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电力人事管理系统对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传统设计方法(即基于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和基于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类,对象,实例,属性和子类等基本概念,论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阐述了对象模型建立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该方法和步骤对电力人事管理系统进行分类,建立了电力人事管理系统的机构对象,职工对象,合同对象,报表对象和职称评审等对象模型,最后,指出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先进性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定量选用测量仪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测量仪器选用的三种方法:1/3-1/10原则;引用误差原则和检测能力指数Mcp方法,对三种方法进行解释,并举例说明了各种方法的实用应用,为仪器的选用,配置提供了一个系统,科学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无绳电话机,实际上也是电子电话机,其检修方法与其他家用电器的检修方法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但由于无绳电话机具有有线和无线的通讯功能,其软件的复杂性和采用SMD的特殊性,因此,在检修时,除可运用一般家用电器的检修方法外,还应根据其特点,掌握和运用特殊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4.
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概述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自身的一些优点,在国防、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也成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又集中介绍了近十几年来提出的多种估算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和转速的方法,如利用反电动势的估算方法,观测器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高频注入方法等等。对其中较重要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不同方法所适用的条件和场合。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振动测量领域,近年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是最常用的技术手段。针对微小幅度振动测量问题,依赖于传统图像处理算法的视觉测量方法难以测准测精,对此,基于机器视觉的运动放大方法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将人眼难以察觉的微小运动进行放大,再结合图像运动信息提取方法,实现了更准确的运动信息测量。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基于机器视觉的振动测量方法,重点围绕基于机器视觉的运动放大技术展开详细介绍。运动放大技术主要分为拉格朗日放大方法及欧拉放大方法,本文介绍了拉格朗日放大技术和欧拉放大技术方法的起源发展,对两类方法的核心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欧拉运动放大技术的优越性,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多种欧拉放大技术的改进方法,分析了各类改进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最后,总结了基于欧拉运动放大的微小振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热电厂三种典型热、电分摊方法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推导,得到了热量法、实际焓降法与用方法3种热电厂热耗分摊方法的内在联系及其关系式,该关系式以热电联产总的耗热量为对比基准,物理意义明确,使人易于接受,同时,它对寻求热电厂热耗的合理分摊方法也有指导作用。依据此关系式给出了一种热、电分摊比的确定方法,该方法考虑到了热用户不仅用用而且用无,因而较其方法更为合理和实用。  相似文献   

7.
需求侧资源在电网的供需平衡调节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温控负荷为例,研究了多元负荷的联合调控方法。首先,针对电热水器和空调负荷的用户用电差异化约束,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模型的归一化约束评价方法;其次,基于模糊隶属评价方法,构建了多元温控负荷集群调控潜力模型,并提出电热水器与空调负荷联合调控的协同方法;最 后,将所提协同控制方法用于风电消纳场景,实现了负荷精准控制。算例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照顾到用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实现调控的均衡化与公平化,并达到良好的消纳效果。  相似文献   

8.
遥感成像处理对几何保真度要求高,现有的遥感图像定位方法比较成熟,但如对每一像素点分别定位,数据量太大,且校正后的像素点也不是均匀分布。本文将数字图像处理中的逐次逼近的校正方法应用于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现方案,最后仿真实现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冯胜春 《消费电子》2013,(8):101-10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类的功能通过编写方法来实现,方法调用时可实现传递参数数据给相应的方法,根据要实现的目的功能,应选择合理的参数,本文介绍了方法调用中的参数的数据类型、参数类型和params数组。  相似文献   

10.
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4种PID控制器参数自整定方法,包括基于继电器反馈方法,模型辨识方法,临界比例带法以及智能自整定方法,然后讨论各种方法对于不同对象的适应性,特别研究了对于大延迟对象的适应性,并用数字仿真证明了所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给出了各种方法的整定曲线及调节曲线,从调节曲线和调节品质可以看出通道过自整定得出的调节器参数是合适的,综合这种4种地所形成的自整定控制器与目前单一算法的自整定控制器相比较,可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