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结合宣钢原燃料质量条件,2号高炉在生产实践中对高炉的操作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稳定热制度与造渣制度、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焦比显著降低、煤比提高,2017年1月焦比降低至344 kg/t,煤比提高至112 kg/t。  相似文献   

2.
对马钢4号高炉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提高煤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在建立高炉合适操作制度、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入炉原燃料结构、稳定煤气流分布、保持相对较高的煤粉利用率、加大炉型管理力度等提升了煤比。2017年7月以后,4号高炉稳定顺行,煤比持续呈稳定的上升势头,由7月的126kg/t提升至12月的160kg/t,利用系数也由7月的2.30提升至12月的2.48。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8,(4)
对梅钢5号高炉稳定顺行的操作制度进行了阐述。5号高炉开炉后,面临着高富氧条件下炉顶温度过低、大量使用外购焦等不稳定因素,高炉操作人员通过采取合理的上部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造渣制度和出铁制度,高炉长期稳定顺行,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利用系数达到2.3,煤比达到150kg/t,燃料比达到491kg/t。认为高炉操作人员需要不断摸索创新,找出适应本高炉的操作制度,才能保证高炉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4.
董成国  王盟  陈艳波 《山东冶金》2011,(5):23-24,29
介绍了石横特钢3号高炉近两年的炼铁技术进步,通过严格原燃料质量管理、细化设备管理、优化高炉工艺操作管理,定期排碱,选择合理的送风和装料制度、适宜的热制度和造渣制度等,实现了高炉长期高效稳定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利用系数2.97t(/m3·d),综合焦比488.45kg/t,煤比139.18kg/t。  相似文献   

5.
马金芳  龚卫民  赵满祥 《炼铁》2007,26(6):20-24
对首钢迁钢1号高炉实现300kg/t以下焦比的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首钢迁钢1号高炉通过完善高炉操作制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富氧率和风温,达到了焦比288.35kg/t、煤比162.4kg/t的生产指标,有效降低了炼铁成本  相似文献   

6.
马钢为提高高炉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对2号高炉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改进喷吹煤质量、全风温操作和控制一定的氧过剩系数等措施,使得2号高炉煤比得到大幅度提高,2012年9月份以后煤比达到160 kg/t以上,其中,2013年4月份煤比为182.7 kg/t。  相似文献   

7.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8.
马钢2号高炉进行了多次提高煤比的专题攻关,然而2021年1—11月,2号高炉的平均煤比仍只有149kg/t,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消耗,提出了煤比达到165 kg/t的攻关目标。基于2号高炉原燃料条件及设备运行能力,分析了影响煤比提升的限制性因素,确定了攻关方向。通过调整上部装料制度及下部送风参数,得到了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形成了稳定合理的操作炉型;通过调整热制度及造渣制度,得到了均匀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攻关后,2号高炉生产指标大幅提升,煤比由149kg/t提升至169kg/t,燃料比降至505kg/t,利用系数提升至2.83t/(m3·d)。  相似文献   

9.
首钢京唐1#(5 500 m~3)高炉在总结长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稳定原燃料质量、优化装料及送风制度、适当提高富氧水平、强化低硅冶炼等措施,提高炉内焦炭负荷,提高煤比。通过优化实践,2017年1~4月高炉焦炭负荷稳定在5.5以上,焦比280 kg/t,煤比193 kg/t,高炉产量维持在13 000 t/d以上,实现了高炉重负荷大煤比冶炼。  相似文献   

10.
对天钢1号高炉提高煤比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天钢1号高炉开炉后,通过采用精料入炉、改善焦炭质量、大矿批和高顶压操作、提高风温和富氧率等措施,高炉煤比达到并稳定在155 kg/t~160 kg/t,焦比降到330kg/t,利用系数达到2.7 t/m~3·d。  相似文献   

11.
唐钢新3号高炉喷煤降焦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唐钢新3号高炉喷煤降焦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提高富氧率、不断优化高炉操作,取得了煤比150kg/t、综合焦比480kg/t的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迁钢2号高炉180kg/t煤比的工业试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改造喷煤设备、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加强炉外管理等措施,2号高炉高煤比攻关达到了预期目的,高炉富氧率达到4%,利用系数达到2.53,煤比达到180.35 kg/t.  相似文献   

13.
安钢7号高炉大喷煤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钢7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月平均煤比已达到180kg/t,单日煤比达到198kg/t,焦比345kg/t。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7,(1)
对首钢京唐5500m~3高炉在重负荷冶炼条件下保障高炉稳定顺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提高和稳定原燃料质量,搭建合理的装料制度,优化送风制度、优化渣系,及抓好炉内操作和外围管理等措施,京唐高炉焦炭负荷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在重负荷、大煤比条件下的稳定顺行。2015年以来,京唐.5500m~3高炉在焦炭负荷5.5左右情况下,单月最低焦比达到276kg/t,最高煤比为203 kg/t,最低燃料比为488kg/t,进一步降低了铁水成本。  相似文献   

15.
昆钢6号高炉投产3年来,通过改进喷煤系统,提高喷煤量,加强原燃料、设备和炉前管理,采用双预热技术提高风温,加强冷却系统管理等措施强化高炉冶炼;通过加强炉内操作管理,优化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稳定料速,冶炼低硅生铁等措施优化高炉操作,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2001年利用系数达2.040,焦比401 kg/t,煤比121 kg/t。  相似文献   

16.
昆钢6号高炉投产3年来,通过改进喷煤系统,提高喷煤量,加强原燃料、设备和炉前管理,采用双预热技术提高风温,加强冷却系统管理等措施强化高炉冶炼;通过加强炉内操作管理,优化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稳定料速,冶炼低硅生铁等措施优化高炉操作,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2001年利用系数达2.040,焦比401 kg/t,煤比121kg/t.  相似文献   

17.
柳钢2号2000m3高炉以高煤比、低焦比为操作核心,通过调整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及煤种,提高风温、富氧率等措施来优化高炉操作炉型,使喷煤比从130kg/t逐渐提高到180kg/t,并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8.
何波 《山东冶金》2011,33(2):16-17,25
青钢1号高炉通过采取精料、提高富氧率、优化上下部操作等措施,实现了高煤比冶炼,最高煤比达200kg/t。高炉提高煤比的冶炼特点是炉缸活跃、炉顶煤气温度降低、煤气分布趋于合理、煤气利用率提高、综合焦比降低。计算表明,差值置换比达0.922t/t,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号高炉生矿配比只有11!,到2012年3月份生矿配比增到了17.8!,对炉况影响很大,通过合理的操作制度,完善的管理,最终实现了高炉稳定顺行,煤比130 kg/t,焦比342 kg/t,焦丁比43 kg/t,燃料比516 kg/t,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总结韶钢8号高炉低燃料比冶炼的管理措施和操作实践。通过加强入炉原燃料质量的管理,实现低渣量冶炼,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煤气利用率,稳定炉况;提高热风温度、适宜的富氧,实施低硅冶炼技术,加强炉外出铁的管理,不断提高煤比、降低焦比,使8号高炉燃料比下降到505 kg/t左右,达到全国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进一步降低生产消耗及成本,使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