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锋  韩志强 《中国能源》2011,33(4):34-36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将进一步增长,但油气消费量将继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增大,应尽量将实行总量控制的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来看,产量和消费量逐年攀升,当前世界油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中东仍是世界油气资源的核心区域。世界油气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非经合组织国家引领石油需求急剧增长,而亚太地区则引领天然气需求迅速增长,全球石油贸易中心东移,天然气供应日趋多元化。全球油气供需格局大变革和地缘政治态势不稳定,使世界油气市场面临诸多潜在风险。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阶段,油气需求持续增长,面临着油气勘探开发程度和资源利用率较低、对外依存度较高和核心技术不足等困境。在全球油气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应在提高新老油气田和非常规油气田勘探开发程度的同时,完善油气田勘探开发制度,增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海外油气开发与合作。在海外合作中,尤其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大油气项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气资源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储量呈现高基值稳定增长态势,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1.5亿t左右,产量稳步上升。预测新区储量增长将持续稳定;全国产量将持续稳定。最新初步评价结果,中国天然气最终探明天然气可采资源量14万亿m3左右。目前我国天然气储量高速增长,产量快速上升,但勘探尚处于早期阶段。预计我国天然气储量还将快速稳步增长。到2020年底我国天然气可采储量将达到5.6万亿m3,探明程度为40%。产量还将快速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2010年达到800亿m3,2020年达到1200亿m3。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油气科技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储量的增长。在油气储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油气发展也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若干中国油气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包括加大勘探力度,发展前陆盆地、大型古隆起、大型地层岩性带、隐蔽油气藏和海域等领域;加快天然气发展,改善能源结构;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非常规资源,鼓励利用替代能源;采取严厉的节能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将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舟丹 《中外能源》2013,(5):21-21
非洲地区油气资源较为丰富,石油资源量415×108t,占世界石油资源量的8.6%;天然气资源量30.8×1012m3,占世界天然气资源量的6.3%。非洲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8.1×108t,约占世界总储量的7.9%,仅次于中东、北美和中南美洲地区,为世界第四大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非洲拥有油气探明储量的国家共23个,其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  相似文献   

5.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能源,石油与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一带一路"主张的提出既为我国油气行业带来了发展契机,同时也对我国油气行业提出了挑战。"一带一路"旨在加强各国之间的互通关系与战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能有效的推动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及组织发展能源战略合作,为我国的油气提供更为丰富的来源,同时也使我国油气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油气行业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握"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战略合作,积极优化自身能源结构,开发新技术,同时兼顾"油气输入"与"油气输出",才能使油气行业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能源100问数字解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有多少?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的、经济的、扣除开采损失的储量。2008年,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1.58t,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6.2%;天然气分别为1852m3和6.7%。按2008年产量,石  相似文献   

7.
王丹辉 《中外能源》2010,15(10):18-23
俄罗斯拥有全球1/3的天然气和12%的石油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六位。石油是俄罗斯的战略资源与经济命脉,由能源产业创造的产值约占俄GDP的50%,其中3/4依靠石油出口。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20年来一直保持着100%的石油储量替代率,天然气新增储量基本与总产量持平。2009年俄罗斯石油产量4.94×108t,天然气产量5560×108m3,高居世界榜首。2009年俄罗斯石油(含凝析气)出口量2.474×108t,比2008年增加了1.8%。近几年中国石油产量年均增长仅1.8%左右,而石油消费增长率则稳定在6%以上,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超过50%。我国目前的境外石油贸易方式对中东石油过度依赖、石油运输通道单一、运输能力不足,石油供给安全及供给多元化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0年以后,中俄石油贸易成倍增长,2009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1530.4×104t。俄罗斯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国巨大的石油消费市场,为中俄石油贸易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合作条件。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的签订、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是大力发展两国石油领域合作的"双赢"之举。我国应加大开拓中俄石油贸易市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俄罗斯石油领域相关法律、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首次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其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7年逼近40%。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快增长,一方面是受需求侧的强力推动,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出台加快了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的步伐,大气污染治理及"煤改气"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天然气消费;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天然气产能不足,需求增长不得不依赖进口。新形势下我国天然气供应风险主要表现为中亚管道气受TAPI天然气管道开建的影响保障程度可能下降,中长期LNG价格的回升将导致天然气利用成本增长。针对于此,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止步不前,重要的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应建立起以管理对外依存度为主线的风险防范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辟多元化进口通道、推进市场化定价、加快储气设施建设以及加大非化石能源发展等举措应对和化解风险,持续巩固天然气主体能源地位。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环境》2010,(2):19-19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东部沿海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近53万hm2.浅海面积近100万hm2。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石油储量50亿t,天然气2300亿m3,地下盐矿储量5900亿t。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指出未来能源进口面临供求矛盾突出、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加剧、资源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提出了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必须从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大力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积极发展多元化油气替代、扩大清洁能源应用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推进节能提效、着力加强用能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未来化石能源仍将是全球主要的一次能源,油气将成为主导能源,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将引领世界能源需求增长。在这一全球能源格局调整新态势下,"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油气资源可与我国能源结构形成很好的互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已经从上游勘探开发,拓展到下游炼油化工、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仓储物流、贸易等上下游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合作。截至2016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的主要油气项目超过80个,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美元。我国从国家层面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而国内完整的油气产业链及雄厚的业务实力也为"一带一路"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油气行业发展诉求强烈,市场潜力及合作空间大,这些都带来了大量的合作机遇。但该地区的投资合作也面临着地缘政治、民情民意、营商环境、安全、市场、人才、金融、资本等多种风险。"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要在国家全方位的支持下,强化投资合作的风险控制能力,形成合作项目的稳定接替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国内产品及设备的出口力度。  相似文献   

12.
王越  潘继平 《中外能源》2013,18(5):22-27
非洲已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近年来我国有超过30%的进口石油来自非洲。非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相对较低,预计整个地区待探明石油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200×108t左右,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潜力。非洲油气主要用于出口,2011年非洲石油产量的62%和天然气产量的46%均用于出口。总体上讲,非洲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投资开发前景,但其宏观投资环境不容乐观,北非、西非等传统油气资源国安全形势堪忧,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石油政策走向不确定以及海盗活动猖獗等都加剧了非洲地区油气投资的风险。建议我国应尽早制定非洲油气资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方向;建立非洲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和油气勘探风险保障机制,以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在传统油气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新兴产油国的合作,也可考虑与加蓬、尼日尔等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进行规模合作。另外,在中非合作中一定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巩固和发展与非洲国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争取更多、更稳定的油气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2012年达到5.03×108t,石油对外依存度从2009年超过国际警戒线达到52%以来持续提高,已逼近60%。影响石油消费的主要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汽车保有量、非石油能源及节能技术等,其中中长期内对我国石油消费影响较大的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汽车保有量及城镇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预测我国2020年、2030年汽柴油消费量合计分别为31593×104t和34718×104t,按照汽柴油消费量合计占石油消费总量的55%计算,2020年、2030年的石油消费量分别为5.7×108t和6.3×108t。届时我国每年至少需要进口石油3.7×108t以上,对外依存度将高达65%。鉴于此,建议应大力发展和鼓励使用节能型(低能耗)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汽车保有量增幅,并高效有序地发展公共交通;同时有序调整炼油厂装置结构,提高优质汽柴油调合组分比例;另外,加快发展替代能源和替代燃料是有效降低石油消费需求增幅,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创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能源发展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兆光 《中国能源》2006,28(2):10-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油气的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加。本文认为,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消费电气化。特别是交通的电气化可以减少对油气的需求,起到以电代油的作用。但我国80%的电能是由燃煤电厂生产的,环境压力很大。对此,本文提出从邻国输入部分电能,既可缓解对油气的压力,又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初步估算,输入6200亿kWh电量可以替代1亿t石油,提高能效2.7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能源工程》2006,(4):5-5
同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一样,法国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而同时又是一个贫油国。法国石油资源十分有限,每年在本国开采的原油尚不足2007万t,但需求量则达1亿t左右,所需石油基本上依赖进口。2004年法国石油消费量为0.94亿t,天然气消费量为482亿m^3。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给法国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法国政府出台了多项减油耗举措以应对高油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油气市场规模巨大,但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油气价格方面几乎没有话语权。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近年来油气产业发展迅猛。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紧抓我国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契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长三角油气更高质量发展,协同建设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总结了国际上已建成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具备的基本要素,对比了长三角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的相对优势,客观分析了在世界范围内与已建成的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相比,还存在的诸多内在制约,最终提出了长三角协同建设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的重点任务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能源价格话语权和油气交易中心国际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莹 《中国能源》2010,32(12):17-20
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石油消费增长快、油价、油源、通道、政治五大风险及石油对外依存度,针对我国油气输送通道的安全隐患,介绍了近几年我国缓释通道安全的石油管道和运油通道的建设情况,介绍了近两年我国能源外交的成果和石油战略储备情况及存在问题。最后阐述了我国油气发展的总体战略及实现的途径,以及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内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预计到 2 0 10年我国石油年需求量将达 3亿 t左右 ,其中需进口1亿 t,对海外石油依赖性增强 ,尤其是对中东的进口已达 6 2 % ,应适当分散进口来源。  相似文献   

19.
《能源工程》2001,(1):34
新疆塔里木盆地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天然气资源已基本落实 ,气源完全有保障。目前在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达 4650亿m3;到 2 0 0 3年底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线贯通时 ,塔里木盆地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将达到 1万亿m3,按最高年供气 30 0亿~ 350亿m3计算 ,可以保证稳定供气 30年。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石油天然气最富集的地区 ,经过两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 ,这个地区原油资源量达1 80亿t,天然气资源达 8 2万亿m3,天然气资源居全国第一 ,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 1 /4。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加大在库车地区的投资力度 ,今年将…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于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渠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针对石油进口安全,总结分析了我国石油进口组合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国和非沿线国家的进口概况,在对资源国的石油出口潜力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析其相关国家的综合风险。研究从风险收益二维视角,构建了"出口潜力—风险暴露"区位选择矩阵,对29个样本国进行区位判断。研究发现,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组合中处于高风险低潜力区位的资源国较为集中,并且该区位内非沿线国家居多,而沿线国家多处于高潜力区位,出于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战略需要,有必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实现石油运输通道多元化,增强与高出口潜力国家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