水文化继承发扬基础上的一种扬弃。加强长江流域水法规建设要坚持历史的、发展的观点,以人水和谐思想为指导,加强流域层面的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好水土资源,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效益,为豫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的水事环境和安全运行保证,促进社会利谐发展,是当前水行政执法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文章结合豫北地区水事纠纷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水行政执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水行政执法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更加规范豫北地区水行政执法行为,维护边界地区水事秩序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树立水行政执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14.
天津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建设水文化之路。这里的水文化工程建筑大体分为五类:第一类为纪念性建筑。引滦入津工程建成后,建起三处纪念性建筑。一处是在天津市区的三岔口建起一座由邓小平题写的“引滦工程纪念碑”。第二处是在引滦入津工程的分水口和大黑汀水库之间的小山上建了一座解放军战士拿着风钻在打山洞的塑像;第三处是在通往隧洞管理处的路上建起烈士纪念碑。第二大类为史记性建筑。在滦水园中建设落成“水利史组雕”。将我国历史上大禹、曹操、西门豹、王安石、林则徐等著名的和对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部分治水人物及相关事迹以石雕、碑刻、书法等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历史与今天水利丰碑交相辉映,永志不忘,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达的历史进程中,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同水的斗争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数奇迹和水利科学成果,谱写了一部治水的英雄篇章,并形成为中国繁荣文化之林中一株独秀的“水文化”,水利史又是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挖掘无锡环城古运河历史文化,提升沿岸滨水空间品质与活力,文章从空间可达性、功能多样性以及场所文化性等方面分析了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交通体系、空间布局和文化体验三个视角提出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从空间联系、功能组织及场所文化多角度分析了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滨水空间优化策略。对无锡环城古运河滨水空间活力提升技术路线的研究,为今后具有历史廊道性质的运河滨水空间优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见证海河流域历史上"十年九灾",人民饱受水患灾害之苦。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年持续治理,流域构建了以河道堤防为基础、大型水库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依托"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二纵六横"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日益显现,河湖长制有效落实,依法治水管水深入推进,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举水属于长江一级支流,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洪水,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为此,在综合考虑长江回水顶托对举水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举水危险流量的研究。采用MIKE11水动力模型,通过构建长江和举水的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模拟了长江和举水不同量级洪水组合下的河道洪水演进过程,确定了在长江各量级洪水回水顶托影响下举水柳子港站的危险流量。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山洪临界雨量预警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世民以水喻政李世民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他“身蹈锋镝,亲冒矢石”,东征西讨,夺取了天下。李世民登基之后,总结治国兴邦经验。以水喻政,可归纳为三: 一是水源论:“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入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李世民阐明了群众与帝王之间是水与源之间关系,皇帝要正人必须正己,只有君清,民风才能清正。二是水舟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文明与水相伴,依水而生。早期的城市往往逐水而建,河流可提供充足的水源,从而延续城市文明,可以说,城市发展离不开河流。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城市中的河流多数已经枯竭,河道治理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开发滨水地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生态价值。滨水地区的开发既能提升城市形象,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闲暇时间的良好去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