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斌  吴警 《安徽化工》2009,35(2):41-43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乳化剂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秋菊 《广东化工》2011,38(2):60-61,67
文章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讨论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可达6万次。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类单体的乳液聚合反应,制备出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主要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有机硅加入方式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成的涂料具有优越的耐水性,其耐洗刷性达4万次。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弹性乳液,研究了有机硅单体、乳化剂用量及配比等因素对乳液的影响,并对涂膜进行了兀'一IR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硅与丙烯酸酯单体能很好地聚合,且制备出的乳液性能优异,可以作为高性能外墙弹性涂料的基体树脂.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的结构,介绍了层级为1和层级为2的烯烃基碳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的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以及烯烃基碳硅氧烷树枝状大分子单体在有机聚合物改性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如:与有机单体溶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共聚物、与丙烯酸酯单体乳液共聚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与长链烷基丙烯酸酯共聚制备化妆品成膜剂、与甘油或木糖醇共改性制备亲水性有机硅交联共聚物等。  相似文献   

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含乙烯基官能团的有机硅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基酯等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进行共聚,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考察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乳液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电解质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乳液胶膜的机械性能和吸水率改进。  相似文献   

7.
苯丙乳液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来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丙烯酸酯类单体同环氧树脂、有机硅、有机氟和聚氨酯等功能性单体的共聚。从改性的材料、方法和机理方面阐述了改性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的游波等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乳液中的有机硅分子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基材表面的羟基脱水交联 ,使粘接力大大提高。研究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及丙烯酸交联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 8%时 ,乳液的综合性能最好 ,其耐水性、抗粘性、附着力、拉伸强度等均得到提高 ;加入丙烯酸单体A ,可起催化剂作用 ,使共聚乳液交联度增加、粘接性提高 ,以苯乙烯代替部分甲基丙烯酸甲酯 ,不会影响乳液稳定性和质量 ,可降低成本。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9.
高稳定性硅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贮存稳定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讨论了软硬单体配比、有机硅单体、反应温度、乳化剂等因素对聚合稳定性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硅丙乳液共聚涂料对石质文物保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程  邱建辉  赵强 《上海涂料》2006,44(11):12-15
采用预聚合半连续滴加法,分别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预乳化液与丙烯酸酯复合单体预乳化液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用作石质文物的封护材料。分析了有机硅单体用量对封护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对石材试样作模拟试验,分析测试了接触角、附着力、透气性和耐老化等性能指标,同时用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对石质文物的封护保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基丙烯酸脲杂环和反应型有机硅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对苯丙乳液进行改性及合成研究;并对实验工艺、乳化剂的配比、引发剂的浓度、不同功能单体对苯丙乳液性能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质量比为2:1时,过硫酸钾含量为单体总量的0.6%时,可以合成性能优良的改性苯丙乳液。  相似文献   

12.
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及涂膜表面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蕊  肖新颜 《化工学报》2009,60(12):3142-3147
在可聚合阴离子乳化剂体系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功能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考察了DFMA和KH-570用量对乳液聚合过程和乳胶膜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并对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进行了估算。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TG)、接触角(CA)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氟硅丙乳液及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氟硅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乳胶膜中氟硅元素呈梯度分布,当氟硅丙乳液中DFMA和KH-570用量分别为16%和5%(质量分数)时,涂膜-空气界面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为110.6°,涂膜的表面能低至15.4 mN·m-1,其疏水性和耐热性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酯单体、乙烯基硅油等为主要原料,合成出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将表面处理过的氮化硼(BN)和助剂等加入到上述乳液中,制成导热绝缘型水性粘接涂层。结果表明:该粘接涂层既有利于电气场合的绝缘导热,又解决了传统粘接涂层的溶剂污染问题;当w(BN)=15%时,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其导热性能[热导率为0.955 W/(m·K)]优于不含BN体系[0.210 W/(m·K)]、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分别为1.57×1013Ω.cm和0.75×1013Ω、拉伸强度为72 MPa、断裂伸长率为380%、水中浸泡120 h后的吸水率仅为10.88%且可在200℃以下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核/壳型含硅苯丙乳液的合成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为核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壳单体,制备出具有核/壳型结构的含硅苯丙乳液。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FT-IR)法和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引发剂和交联剂KH-560用量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0.5%、m(BA)∶m(St)∶m(MMA)=1.5∶0.5∶1.0、w(混合乳化剂)=3.0%和w(KH-560)=16%时,制取的含硅苯丙乳液稳定性好、平均粒径小且分布较窄,适度交联可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15.
王邦清  王锋  胡剑青  涂伟萍 《涂料工业》2012,42(1):24-27,31
用有机硅、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接枝改性环氧树脂,合成了具有自乳化性能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用傅里叶红外、热重分析仪对聚合产物作了结构表征和热分析。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及接枝率对乳液成膜性能的影响;甲基丙烯酸、有机硅及单体总量对乳液稳定性、成膜物耐水性和耐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配方选用引发剂、有机硅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5.5%、2.5%,m(单体总量)∶m(环氧树脂)=1∶2,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的玻璃化温度Tg为30℃,体系酸值为35 mgKOH/g,接枝温度为110℃时,制得的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水性及耐盐水性。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接枝共聚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乙烯基硅油采用接枝共聚法对丙烯酸酯乳液进行改性,合成了性能优良的硅丙乳液。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温度及有机硅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核-壳结构压敏胶聚合物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多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功能性单体、核壳单体结构、乳化剂、引发剂以及聚合温度等因素对压敏胶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震  卿宁 《涂料工业》2012,42(3):32-35,39
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i-D4)为有机硅单体,在乳液体系中开环聚合得到有机硅中间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与丙烯酸单体共聚得到高硅含量的硅丙乳液。研究了体系的pH、加料方式、乳化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发现Vi-D4在pH=3下开环聚合,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4%,且其配比为3∶2,乳化剂的用量为3%,控制丙烯酸有机硅中间体的滴加时间分别为2 h和3 h制得的乳液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9.
黄月文 《粘接》2002,23(5):18-21
简要研究了几种水性聚合物对水泥基建筑粘接材料的压缩、抗折、粘接强度及防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聚合物的种类、分子质量和掺量对水泥混凝土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分子质量大且含有活性反应基团的聚合物乳液硅丙乳液比水溶性试验、纤维素衍生物、聚合多元醇和纯丙、苯丙乳液类对水泥基建筑粘接材料的压缩、抗折和粘接性能有较大贡献,在1:1的水泥沙子比下其28d压缩、抗折、粘接和剪切强度分别可达24.7MPa、6.87MPa,0.64MPa(8字模拉伸强度)、6.5MPa,含有机硅功能基特别是含活性有机硅功能基的水性聚合物对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效果作用显著,24h吸水性比对照样下降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