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Cu催化炔基-叠氮环加成反应(CuAAC),合成出了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的多嵌段共聚物.首先用双炔基三硫代碳酸酯S,S’-双(α,α′-二甲基-α″-炔丙基乙酸酯基)三硫代酸酯(BPTTC)作为RAFT试剂,进行苯乙烯的聚合.然后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嵌段共聚,得到聚(苯乙烯-b-丙烯酸丁酯-b-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最后,三嵌段共聚物和等物质的量的1,5-二叠氮戊烷反应得到(ABA)π型多嵌段共聚物.聚合物通过1 H NMR和GPC测试方法表征.根据偶联反应前后的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平均重复嵌段的数量DPπ可达到27.  相似文献   

2.
为了获得一类生物黏附性荧光微球,合成了聚(双(对-羧酸苯基)丁二酸酯-共-癸二酸酐)(P(p-dCPS-co-SA))与聚乙二醇 (PEG)的三嵌段共聚物,使用IR、1H NMR、GPC、荧光光度计对其进行表征.随着共聚物中P(p-dCPS-co-SA)嵌段长度减小,共聚物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PEG质量分数(w(PEG))为30%~50%的共聚物可以成功通过乳化法制得微球.电镜观察发现,随着w(PEG)的增加,微球的圆整性提高.所有的微球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均可发出较强荧光.随着w(PEG)的增加,其生物黏附性也增强,w(PEG)为50%的嵌段聚酸酐微球已经很接近P(FA-co-SA) (FA与SA摩尔比为20∶80)的黏附效果.这种新型荧光嵌段聚酸酐有希望用作口服示踪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中位-5,15-二(4-氨基苯基)-10,20-二苯基卟啉(TPP-NH2—2O)、癸二酰氯(TDC)和对苯二甲酰氯(NMP)为原料,以三乙胺(TEA)为溶剂,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为复合溶剂,通过聚合反应得到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并进一步合成了Cu、Zn两种金属卟啉型聚酰胺类嵌段共聚物。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图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主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吸收谱图带进行了经验归属和不同产物的红外谱图对比分析,初步确定了合成产物是以卟啉骨架结构为主要聚合单元的酰胺类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4.
以α-溴乙苯为引发剂,溴化亚铜为催化剂,2,2′-联吡啶为配体,二甲苯为溶剂,采用开放的溶液聚合体系,在磁力搅拌与氮气保护下,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Atom Transfer RadicalPolymerization)法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St-b-PBA);用FTIR,1H-NMR,GPC等手段对活性聚合进行了确认,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水解PSt-b-PBA制备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苯乙烯-b-聚丙烯酸(PSt-b-PAA);采用直接溶解法配制了PSt-b-PAA在甲苯中的反胶束溶液;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有效地考察了两亲嵌段共聚物PSt-b-PAA在甲苯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体系下也能较好地实施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窄分布的嵌段共聚物;控制两嵌段的长度可制得亲水链PAA短的两亲嵌段共聚物PSt-b-PAA,使其在甲苯中发生自组装,形成以亲水段为核,疏水段为壳的反胶束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s,s’-二(α-二甲基乙酸羟乙酯)三硫代碳酸酯调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聚合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线性增加,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合物。以得到的聚合物PM-MA作为大分子RAFT自由基聚合试剂,以甲基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进行扩链反应,得到嵌段共聚物PMMA-b-PBA。  相似文献   

6.
以己内酰胺为硬单体进行水解开环聚合合成封端预聚体聚己内酰胺(PA6),再加入聚乙二醇(PEG)软段合成聚酰胺嵌段共聚物(PA6-b-PEG)。通过FTIR、XRD、TG和DSC分析其结构并表征其热性能,研究嵌段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与软段含量及分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软段和硬段配比中,随着软段的加入,PA6-b-PEG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升高,当配比为20∶80时,其热稳定性达到最佳;使用不同分子量的PEG合成的PA6-bPEG的热失重相差无几,且合成的共聚物的弹性表现出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溴化亚铜(CuBr)和α,α′-联吡啶(bpy)分别为催化剂和配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了两亲嵌段共聚物P(St)-b-P(HEA)。利用FT-IR、GPC和TG/DTG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合成产物为P(St)-b-P(HEA)两嵌段共聚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其在5∶95(VTHF∶VH2O)混合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发现其胶束呈分散球状体和链状聚集体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和拓宽NMP方法可聚合的单体,本文用氮氧自由基(NMP)控制的活性聚合方法,制备了分子量窄分布的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嵌段-N-乙烯基-2-吡咯烷酮)(PS-b-PVP),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体积排阻色谱(SEC)对其进行表征,发现NMP方法除了可以控制苯乙烯单体,还可以控制NVP单体。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嵌段共聚物PS-b-PVP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发现其形成了较窄粒径分布的大小为109nm的纳米尺度的组装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备pH响应型聚丙烯酰吗啉基纳米药物载体,通过两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PDPA链段长度的聚丙烯酰吗啉-b-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ACMO-b-PDPA)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符合RAFT活性聚合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可控且分布较窄(Mw/Mn值1.2);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为均匀的球形,并且平均粒径均小于200 nm,满足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两亲性含氟硅嵌段共聚物的溶液胶束化行为及其在纳米粒子分散中的应用,通过采用氟硅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ROP)、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PMTFPS-b-PtBMA嵌段共聚物,该嵌段共聚物水解得到两亲性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研究表明,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在丙酮/水混合溶剂中,可形成球形、支化短棒或珍珠链状等聚集体;而在二氧六环/水溶剂体系中,可得到不同于丙酮/水体系中的囊泡或复合囊泡结构。最后,利用两亲性PMTFPS-b-PMAA嵌段共聚物胶束,成功分散、稳定了预先还原的金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1.
在添加1,1-二苯基乙烯(DPE)的情况下,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以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第一单体,进行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出PMMA-DPE大分子前驱体,然后再以苯乙烯(St)为第二单体制备PMMA-b-PS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GPC等方法对PMMA前驱体和PMMA-b-PS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和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了其可控/"活性"聚合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PMMA-b-PS两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丙酮/四氢呋喃中的自组装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了以PS为基底、PMMA自组装成均匀排布的点阵,刻蚀掉PMMA段后可形成高密度、小孔径、均匀分布的纳米蚀孔阵列,蚀孔的直径为80 nm,间距为200 nm左右.研究了高温退火与丙酮溶剂熏蒸对有序阵列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熏蒸使嵌段共聚物处在过饱和蒸汽压下,抑制了各相的扩散速度和自组装速度,有利于形成较小且均匀的纳米蚀孔.  相似文献   

12.
三元共混抗静电聚酯的制备及其纤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红外、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而后用扫描电镜及相差显微镜对由PET、PEG和嵌段共聚醚酯所形成的三元共混物及由它制成的纤维进行了相态结构的研究,测定了此三元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指标。实验表明:分子量为20 000的PEG能与低分子量的PET在常规聚合条件下反应生成嵌段共聚物。在PET/pEG共混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上述嵌段共聚物,可使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子变小,分散均匀性提高,且三元共混纤维的抗静电及其耐久性也相应地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一聚氨醋嵌段共聚物合成结构及 性能的研究 (l)有机硅预聚体的合成 ”一刘玉龙方少明张留成(1一1)有机硅一聚氨醋嵌段共聚物合成结构及性能 的研究 (2)有机硅一聚氨醋嵌段共聚物合成 及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张留成方少明刘玉龙(1一9)分段(片)函数的初等性 ·········……刘文刘致祥(1一19)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设计 一贾忠皓林建平罗云仲(1一26)中子嫂变掺杂直拉硅单晶内吸除效应机 理的探讨 ·········……张维连李养贤(l一33)聚酸亚胺型耐热感光高分子的热分解动力学 …李佐邦肖继君丁晓君(1一42)ZQ正向饱和压降的研…  相似文献   

14.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PEO/PPO)嵌段聚醚为原料,通过酯交换和熔融缩聚反应,合成了水溶性较好的聚酯聚醚类嵌段共聚型亲水易去污整理剂LW,应用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及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对共聚物结构及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W具有聚酯聚醚共聚物结构特征,并且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经过亲水易去污剂LW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的亲水性、抗静电、易去污和柔软性能等各项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亲水性具有一定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15.
在40℃反应条件下,以聚丙烯酸羟乙酯(PHEA)为大分子RAFT试剂,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为聚合单体,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通过光引发RAFT分散聚合制备全丙烯酸酯(PHEA25-PIBOAn)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反应在可见光(λmax=405 nm,0.4 mW/cm2)照射下,30 min内达到很高的单体转化率(≥95%).聚合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凝胶渗透色谱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体现出良好的可控性.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的形貌变化,成功得到了球形和囊泡结构形貌.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格氏置换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嵌段比的全共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3-己基噻吩)-嵌段-聚(3-三乙二醇-噻吩)(P3HT-b-P3TEGT),并将其作为添加剂引入到聚(3-己基噻吩)(P3HT)/ZnO杂化太阳能电池的活化层中,探讨其嵌段比对P3HT/ZnO杂化体系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3HT-b-P3TEGT的引入能够改善P3HT和ZnO的相容性,提高P3HT链段的有序堆砌和结晶性,优化P3HT/ZnO杂化薄膜微观形貌,从而有效提升器件效率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二醇为软段,以尼龙6(PA6)与尼龙11(PA11)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尼龙6/尼龙11-b-聚丙二醇(PA6/PA11-b-PPG)型热塑性聚酰胺性体(简称TPAE)。通过核磁分析与红外光谱测试表征了其化学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热重分析考察了TPAE的热性能。并测试了其动态热机械性能与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1)合成的TPAE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2)随着嵌段共聚物中尼龙11质量分数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逐渐降低;3)随着尼龙11质量分数的增加,TPAE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逐渐降低,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够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的胶束,由于胶束的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利用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今高分子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刚柔嵌段共聚物是指分子链中同时含有刚性嵌段和柔性嵌段的共聚物,它在溶液中通过不同嵌段对溶剂的选择性可以自组装成球形、棒状、囊泡等多种多样的纳米聚集体.本文简单介绍了嵌段共聚物和分子自组装的概念,总结了刚柔嵌段共聚物在刚棒选择性溶剂、柔性链选择性溶剂和非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刚柔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合成两种硅基介孔材料MCM-41和SBA-15.通过有机硅烷偶连法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嫁接到已合成的两种介孔材料上,得到氨基官能化的硅基介孔材料.利用XRD、FT-IR、N2吸附-脱附和ICP含量测定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环糊精分子的结构特征,首次通过机械化学法制备了α-、β-环糊精与三嵌段PPG-b-PEG-b-PPG共聚物的超分子包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机械化学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制备出环糊精与三嵌段共聚物的超分子组装体,组装过程中,环糊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共聚物链段包合、沿分子链滑移、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等形成了具有管道状多聚准轮烷结构的包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