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量子物理原理的量子密码术已被证明是保密通信中密钥安全分配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量子密码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实现量子加密的几种方案,并主要研究了基于EPR纠缠对的密钥分配机制,还讨论了量子密码通信的历史发展和指出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2日,国际上首个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由中国科学家在北京测试运行成功。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次实验的成功,为量子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阐述量子密码的产生、量子密码学的基本原理、该领域的实验研究及研究成果,最后指出量子密码通信将是保障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3.
量子密码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密码解决了传统密码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传统密码技术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量子密码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主要的量子密码协议:BB84协议、B92协议和E91协议等,并研究了量子密码通信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量子密码必将会在网络安全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量子技术将在未来深刻影响密码学以及信息安全行业。可以利用上千个量子比特运行量子算法的通用量子计算机将直接威胁信息安全基础算法,导致当前广泛使用的RSA等公钥密码被破解,也会使分组密码算法的密码强度减半。量子通信中量子密钥分发的实施会改变传统保密通信的物理结构。这些重大 应用价值也是发展量子技术的驱动力。结合当前一些关于量子技术的热点新闻,从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两个方面分别综述了量子技术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影响。同时简要介绍了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包括通用型和专用型量子计算机的发展、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实验室环境的进展以及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发展状况等。最后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未来形态做了思考和总结。未来量子技术将会与现有各种技术深度融合,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5.
量子密码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与基于数学理论的经典密码学不同,量子密码学利用物理学原理保护信息.根据量子力学的两条基本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单量子不可复制定理”,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的量子密码具有不可复制性,即使被截取,也会因为截获(测量)过程改变量子状态,使得截获方得到的信息变得毫无意义。因此,量子密码是目前非常安全的密码。本文通过与经典密码的比较,讲述了量子密钥生成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量子密码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其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经济性问题,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量子密钥分发为核心的量子密码体系日趋成熟,量子密码技术因其安全优势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研究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量子密码技术在云计算安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提出了量子云密码体系、分布式量子安全云、基于量子密钥的云安全控制三个应用思路,对构建基于量子密码技术的新型云安全体系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密码学的安全依赖于密钥,密钥的分配是一大难题。尽管公钥密码系统解决了密钥分配问题,但它基本上都基于如大数的分解和离散对数问题等数学难题,一旦计算速度或计算方法有质的飞跃,他们不再安全。而量子密码技术很好的从量子力学原理方面解决了密钥安全传输问题,在加上传统的加密系统,则可构建一个不可破的完全保密系统。本文探讨了量子密码技术的原理、BB84协议、量子密匙传输实验等问题,分析了量子密码通信是目前能够实现绝对安全的通信方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量子密码的安全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过程和量子密码的无条件安全性原理,针对量子密码在实际环境中的安全性,分析了粒子数分裂攻击策略及相应的一些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量子进程     
刘吉 《计算机科学》2007,34(1):203-207
由量子力学原理,酉变换和测量算子可以完成量子计算中的所有操作,但仅用酉变换和测量算子的序列并不能清楚地描述量子世界的并发与通信,因此本文提出了量子进程的概念,讨论量子进程通信的几种可能方式,并基于CCS建立了两个量子进程的一种互模拟关系,用以刻画传送量子进程的并发与通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信息空间的开发、利用和对抗无疑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高点。以往基于传统复杂数学问题的密码技术无法满足信息安全的需求,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量子密码技术研究也取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量子密码概念,量子密码中特别重要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BB84协议以及量子密码的发展史并对量子密码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