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省略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中的省略现象纷繁普遍,而复合句中的省略更是令英语学习者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方面,英语复合句中的省略主要包括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语从句、强调结构中的省略。熟知并掌握这些省略现象,能提高我们对英语省略句实际含义的准确理解,简明扼要地表达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语法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术语.它包含音系学、词法学和语义学.本文仅对德语语法中的几个难点进行分析并找出它们的规律.其中包括复合句特点、反身动词、代副词的运用和几个容易混淆的介词作比较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英语四级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语用法及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和写作五个部分。应试时,应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妥善地安排解题时间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以数据统计为手段 ,为实用英语教学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为目的 ,分析我校 99级学生在前三学期的实用英语测试的情况 ,揭示我校学生在听力理解和语法结构两大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顽强的战斗精神与强大的科技实力,深刻地体现了新军事变革的内在要求,是军队赢得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条件.为准确理解新军事变革中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本文以战争发展史为依据,论述了现代战争中战斗精神的时代特征.通过分析科技和科技人才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提高军事人才科技素质的对筻.  相似文献   

6.
论文标题转行后,如果转行位置选择不当,会产生语气、语意的不连贯,给阅读理解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把这种现象称为标题的语意断裂现在.语意断裂现象有两大基本类型,一是“裂词”类,一是语法结构断裂奥.选择标题转行位王应以避免产生语意断裂现象为原则,本文对此介绍了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分析科技英语中的长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科技人员感到无法完全准确地读懂科技英语。遇到较长的句子就觉得更加困难。简单分析了科技英语的长句,主要从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3个方面加以分析。并给出了一些例句的译。  相似文献   

8.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今,奈达(1964)认为,译者在翻译中的作用是中介作用,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内容,实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动态对等。本文认为,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被动的读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须深入理解原文;在表达译文的过程中,译者又是主动的再创作者,拥有表达方式的主动权,处于主动创作的地位.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统一,是译者的中介作用的体现,力求取得翻译的“动态对等”:即文体对等、语言对等和文化对等。  相似文献   

9.
以数据统计为手段,为实用英语教学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为目的,分析我校99级学生在前三学期的实用英语测试的情况,揭示我校学生在听力理解和语法结构两大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语篇的认知语境与语篇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外语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词义的解释和句子的语法结构的分析上,影响了阅读材料的深层次理解。通过对语篇的本质作了分析,应用语篇的认知语境理论即语篇超结构、宏观结构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语篇阅读的质量的途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将与“V上”相连结的名词性成分分为若干类型,考察这些成分的不同句法位置,从而揭示动趋式“V上”句法与语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虚词"也"在《论语》中共出现519次(依张玲、康风琴合编的《论语》统计而得)。就词类而言,主要分为语气词、助词(具体而言为语气助词)两种;就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而言,主要分为句中、句尾两种;就具体的句子而言,主要用于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各类句子中。"窥一斑而见全身"——仅此一个"也"字就可以让我们领略《论语》高深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3.
被动语态在韩国语里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句型。它和中文的"被字句"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习惯用法。韩国语的被动句往往不出现施事者,有的是任意的省略,有的则必须省略。韩国语初学者要掌握好其中的规律,才能准确运用好被动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精品课程--学生的函电习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语言错误和语用错误比较突出,表现在主谓语不一致、复合句结构含糊不清和典型句型掌握不牢及"中式英语"居多、违背礼貌原则等.因此,笔者建议商务英语函电精品课程教学应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应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和写作技巧培养.  相似文献   

15.
“转移否定”是英语中常见的表达形式. 表面上,否定词"not"似乎否定的是整个句子; 其实不然,在意义上"not"只否定了句子的某一成分. 有时,否定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对此现象作出概况说明,目的在于帮助英语学习者更能地道地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网络体育新闻英语分别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上进行文体分析,发现该类文体用词短小、句式复杂、开门见山等一些文体特征,对外语教学可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俄语独词句是一种特殊的简单句,但又不依赖于简单句的语法形式而相对独立存在,在口语中运用比较广泛.独词句的语用交际功能丰富多样,表示各种情感,可以进行语法描述;某些独词句可以发挥插入句的功能,以及进行某些扩展.  相似文献   

18.
海安方言的“可VP”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绘和分析了存在于海安方言中的“可VP”问句在疑问词、疑问句式、疑问焦点及停顿等方面不同于一般方言的特殊性,并以《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中的例子进行参证。最后,指明这种句式是非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自然语言复合句中的条件句、选择句和并列句,分别对应经典逻辑的蕴涵式、析取式与合取式。基于蕴涵公式确立的经典命题逻辑产生了所谓“蕴涵怪论”问题,而在经典蕴涵公式基础上构造的各种逻辑系统也出现了如“道义悖论”、“逻辑万能”等各种疑难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蕴涵公式不同于自然语言的条件句,确切说,“蕴涵”并不是对条件句的贴切抽象(“析取”和自然语言的选择句也有类似问题)。我们注意到,从当今 DRT 等动态语义学对自然语言条件句分析的独特视角,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郑玄为《诗经》《三礼》所作笺注中的疑问句,反映了东汉末期疑问句的特点。从郑注看,其疑问句中的疑问词出现了双音化现象,疑问标记三重复用现象也有所增多,疑问代词"何"也成为了较高层级的疑问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