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缆型纺纱技术是在环锭纺纱机前罗拉出口处有一个分割轮将其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分割成若干股纤维束,经过加捻形成新型结构的纱线.比较了8.8 tex和8.3 tex羊毛传统环锭纺纱线与缆型纺纱线的毛羽与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8.8 tex和8.3 tex羊毛缆型纺纱线的毛羽数少于传统环锭纺纱线的毛羽数,并且8.3 tex羊毛所形成纱线的毛羽数高于8.8 tex羊毛纱的毛羽数;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传统纺纱线的耐磨次数,8.3 tex澳毛加工的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8.8 tex澳毛缆型纱线的耐磨次数.  相似文献   

2.
根据缆型纺纱线的成纱机理,从纱线的耐磨性、毛羽、弹性、光泽、断裂强力、条干均匀度等几方面,理论上分析了缆型纺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缆型纺纱技术生产细化羊毛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毛纺科技》2005,(9):31-33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纺纱技术--缆型纺,阐述了其纺纱原理和装置改造,探讨了生产缆型纱的工艺要点.在选择原料及捻度时,缆型纱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的纺纱工艺有所不同.比较了采用缆型纺技术纺出来的纱和传统单纱的质量指标.这种新型纺纱方法可以显著改变环锭纺纱线的结构,不仅使纱线本身具有较少的毛羽,较好的耐磨性能,而且提高了纱线的织造效率,为生产单经单纬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相同纺纱工艺条件、针织工艺条件的缆型纺与环锭纺全毛针织物舒适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对影响织物热湿舒适性的透气性、导水性和透湿性等进行测试对比,探讨了缆型纺全毛针织物舒适性优越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缆型纺全毛针织物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为缆型纺的发展及开发面料新品种提供了有效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缆型纺纱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缆型纺装置,分析了不同沟槽罗拉、相同类型沟槽罗拉对纱线条干、断裂强力、毛羽等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单纱性能优越的原因.研究表明,缆型纺技术特殊的加捻机理改变了纱线的结构,从而大大改善了纱线的物理性能.缆型纺纱线强力高、毛羽较少、耐磨性好,单纱可织造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丝光处理是一个常规的化学过程,可用于提高棉织物的拉伸强度、可染性和光泽度。织物的几何结构和纱线结构对织物性能影响也很大。研究结果显示紧密纺纱线相比传统、环锭纺纱线纤维迁移率和迁移幅值都高。纤维迁移使紧密纺纱线的纺纱三角最小化,且堆积密度更高。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紧密纺纱线在韧性、延伸性和毛羽方面具有更好的纺纱性能。研究比较了相同纤维组成及织物结构条件下,热丝光前后紧密纺纱线和传统环锭纺纱线的织物性能。  相似文献   

7.
LB1538型毛精纺缆型纺细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LB1538型缆型纺细纱机的纺纱机理、牵伸型式、技术特征、性能特点及缆型纺纱与传统纺纱、织造测试对比数据。说明了在同等工艺条件下,缆型纺纱与传统纺纱相比具有减少毛羽、毛粒,减少纺纱断头率,提高纱线条干质量、强力、耐磨性能、抗起球性能等特点,对提高单纱织造支数,织造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缆型纺纱线的捻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缆型纺先分束后汇聚的成纱机制及理论力学原理分3个部分(交汇点、交汇点以上的纤维束和交汇点以下的纱线部分)对缆型纺纱线的捻度进行探讨。分析了纱线各部分捻度产生及分布的情况,得出了缆型纺纱线纤维束部分捻度与纱线捻度及纤维束本身的状态相关,纤维束上的捻度不是一个定值等结论。提出纤维束和纱线捻度之比的规律,探讨了纤维束捻度与纱线性能的相关性,认为只有当缆型纺纱线捻度达到临界捻度时纱线综合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9.
对紧密纺、缆型纺、Sirofil纺等应用于环锭纺纱的新技术作了详细讨论,认为这些新型纺纱方法可以显著改变环锭纺纱线的结构,不仅使纱线外观、物理性能有很大提高与改善,而且为高档织物及服装的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纱,特别是用于加工毛纤维纱线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缆型纺纱线的捻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缆型纺先分束后汇聚的成纱机理及理论力学原理分三个部分(交汇点、交汇点以上的纤维束部分以及交汇点以下的纱线部分)对缆型纺纱线的捻度进行探讨。分析了纺纱时各部分捻度产生及分布的情况,得出缆型纺线中纤维束的捻度与纱线捻度及纤维束本身的状态相关,纤维束的捻度不是一个定值等结论。提出了纤维束和纱线的捻度之比的规律,探讨了纤维束捻度与纱线性能相关性,认为只有当缆型纺纱线捻度达到临界捻度时纱线综合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