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红地球葡萄是结果枝高达70%以上极为丰产的品种,是栽培者非常喜欢的品种,也是进入国际市场规格化的高档果品。为此,必须采取规范化栽培,加强树体的技术管理,防止高产低质才能有效控制和调整红地球葡萄的生产,逐步走向稳产优质。1 出土上架4月中上旬,葡萄出土上架,视当年气象条件及环境条件适当安排。1.1 喷药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2 葡萄上架大葡萄树负载量大,主蔓必须绑牢。1.3 平地葡萄上架后,以葡萄树为中心,树行间前后各1m的土壤都要耙平。不能高出地皮,然后把滴灌管整齐顺到树下,准备浇水。2 抹芽及架面整理此次抹芽,只抹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本站部分葡萄植株上发现一种粉蚧,经鉴定属同翅目,粉蚧科Pseudococcidae,粉蚧属Pseudococcus。目前在国内尚未见到此虫在葡萄上的有关报导。据观察,葡萄粉蚧主要在枝蔓的老皮下,刺吸汁液进行为害,被害处形成大小不等的瘤,为害严重时树势衰弱,树体发育不良以致造成减产。偶尔也为害果穗,被害后的果梗、  相似文献   

3.
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Hübner)生活史与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 (Hübner)在陕西关中的发生规律,于1998-2001年采用室内饲养与性诱捕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持续调查了烟草粉斑螟年生活史和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烟草粉斑螟在关中地区1年可发生2-3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烟仓中越冬;2)成虫3月下旬开始羽化,全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越冬代、第1代和第2代成虫的羽化高峰期分别出现在5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上旬;3)老熟幼虫有3个明显的迁移活动期,分别出现在4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10月中下旬;4)越冬代成虫的发生期受贮藏环境温度的影响,幼虫的活动规律则不仅与发育期有关,还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24~25日连续两天大雪,气温降至-8℃,正是冰葡萄采收时节,采收后的葡萄树及时修剪,带雪埋土;12月下旬至2011年1月上旬持续-23.9℃的低温,冻土层厚度达1.2 m以上,以上两次冻害致使酿酒葡萄冬芽、枝蔓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部分植株呈片状、条块状冻死,给种植户和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岳红无核是从晚红×无核白鸡心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无核葡萄新品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种子管理局审定。经过近几年配套栽培技术的熟化,该品种在温室内表现为果穗圆锥形,膨大处理后平均穗重1286 g;果粒椭圆形,粒大,单粒重11.8 g;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皮紫红色,中等厚,果粉中多;果肉硬脆,多汁,无肉囊,皮肉不易分离;无核,味甜,品质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温室17.2%,可滴定酸含量0.51%,VC含量温室6.99 mg/100g。在熊岳地区露地栽培,4月末萌芽,6月初开花,7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上中旬浆果充分成熟,从萌芽至果实充分成熟约需110~115 d,属早熟葡萄品种。温室栽培条件下,12月上旬开始升温,翌年1月初萌芽,2月下旬开花,5月初果实成熟。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是一个大粒、早熟、优质、无核葡萄新品种,更适宜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
于2008年春在日光温室进行葡萄一年两收栽培试验示范研究.当年幼树生长健壮,生长量平均可达5.5m,个别植株还有少量结果.2009年,一次果于5月5日成熟,最晚的红地球6月底成熟;二次果11月下旬到12月底成熟,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收试验获得初步成功,在同一温室中实现当年促早、延迟栽培两项目标.  相似文献   

7.
选用5年生红地球和弗雷无核,进行了集约化管理模式下的定穗、疏果、套袋等花果管理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定穗方式、疏果标准、疏果方法和套袋类型,确定了适宜的鲜食葡萄花果管理集约化技术.定穗时弱枝不留果、壮枝留1穗果,红地球葡萄结果枝不做连续结果,弗雷无核壮结果枝可做连续结果;疏果时可在花前拉长果穗的基础上用“两剪拉臂式”疏果方法进行,红地球葡萄每穗留60粒果,弗雷无核每穗留80粒果;在西部地区应选用无纺布袋作为葡萄套袋,在起到防病、防水、防尘作用的同时,避免成熟延迟、果粒变小和日灼等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环剥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和枝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环剥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及枝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果枝果穗下节间环剥处理不改变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的动态规律,只改变其峰值高低;环剥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果实鲜重、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增加;环剥还有抑制副梢生长,促进新梢老熟和增加老熟节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四川地区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提供科学指导,本试验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不同芽位的花茅分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枝条粗度与花茅分化比例呈正相关关系;红地球葡萄花芽集中分布在5~8节,第6节位分化比例达到最高值,为90%,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建议四川盆地内光照条件相对较弱,特别是采用避雨栽培的红地球葡萄园,冬季修剪时结果母枝剪留7~8芽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四川地区红地球葡萄的冬季修剪提供科学指导,本试验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不同茅位的花芽分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枝条粗度与花芽分化比例呈正相关关系;红地球葡萄花芽集中分布在5~8节,第6节位分化此例达到最高值,为90%,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建议四川盆地内光照条件相对较弱,特别是采用避雨栽培的红地球葡萄园,冬季修剪时结果母枝剪留7~8芽为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怀来地区红地球为试材,对新建葡萄园进行防渗与非防渗栽培处理,分析葡萄出土后的土壤含水量及灌溉量。研究发现,采用防渗栽培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春季葡萄出土时地下15~6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地下40~60 cm土壤含水量达到14%,与对照相比提高5%,可满足葡萄生长发育需要;土壤水分流失速度明显低于对照,防渗栽培地下15~60 cm土壤含水量12%时的天数比对照增加7 d以上,防渗栽培葡萄灌溉日数与对照相比可延长一周,年灌溉量降低了34.4%,可以有效地起到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红地球葡萄二次果花序分化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红地球品种为试材,研究其二次果花序分化过程.AL2006年5月2日开始,到8月29日为止,每7d取样一次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二次果的花序分化过程分为64个时期:未分化期、分化前期、第一花序原始体分化期、第二花序原始体分化期、花序缓慢分化期、冬芽萌动期.  相似文献   

13.
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对长贮红地球葡萄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1-MCP复合低剂量CT-2的气固双效保鲜方式对红地球葡萄长期贮藏(0±0.5℃,100d)过程中感官品质、内在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两种技术相比,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对保持葡萄长期贮藏过程中的果实品质起到增效作用;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可有效保持葡萄果实色泽、风味、口感及果梗状态,抑制好果率、失重率、硬度、咀嚼性的下降及果梗褐变指数的增加,减轻果实漂白伤害;抑制果实糖酸比、V C含量的降低及酒糖比的增加;提高贮藏品质的原因可能与其对果穗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及质膜透性的抑制作用有关。综上所述,1-MCP复合低剂量CT-2保鲜剂处理有利于提高红地球葡萄长贮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及减轻漂白伤害,在红地球葡萄长期贮藏保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红地球葡萄贮藏过程中果粒发病率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关系,确定能够预测葡萄贮藏效果的指标,以5个不同产地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冷藏过程中POD、PAL、PPO、多酚等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各生理指标在贮藏过程中与果实发病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果肉PPO活性及多酚含量与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812和0.828;葡萄采收时多酚含量与贮藏结束(75 d)时果粒发病率的相关系数为0.885.果肉PPO活性及多酚含量能够监测贮藏过程中果粒发病率的变化,葡萄采收时果肉多酚含量能够较好地预测贮藏后期红地球葡萄病害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宁夏酿酒葡萄集中栽培区进行了百力佳营养型叶面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百力佳有促进酿酒葡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趋势,对结果母枝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但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再用百力佳灌根或喷施,不但对酿酒葡萄的新梢及果穗长度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显著增加果实还原糖含量,同时降低果实总酸度,从而使葡萄糖/酸此随之增大,品质增加;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2次百力佳能够显著增加葡萄百粒果重,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给高海拔冷凉地区葡萄预防花期灾害、安全生产、保证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在高海拔冷凉地区(2450m)观察了红地球葡萄在设施延后栽培(中间露地)条件下的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红地球葡萄花期长、开花高峰期在中午12时;设施内开花位置,顺序与低海拔地区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红地球葡萄套袋果与不套袋果的果实发育进程不同,非套袋果第Ⅱ发育期果实生长较快,几乎没有硬核期果实生长停滞的表现,果粒生长双S形曲线不明显;反之,套袋果第Ⅱ期果实生长较慢,时间较长。依据套袋对红地球果实生长的影响,从套袋技术、修剪、肥水、负载量等几方面加强管理,改进果粒色泽,促进果粒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紫香无核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在葡萄花前、盛花期、花后3个时期对果穗进行喷施,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时紫香无核葡萄果实中糖、酸含量的影响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Synthase,SS)、酸性转化酶(Acid Invertase,AI)、a-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调控.结果表明,外源赤霉素时紫香无核果实糖积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有处理的果实糖含量均比对照低;4个处理酸含量差别不大;酸性转化酶活性以处理4最低,蔗糖合成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以处理1最高,a-淀粉酶活性以处理3最高.总体来看,4个处理中以处理1的效果最好,即在花前、盛花期、花后分别对果穗喷施50mg/L、100mg/L和150mg/L的外源赤霉素可促使果粒膨大且果实含糖量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文  闫君  彭涛  陈婷  潘建忠  张琪玮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3):183-188,192
通过田间试验,对"红地球"葡萄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7种外源生长调节剂,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葡萄果实及穗轴中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得到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在施药后30 d内,降解速度较快;除矮壮素以外其它6种生长调节剂在穗轴中的残留量高于果实中;果实成熟时,葡萄果实和穗轴中的残留量均降至检出限以下(缩节胺<0.01 μg/kg,矮壮素<0.01 μg/kg,6-BA<0.002 μg/kg,胺鲜酯<0.02 μg/kg,噻苯隆<0.005 μg/kg,赤霉素<0.20 μg/kg,氯吡脲<0.01 μg/kg);通过此方法也可检测到内源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脱落酸,其含量不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喷施而改变。结论:UPLC-MS/MS法能够准确定性、定量检测葡萄中的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用本试验中的7种外源生长调节剂喷施葡萄以调节其产量或品质不会影响葡萄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采前水杨酸处理对葡萄潜伏侵染及采后灰霉病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分离并鉴定红地球葡萄生长过程中的主要潜伏侵染真菌,并研究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效果及对果实抗性基因的诱导作用。本文以新疆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选取0(对照)、0.5、1.0、2.0 mmol/L水杨酸(SA)在膨大期、转色期和采收前2 d (预收期)喷施处理葡萄果穗,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不同时期潜伏侵染果实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明确主要潜伏侵染真菌的种类,统计果实采后损伤接种Botrytis cinerea后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变化,并分析果实相关抗性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采前SA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生长期间潜伏真菌率,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的潜伏侵染控制效果显著,1.0 mmol/L SA处理组优于其它组,其中对果实底部和果蒂潜伏侵染的控制效果优于顶部和果梗。此外,生长期果实共鉴定出4种主要潜伏病原真菌,分别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e)、变色青霉(Penicillium discolor)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0 mmol/L SA处理能显著抑制B.cinerea侵染造成灰霉病发病率上升和病斑直径的扩大,SA处理可在贮藏前期诱导采后葡萄果实VvPAL1、VvChi4D和VvGlu1基因的表达,中期后期诱导VvPAL2、VvPAL7和VvPAL15的基因表达,起到提高果实抗病性。因此,SA采前处理能提高红地球葡萄对潜伏侵染病害的抗性,对采后灰霉病也有较显著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