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丽荣 《冶金设备》2010,(3):41-43,59
厚度精度是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厚度精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带钢使用性能及连续自动冲压后步工序,此外厚度偏差对节约金属影响也很大。AGC系统是热连轧精轧机组自动控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热轧带钢全长厚度精度的主要手段。介绍了莱钢1500mm热轧生产线AGC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欣  高映 《梅山科技》2009,(6):33-36
热轧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厚度控制技术是实现轧制高精度热轧产品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梅钢热轧产线的厚度控制系统,阐述了模型厚度设定程序及控制方法,包括厚度计AGC、前馈AGC、流量AGC、监控AGC的应用,并分析了几种厚度异常原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同时,为了实现炼钢与热轧生产的同步化,要求放宽对轧制计划的制约,因此,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板厚控制技术是极为重要的。目前,通过采用响应性高的自动板厚控制系统(AGC),除带钢前端部分外,板厚精度已得到大幅度改善。但带钢前端部分的厚度精度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近,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通过更新轧制载荷预测模型和应用绝对值AGC,提高了热轧带钢前端部分的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4.
厚度是板带钢的主要尺寸,其精度是考核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唐钢1 580 mm热轧线的带钢厚度尺寸指标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带钢厚度波动严重困扰了生产顺行,对后续加工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结合客户需求,针对1 580 mm热轧生产线厚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带钢厚度波动问题,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层流冷却中带钢温度分布模型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正  王国栋  刘相华  谷力军  解旗 《钢铁》1998,33(8):31-34
在热轧带钢层冷却控制数学模型中,由于忽略带钢内部的热传导而使卷取温度控制不良,本文采用离线二维数模计算带钢沿厚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在线控制中给予补偿,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纪春玲 《昆钢科技》2010,(3):30-33,50
介绍了昆铜板带厂热轧1725mm双机架炉卷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设备组成、数学计算公式以及控制效果。实际应用表明,控制效果良好,带钢厚度偏差控制在±0.15mm内。  相似文献   

7.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中,终轧厚度精度是体现带钢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带钢厚度控制过程涉及多个模型,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等复杂性,是热连轧带钢L2过程控制精度的最终体现。实际生产中,厚度缺陷时有发生,形成缺陷的原因复杂多样,目前主要依赖事后的人工分析,其难度大、效率低。为此,研发了热连轧带钢厚度缺陷的自动溯源模型,针对轧制完成后出现头部厚度缺陷的带钢产品,识别和分析厚度缺陷的形成机理,追溯和确定导致厚度缺陷的主要原因。融合资深数模专家的分析经验,通过深入挖掘带钢厚度控制背后的模型机理、理顺带钢厚度与各轧制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热轧带钢厚度缺陷溯源的分析流程,构建了以辊缝模型设定不准、轧制力模型不准、轧制模型参数设定异常为核心的分析模块。最后,将国内某1 780 mm热连轧机组连续3个月生产的带钢数据用于模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带钢厚度缺陷溯源的准确率达到90.27%,基本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实现了热连轧带钢厚度缺陷的自动溯源,大大提高了厚度缺陷溯源的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解析了热轧带钢侧弯及单边浪板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轧机组进行水平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实际带钢的水平调整值,并与操作者实际水平调整值进行对比,指出该数学模型是合理的,进而为实现热轧带钢的自动水平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叶盛 《武钢技术》2013,(1):22-25
热轧带钢的厚度精度控制是基础自动化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辊缝零调是实现自动厚度控制的基础。精轧机一般采用CVC辊型工作辊,针对其常出现"LC压头"模式零调失败的问题,分析了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改进了CSP的HGC零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的控制策略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阐述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常用的7个控制策略,即前馈控制、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带钢头尾冷却控制、带钢边部冷却控制和对带钢厚度的适应性冷却控制以及对升速轧制的适应性冷却控制的内容及其发展,同时还简单地介绍了这些控制策略在国内某些热轧板厂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