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梁山隧道水平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长梁山隧道软弱围岩段的施工难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于段对施工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基本掌握了存正台阶、短进尺开挖情况下软弱围岩地段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和变形特性,从而表明对于长梁山隧道的软弱围岩地段采用正台阶、短进尺的施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大跨度隧道软弱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四步法施工的一些经验和施工技术,分析总结三台阶四步法施工在软弱围岩隧道及不均匀围岩的施工重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软弱围岩地段的隧道工程施工可以结合实际使用超前管棚支护技术,实现对软弱围岩的强化和加固,为后续施工打下基础,降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不良事件的概率,提高软弱围岩地区隧道施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效性。论文结合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超前管棚支护在软弱围岩隧道中的具体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隧道洞口地段下穿软弱围岩时,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本文结合金丽温高速公路太平港0号隧道左洞进口软弱围岩段超前大管棚的施工,通过对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秀文 《江西建材》2014,(3):212-213
黄延高速扩能工程洞子梁隧道进口段断面面积大,围岩软弱,为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地表沉降及围岩稳定性,经过方案对比,采用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施工中遵循"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顺利的通过了软弱围岩地段,有效的控制了隧道开挖的各项指标在规范和设计要求范围内,保证了施工安全,对以后的软弱地段隧道开挖特别是黄土隧道开挖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仁新高速坪田隧道为例,针对软弱破碎围岩地段特点,选择了精细爆破技术结合微台阶开挖工法,该施工方法经过实际工程验证,可以有效提高隧道施工效率,并且控制隧道在施工时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收敛,减小了塌方出现的机率,为软岩隧道的顺利开挖提供了保障,满足了当前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掌子面与仰拱后继工序安全步距的要求,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类似隧道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线铁路施工中为提高施工效率常使用扩大断面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成本,因此在不扩大断面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以提高单线隧道的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单线铁路隧道常通过提高隧道机械化配套水平的方式,提高施工的效率,而针对单线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地段的隧道机械化配套实际应用较少。提出了一种软弱围岩隧道两台阶带仰拱开挖快速封闭成环技术,研究了其施工机械配套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了该方法,证明了其能有效提高单线铁路隧道施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介绍处在软弱围岩地段双联拱隧道的施工方法,根据各种不同围岩类别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积累经验,保证安全,提高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
王新洁 《山西建筑》2012,38(13):183-186
针对新茨沟隧道软弱岩质片岩地段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该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施工难点,介绍了控制变形,侵限,水害,围岩扰动等情况的施工措施,并对施工效果作了具体阐述,为今后同类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某隧道软弱偏压地段山体开裂及坍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德成 《四川建筑》2005,25(2):104-106
介绍了尖坡岭隧道进口软弱偏压地段施工采用的技术及山体开裂、错台及坍方冒顶的成因和处理过程,说明线路比选的重要性和软弱围岩地段采用长台阶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靳柒勤  姜浩亮 《山西建筑》2007,33(20):164-165
以沈应线公路隧道工程为例,介绍了浅埋段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地层中洞口超前大管棚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总结了超前预支护技术在通过软弱围岩时的作用,以完善和推广管棚预注浆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2.
铁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具有隐蔽性、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性、地层条件不可预见性、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等显著特点,加大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以新建贵广铁路客运专线软弱地质围岩隧道为工程实例,重点论述了铁路大断面软弱地质围岩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特点及预控措施,通过对软弱地质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潜在风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津洞隧道洞口偏压段软弱围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鹏 《山西建筑》2009,35(22):336-338
结合津洞隧道施工实例,介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口偏压段软弱围岩的施工技术及要点,指出隧道洞口段施工要依据监控量测资料对施工措施进行优化,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英杰 《山西建筑》2010,36(2):329-330
介绍了武汉—安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十堰四号隧道浅埋段软弱围岩中的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指出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施工顺利通过浅埋段软弱围岩段,同时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赵金华 《山西建筑》2012,(35):208-210
就武广客专大断面软弱或破碎围岩隧道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适用于大断面不同地质情况低级别围岩隧道的快速开挖和支护技术,指出大断面客专隧道选择开挖方法时应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水平决定。  相似文献   

16.
马海强  温朝斌 《山西建筑》2007,33(22):309-310
结合工程实际,主要介绍了在塌方段围岩长时间不能稳定的条件下处理隧道塌方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提出了塌方处理应注意的事项,达到了安全、快速处理软弱破碎围岩塌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新亮 《山西建筑》2014,(17):170-172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应力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并采用超前预报技术、超前预加固等多种施工技术组合,探索出一套应对复杂地质高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措施,同时根据现场围岩监控量测结果,验证了峡口隧道高地应力软岩段变形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对类似工程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埋软岩隧道开挖围岩变形非线性模拟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由于隧道施工过程和开挖顺序的不同都会引起各自不同的应力和应变的非线性历程,最终导致不同的力学效应,特别是软弱围岩隧道,其力学效应表现的更加显著.结合沿海地区软弱围岩浅埋暗挖矩形隧道施工,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分部开挖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研究矩形隧道软弱围岩在开挖过程中大变形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应力应变是非线性不可逆过程,其开挖方案应采用软弱围岩非线形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以确保开挖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9.
徐少争 《山西建筑》2012,(34):215-217
结合象山隧道地质特征,通过对全断面、半断面帷幕注浆的工艺流程、注浆参数选择、注浆材料、注浆效果的分析,提出软弱围岩处理过程中要确保施工安全、降低水害风险、采用动态设计;全断面、半断面帷幕注浆封堵采用信息化跟踪注浆工法和快挖快封技术,对软弱围岩处理具有实践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管棚技术在艺坡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勇 《山西建筑》2009,35(10):330-332
结合海南东环铁路三标段艺坡岭隧道开挖支护工程实例,探讨了长管棚(40m)超前支护注浆施工技术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缺点,支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