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78年日本各LCDs生产厂家首先在手表和计算机上使用了液晶显示器(LCDs)。研究出超扭曲向列(STN)之后,研究人员解决了扭曲向列(TN)方式只能有100条扫描线的限制。用STN方式可以使LCDs以400—500条扫描线显示大量信息。前不久,制造厂家已研制出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适合于在办公自动化(OA)设备上广泛应用的产品。本文主要阐述黑白显示技术。由于STN采用双折射,因此,变色将不  相似文献   

2.
<正> 液晶显示器(LCD)在各类显示器中,尤其是在平板显示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LCD最大的优点为功耗小,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轻而薄,辐射小。它应用于手表、玩具电脑、移动电话、电视等产品中。但是LCD是一种被动发光的显示器,在正常应用时(尤其是夜间)一定要加背光以加强显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电子百科     
有机薄膜发光显示器(OLED) 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而达到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引言由于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电子显示器的尺寸不断缩小。手表、手机、PDA以及膝上型电脑都采用基于LCD的显示器。LCD以及其它更小的显示器技术还慢慢替代基于阴极射线管(CRT)的台式显示器与电视。支持LCD的电子技术与支持CRT的电子技术完全不同。CRT带有三个后置式电子枪,其光束汇聚在显示器前端的发光材料上。但是,不管LCD显示器是老式的双扫描超扭曲向列显示(DSTN)类型还是高影像质量的薄膜晶体管(TFT)类型,LCD都是一种透射技术。如图1所示,LCD通过改变固定强度白色“背光”量工作。实际液晶位于二细密沟槽表面:对齐层(al…  相似文献   

5.
显示器是计算机系统最关键的部件之一。目前,美国的显示技术仍以阴极射线管为主,因为它可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多采和高清晰度的图文显示,并可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新的显示技术所取得的可喜进展使平极显示器能逐渐取代阴极射线管,并在尺寸小、重量轻和可携带性高的小型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阴极射线管是电视机和计算机都可选用的显示器,而其它技术(真空荧光板、等离子板和场致发光板)则较多应用于工业设备与仪器仪表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高速发展,对平板显示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平板显示技术的开发,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平板显示器件可分为自发光与激励发光两种.前者包括发光二极管(LED)、荧光显象管(FIP)、等离子显示器(PDP)、场致发光(EL)显示器;后者有液晶显示器(LCD)、电化显示器(ECD).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荧光及液晶显示器的研制状况.  相似文献   

7.
显示技术跨进新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成本、自发光材料使得高质量、全彩色平面显示器价格更低、更牢靠,而且最终将比任何其他技术有更大的显示面积,因而,它将改变显示工业的面貌。 自从第一个以聚合物为基础的发光二极管(LED)在1990年被开发出来以后,工程师们一直把有机发光聚合物看作一种制造低成本,可扩展发光显示器的更好途径。最近数家公司推出全彩色技术把有机场致发光(OEL)显示带到更高一级的水平。 不像液晶显示器与结晶体有关,  相似文献   

8.
苏成富 《家庭电子》2001,(11):23-23
图像显示技术中,目前等离子体显示发展较快,它与显像管显示、液晶显示以及真空荧光显示相比,更适合于制作大屏幕显示器。一、等离子体显示器的构造特点等离子体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是一种以等离子发光为基础的显示装置,大量的等离子小室排列在一起,每个小室内都充有氖氙气体,当等离子电极  相似文献   

9.
当前主流的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以及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都存在着色彩重现能力低的问题,无法满足真正的数字高清显示的要求,而激光显示器有着目前主流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有可能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主流.文章详细介绍了激光显示技术的原理、特点、国内外激光显示技术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最后指出激光显示器可能引领显示技术的第四次革命.  相似文献   

10.
在便携式和手持式设备应用日趋广泛的驱动下,许多厂家正在尝试开发类似纸张的显示技术。这种显示技术采用柔性基板,在普通环境光线下即可阅读。尽管要拥有真正的电子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己经出现几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 液晶显示器可选技术包括:胆甾型(cholesteric)液晶技术、超扭曲向列/薄膜  相似文献   

11.
常规平视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位于物平面上的发光物体(通常为CRT)和在象平面上提供该发光物体准直图象的光学系统.光学系统包括一个准直透镜和组合玻璃.准直图象通过组合玻璃与外部景物组合,可在眼平面上观察.平视显示系统设计的一个特点是必须严密注意光学系统内部的象差,以保证在整个视场内提供上述发光物体的精确准直图象.这一点在要求图象(例如飞机武器瞄准标记或航线点标记,以及数据显示)相对外界精确定位的系统内显得特别重要.事实表明,平视显示器的使用在军用航空中是如此重要,以致目前已把这种平视显示器的精度和质量看作是作战性能的限制因素之一.这种重要性使得人们希望用平视显示器来显示越来越多的信息.由于被显示的大量信息所引起的显示混乱成为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液晶显示器广泛用于手持式移动设备,随着CPU处理能力的增强,液晶显示器接口数据位相应不断增加。文章分析不同颜色深度对显示效果的影响,手持式移动设备设计者需要考虑设计平台的最大支持颜色深度,选择适合的接口定义及颜色深度。  相似文献   

13.
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自主发光、功耗小、驱动电压低、视角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平板显示技术新的研究热点.在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和发光原理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有机显示器件的三个核心部分-有机发光材料、显示面板和驱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市场前景及可能的应用领域,最后指出有机发光显示器在产业化进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洹  梁园园 《电声技术》1999,(10):54-56
液晶显示器作为电子设备、电子仪器、甚至到手表、玩具等产品的显示器件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微、显示信息量大、寿命长、不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等优点,特别适合在低功耗设备中应用。由于它是被动显示器件,与其它传统的发光显示器件的原理、特点、结构不同,在应用时也有所不同。关于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结构在许多书籍、资料中均有介绍,在这里仅对其应用作一介绍。TCM-A0978液晶显示模块采用宽视角设计、全点阵方式,显示规格为128X64点,带有背光功能,允许显示图形,也可显示8X4个汉字;模…  相似文献   

15.
高佳栋  张相臣 《现代显示》2007,18(11):53-59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由于在许多方面具有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目前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目前有机发光显示器研究状况对其从发光机理、显示原理、显示器的结构及所用原料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有机发光显示器的驱动方式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日本东京铁路车站候车广场中央新出现了电子纸显示器。该设备具有6台显示器,以约5分钟的间隔转换显示新闻、天气预报及车站介绍等。显示器的对比度很清晰,但只是黑白显示。2006年,利用电子纸(非易失性显示器件及其显示技术)的各种设备将陆续上市。2006年1月,精工钟表公司开始上市利用电子纸作显示面的手表。其后,日立制作所预定将使用电子纸的通用显示屏投入实用,西铁城钟表公司将面向车站和学校等销售使用电子纸的大型钟表。而且,旭玻璃公司也打算将使用电子纸的公共显示终端投入实用。残像问题得到改善电子纸的实用例子过去就…  相似文献   

17.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L)它是用有机半导体发光材料在电驱动下产生的发光来实现的显示和照明技术。近年来,显示和照明技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与小分子OLED显示和照明技术产业相关的问题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8.
LCD的应用范围正随着其自身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日益广泛。电信、互联网设备、测试/测量仪器、手持式数据管理设备、控制板自动显示器、办公设备、笔记本电脑和电子游戏机等诸多门类的产品都是LCD一展身手的舞台。在无线/便携式设备领域(比如蜂窝电话和PDA),LCD仍然显现出比其他显示器技术更胜一筹的设计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正>韩国评估可挠式显示器的关键要素涵盖显示技术、基板材料及驱动方式,为推动可挠式显示器朝大尺寸化发展,韩国计划自柔软基板蒸镀设备与Roll to Roll制程/设备/零组件着手提升技术。DIGITIMES Research观察韩国所订2016年大尺寸可挠式显示器制程技术目标及动向,研判韩国计划采用需蒸镀发光材料的AMOLED显示技术,搭配具良好耐化学  相似文献   

20.
李亚晖  薛唯  蒋玉蓉 《现代显示》2003,276(6):36-39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件,由于其突出的优点,对现有的显示技术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目前实现彩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是OLED研究的热点。因发光材料和工艺的多样性,可以有多种途径实现彩色显示,本文详细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常用的彩色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