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熊卫  柴志阳  张晓瑞  李江 《红水河》2002,21(1):24-27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由上库、输水发电系统、下库组成,输水发电系统包输水道和地下厂房系统。地下厂房系统由主厂房、副厂房、安装间、主变室、尾水闸门室等洞室群组成,电站开发方式比较了中部厂房方案和尾部厂房方案,选定中部厂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详细介绍地下厂房轴线方位选择、主要洞室的布置方式、厂区内外交通布置和厂房排水系统布置。  相似文献   

2.
棉花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600MW。除了开关站出线场和控制楼布置于地面外,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及其他洞室均布置于地下,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地下厂房的设计主要包括位置及纵轴线方向选择,洞室群及厂房内部布置、喷锚支护、结构设计等。实践证明,地下厂房的布置和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埋深200m,厂房纵轴线方位N30°W,主厂房与主变洞、尾水事故闸门洞依次平行排列,净间距分别为33.5m和78.4m。目前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完毕,通过实际施工期围岩原位监测,说明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及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成果对设计起了指导作用,结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时修正支护措施,确保了围岩稳定和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4.
官地水电站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总共布置了约40条洞室,这些洞室交错布置,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洞室群。主要洞室尺寸庞大,其中地下厂房是目前国内外在建工程中跨度较大的地下结构。本文介绍了官地电站主厂房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旨在说明合理的施工通道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地下洞室,特别是大型地下厂房系统工程质量、施工工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溧阳抽水蓄能电站厂区工程地质条件,对溧阳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布置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对地下厂房的位置、纵轴线方向及球阀布置的选择等进行详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介绍整个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各主要建筑物的布置情况。目前施工和开挖揭露的厂区地质情况与前期勘探情况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尺寸大、围岩岩性复杂、区域结构面丰富,使其围岩稳定性变得复杂;对丰宁电站二期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位移和支护受力情况进行监测并分析能实时掌握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状况。故在丰宁抽蓄电站二期主厂房和主变室中布置了大量监测仪器,对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施工期的位移和支护受力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发现,与岩性、围岩分类、埋深和开挖规模相近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工程相比,丰宁抽蓄电站主厂房和主变室的围岩变形量值偏大,这与围岩中丰富的不连续结构面、围岩的蚀变性和地下厂房开挖扰动相关。此外,在支护受力上,主厂房和主变室的锚杆应力量值总体正常,锚索也对主厂房围岩起到了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布置及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索风营水电站地下厂房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枢纽总布置所进行的地下厂房位置及纵轴线方向、厂区洞室群布置选择、吊车梁型式选择、出线平台等建筑物的方案比较,以及地下厂房防渗排水设计等的设计方案研究,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地下厂房洞室群的设计优化,达到了有利于洞室群围岩的稳定、加快施工进度及节约工程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溪洛渡水电站首部地下厂房方案,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及枢纽布置,开展了进水口、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等的型式研究,以及地下洞室的围岩稳定分析、支护设计和防渗排水设计。  相似文献   

9.
结合双江口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工程,在厂区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厂区大型三维地质概化模型,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厂房主要洞室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围岩应力和稳定状况,结果表明:开挖后,洞周位移总体量值不大,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大洞室围岩塑性区没有出现贯通,洞周围岩松动区范围完全在锚索、锚杆的设计长度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徐成  杨英  石岩林 《四川水力发电》2012,31(2):99-101,127
猴子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采用首部地下厂房布置方式,地下厂区由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组成,三大洞室平行布置.因洞室群规模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支护工期紧,通道规划至关重要.结合猴子岩工程的具体特点,简述了猴子岩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施工通道规划.  相似文献   

11.
大朝山水电站受所处坝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因素限制,电站厂房只能采用地下厂房方案.厂房、主变室、尾调室三大洞室轴线方位和洞室相对位置受厂房区断层的影响被限在目前位置.地下洞室群的设计通过对围岩稳定进行有限元分析、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局部不稳定块体分析,分别按各部位地质条件进行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2.
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主厂房、尾调室、主变室和尾水管洞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锚索进行支护,文章介绍了监理工程师对地下洞室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江垭枢纽的引水工程由进水塔和引水隧洞组成,布置在河床右岩。进水塔为岸塔式结构,净高78m;引水隧洞共3条,中心间距18m,每条洞全长158.04m。地下厂房洞室群位于大坝下游6号冲沟的下部山体内,上覆岩层厚80~140m。升变电工程包括有主变洞、风机油罐室、高压电缆洞、高压电缆竖井和地面开关站、副厂房。对江垭水利枢纽引发水电系统的厂区和建筑物的布置、结构、地下洞室群的开挖支护、混凝土分类、防渗排水  相似文献   

14.
水布垭地下厂房系统开挖支护施工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洞室众多,且地质条件较差,因而洞室群的开挖施工困难,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重点介绍了水布垭地下厂房系统施工通道布置与开挖分层、主厂房软岩置换施工、吊车梁与置换体附近主厂房开挖施工措施,总结了开挖支护的主要施工经验,分析了应改进的主要方面,对类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5.
张风  周述达  郭伟 《人民长江》2006,37(1):25-26
彭水水电站是在复杂岩溶地区建设的大型地下电站,地下电站洞室群布置充分适应了厂区的围岩地质特性,在高陡倾角的岩层中主厂房洞室平行于岩层走向布置,将主变布置在地表、母线出线通过长竖井连接、率先采用新型的变顶高尾水隧洞,极大地减小了地下电站洞室群的规模;以充分翔实的地质勘探成果和多理论、多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为基础,确定了主厂房顶拱以张拉锚杆喷锚支护为主、边墙以预应力锚索及喷锚支护为主的支护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强调"新奥法"动态支护设计的理念,并在岩锚梁锚固、预应力锚墩结构、高边墙无盖重固结灌浆等方面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16.
官地水电站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总共布置约40条洞室,这些洞室在空间重叠,平竖相贯,形成庞大复杂的地下洞室群。主要洞室尺寸庞大,其中地下厂房是目前在建工程中跨度最大的工程之一。重点介绍了官地电站主厂房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程序和方法,旨在说明大型地下厂房合理的进行组织施工和施工布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地下厂房采用一字形布置,由主洞室和尾水调压室两条洞室平行布置。针对厂区地下水来源特点,对厂区地下水采取截、排、堵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采取以喷锚支护为主,刚性混凝土衬砌为辅;系统支护为主,局部加固处理为辅来进行厂区工程的支护设计。进行地下工程监测,以指导地下洞室的设计和安全施工,检验围岩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赵胜  过云 《人民长江》2006,37(2):15-16
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是国内大断面地下厂房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洞室纵横交叉,主厂房与引水洞、尾水洞、母线洞、交通洞、通风洞等主要洞室相交达14处之多,群洞稳定和交叉洞室稳定问题十分突出,施工难度大.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合理布置施工支洞,优化施工程序,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引用先进的施工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快速安全而有效地在26个月内完成了地下厂房开挖、支护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9.
黄登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主要由主副厂房、主变室、母线洞以及进厂交通、通风排风等辅助洞室组成,整个厂区洞室纵横交错规模宏大,属大型地下洞室群,其围岩支护参数应根据围岩稳定分析及施工期反馈分析成果进行动态调整。监测成果表明黄登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开挖方式及围岩支护参数是合理可靠的,黄登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在系统支护及局部加强支护联合作用下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
大朝山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朝山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采用右岸地下厂房长尾水隧洞布置,主厂房和尾水调压室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洞室群支护设计采取锚喷支护为主,在岩体质量很差的部位采用喷钢纤维混凝土加钢筋拱配合树脂锚杆支护方式代替混凝土衬砌二次支护,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