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孔预裂爆破强化抽放瓦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煤体预裂爆破的机理及深孔预裂爆破抽放瓦斯的工艺试验研究,对预裂爆破抽放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深孔预裂爆破强化抽放瓦斯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煤层瓦斯抽放效果,实现快速抽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平顶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己15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一直存在抽放率低、排放钻孔消突效果差、瓦斯时常超限、制约安全生产等问题,试验利用工作面前方煤体透气性增加的动压区进行抽放的浅孔瓦斯抽放措施.根据防突安全要求、有关参数测定结果,并结合煤层赋存和施工技术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钻孔布置和抽放等关键技术参数.浅孔瓦斯抽放措施实施后,通过分析效果检验超标率、瓦斯体积分数和产量变化,考察了消突效果、抽放效果和生产效益.结果证明,浅孔瓦斯抽放措施技术可行,防突防瓦斯效果明显,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解决瓦斯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石门短导硐快速揭煤防突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是煤矿采掘生产中的复杂作业过程,其突出威胁大、破坏强度高,研究安全有效的揭煤技术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采掘接替意义重大.针对石门揭煤发生突出的特点,以“流变假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石门揭煤防突的机理;通过对石门揭煤方式、导硐布置形式、瓦斯抽放方法和预留岩柱抵抗突出作用等的深入研究,确定了石门短导硐快速揭煤方案,并在演马庄矿2个揭煤地点实施了该方案.实践表明,该揭煤方案防突效果显著,施工安全、快速,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瓦斯抽放是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根本措施,长平矿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煤层瓦斯抽放、地面钻井抽放及开掘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放等独具特色的立体式瓦斯抽放模式,多措并举,大大降低了煤层的瓦斯含量及矿井瓦斯涌出量,为进一步提高矿井瓦斯抽放率及瓦斯治理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风治理瓦斯是工作面瓦斯控制的最常有方法,在高瓦斯工作面需要煤体瓦斯抽放和采空区的瓦斯抽排,并完善必要的瓦斯管理的瓦斯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采空区开区移动瓦斯抽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我国高瓦斯矿井采空区瓦斯抽放的现状,强调了在工作面后方“边采边抽”的开区移动瓦斯抽放方法,以提高资源回收减少大气污染与瓦斯治理的双重效益.建立了非均质采空区瓦斯渗流--扩散的数值模型,模拟了瓦斯在采空区中的涌出、分布及积聚的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表明,抽放流量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和抽放瓦斯浓度均呈显的反比关系,且抽放的纯瓦斯量基本保持恒定,结论与采空区瓦斯持续稳定释放的客观性完全一致;抽放口位置越深入采空区,瓦斯绝对涌出量略有降低,抽放浓度越高.由此确定了抽放口的最佳位置和抽放流量.结合实例,利用联络巷进行瓦斯抽放,可获得高于40%浓度的瓦斯,理论抽放效率在70%以上,若配合以漏风导流,可彻底抑制瓦斯涌入工作面,并降低配风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试抽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效果分析,对抽放钻孔直径、钻孔间距、抽放负压、封孔深度等直接影响瓦斯抽放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改进.探寻了戊组煤层钻孔瓦斯涌出规律,并提出了适合戊组煤层的合理瓦斯抽放参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已试抽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效果分析 ,对抽放钻孔直径、钻孔间距、抽放负压、封孔深度等直接影响瓦斯抽放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改进 .探寻了戊组煤层钻孔瓦斯涌出规律 ,并提出了适合戊组煤层的合理瓦斯抽放参数 .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采空区抽放瓦斯试验进行分析,找出了试验失败的原因.在对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空区瓦斯抽放的设想,为采空区瓦斯抽放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研究认为,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不仅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采空区抽放瓦斯试验进行分析 ,找出了试验失败的原因 .在对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采空区瓦斯抽放的设想 ,为采空区瓦斯抽放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研究认为 ,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不仅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而且还可以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  相似文献   

11.
再论"排降蓄灌"水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阐述了三江平原“排降蓄港”水利的真正内涵;指出最有前途的是以井灌为主并与其它措施或模式局部治理结合的“排降蓄灌”水利。当前出现盲目把井灌区改为提引江河水灌区的倾向,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论三江平原"排降蓄灌"水利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三江平原属湿润半湿润气候,有条件发展“排涝、降渍-蓄水、灌溉“除害兴利水利.应很好引进、消化、吸收外地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很好总结吸取本地区以往不足和教训,采取以改善水利环境条件为前提,以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为核心,以发展地面上水库为方向,注意“降蓄有序“,才能使三江平原“排降蓄灌“水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质勘探、矿井生产与建设不同时期的地质、通风、瓦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赋存有特厚、低透气性顶底板煤层的魏家地矿井内,断裂构造不但控制着矿井瓦斯涌出,而且是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只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坚持从矿井实际出发,加强瓦斯抽放和预测预报,就能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鸡西矿区采煤对水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ies of gas outbursts,i.e.,low gas beating capacity and low gas pressure in the"Three Soft"coal seam in western Henan,we applied the theories of plate tectonics and regional structural evolution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is seam and its impact on the coal seam gas formation.Our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coal and gas outbursts are distributed in a strip in a NW direction,with a number of high-penetration mines scattered towards the south side and low-gas mines largely located on the north side.We analyzed the statistics of 38 gas explosions and the rock-coal sturdiness number coefficient f of 167sampling sites in the region and found the gas outburst mechanism that features a"low indicator outburst phenomenon".The mechanism i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al coal as its core,a low gas bearing capacity,low gas pressure and sturdiness coefficient f mostly less than 0.3.Our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effective control of gas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6.
煤岩生、排油实验模拟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褐煤样品进行了生、排油模拟实验。通过对实验产物的系统分析得知,煤岩在演化过程中可以生成数量可观的煤成油,在Ro=1.25%处达到生油高峰,其生油量约为46kg/t;实验证明生成的部分煤成油可以从母体煤岩中运移出来,在Ro=1.50%处达排油高峰,此时排油量可达14kg/t。还对煤岩的排油能力与泥岩的排油能力进行了比较。对该煤岩残余油及排出油的组分分析表明,煤成油排出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组分分异现象”。煤成油应作为海拉尔盆地的主要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河南工程学院煤炭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现状,并依据教学团队的煤炭行业特色,分别从团队组织、带头人选择、教学过程改革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团队按矩阵式组织队伍,带头人靠业绩与民主推荐,教学过程重在内容选择、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基于S7-400PLC构成的煤矿排水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排水系统可靠与否事关重大,它直接关系到煤矿的人身、财产安全.排水设备一般功率大,耗电量多,能否节能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指出煤矿排水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用西门子S7-400PLC构成的煤矿排水计算机控制系统.用简化模型分析了井下涌水和排水的关系.给出了系统结构和计算机主要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煤矿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我国煤矿瓦斯抽放现状的分析,指出预抽时间短、钻孔工程量不足、封孔质量差、抽放系统不匹配、管理不到位是造成目前我国煤矿瓦斯抽放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