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尽可能减少煤电机组退役和大规模非同步电源馈入对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本文在兼顾电网支撑能力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电退役与调相机配置协调策略。首先,构建了煤电机组对直流落点的无功支撑系数指标,并综合考虑机组役龄、污染物排放量、煤耗率等常规因素确定受端电网煤电机组的退役优先级顺序。进而,基于预想故障下系统的最大频率变化率和极值频率偏差约束得到煤电机组可退役的最大容量,形成相应的煤电机组退役策略。然后,提出了基于二分法的同步调相机配置策略,该策略可以对投建调相机的容量和选址进行决策,通过在煤电退役路径中协调配置调相机,确保受端电网的电压支撑能力满足要求。最后,在受端电网配置调相机后,对煤电机组可退役的最大容量进行同步更新,并对煤电机组退役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煤电机组退役和调相机配置的相互协调。基于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和河南电网规划系统开展了仿真分析,根据多馈入短路比和预想故障下的暂态仿真结果可知,在煤电机组退役容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煤电机组退役策略相比,本文所提策略确定的煤电机组退役顺序可以有效降低机组退役对受端电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可以降低大扰动故障下对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VSG)技术在动态过程中易引起功率振荡和频率波动甚至越界的情况,提出一种改进的VSG控制策略,在有功-频率控制器中加入一个微分环节,增大了系统阻尼,有效解决了功率超调的问题。并对所提出改进VSG控制离/并网的预同步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VSG输出端和电网端中间加入一个虚拟阻抗,通过控制实现VSG输出电压和电网电压频率、电压幅值和相位的同步,实现VSG系统从离网到并网的切换,加快了同步速度。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了基于改进VSG控制的离/并网模型,仿真所得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高光谱图像的稀疏解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鲸群优化算法的子空间匹配追踪(improved whale optimized subspace matching pursuit,IWOSMP)的稀疏解混算法.对鲸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非线性种群控制参数和进化策略,提高鲸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基于子空间匹配追踪算法,以约束稀疏回归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鲸群优化算法对已知端元集求解丰度系数.以重构误差最小为标准,通过最大程度地去除系数较小的冗余端元,提高子空间匹配追踪算法的端元提取的精确度,进一步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解混精度.合成图像实验和真实遥感图像实验表明,IWOSMP能有效去除大量的冗余端元,且解混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城市多光谱遥感像元分解技术改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线性光谱分解中端元选择范围大、信息损失多的问题,对端元选择做了改进.以上海市中心区域为例,进行了改进研究,并采用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引入像元纯净指数,为端元的选择提供了基本的定量准则;同时构造了三维特征空间动态交互模式,则从技术上改变了端元选择的模式.均方根以及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抽样检验都表明,混合像元分解的精度较好,说明该改进方法对于城市混合像元分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南昌水专学报》2015,(6):23-29
针对高光谱图像中端元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提取方法。首先,为平衡人工蜂群算法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研究了加权构造蜂引导的搜索策略,构造了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在8个基准测试函数中进行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性能有明显提升。然后,介绍了基于IABC端元提取的核心思想与主要步骤,与ABC和常规提取算法在模拟和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中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了新算法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进行电压跌落补偿策略的研究和最小能量补偿策略分析,发现改进DVR接人系统的拓扑结构,即在负荷端并联一个可调电抗器,电压跌落补偿时投入使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DVR补偿时消耗的能量越小,越容易实现纯无功补偿.提出暂时降低负荷功率因数来保证DVR在补偿时消耗能量最小的补偿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对...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AODV协议的不足,结合蚁群算法与Ad Hoc网络的特点,将改进的基于信息素扩散的蚁群算法应用于AODV协议,并记为P-AODV,协议改进了AODV的路由组建和路由维护策略,能为网络提供大量的冗余路径,增强了网络的抗毁性。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数据包发送率、端到端延迟、平均跳数等方面有较好性能,协议的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Metropolis光线追踪算法随机采样分布的稀疏性导致的生成图像随机噪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分布的突变策略.改进方法将采样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对Metropolis光线追踪算法进行改进,通过一阶段采样分布矩阵对二阶段突变策略进行影响,在当前采样点的8邻域像素位置进行小范围采样.在满足细节平衡条件的同时,设置多个采样点的标量贡献函数平均值比值为接收概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渲染时间下改进算法生成的图像较原方法噪声更少,与目前较好的改进算法效果相当.通过改进突变策略的方式解决了间接光照场景中噪声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O-cell试桩转换公式由于忽略了O-cell试桩上段桩的负摩阻力,从而导致O-cell试桩桩端承载力比顶压桩低且影响平衡点位置的确定。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Mindlin应力解对Meyerhof桩端阻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O-cell试桩承载力转换公式及平衡点确定方法。首先,计算由桩侧摩阻力产生的桩端平面附加应力,然后将该附加应力作为外荷载代入Meyerhof桩端阻力计算公式,分别求得O-cell试桩及顶压桩的桩端阻力,最后以两者的比值作为端阻力修正系数来改进现有O-cell试桩转换公式。在确定平衡点时,先按经验公式法预估平衡点,再根据修正后的O-cell试桩端阻力确定新的平衡点。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按照改进公式确定的平衡点能使上下段桩同时破坏,同时改进公式计算的O-cell试桩承载力更接近顶压桩承载力。得出改进公式较现有公式计算的O-cell试桩承载力及平衡点更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外伸端板节点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提出了一个外伸端板节点抗火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现行的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和CECS200:200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考虑结构钢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常温下外伸端板节点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改进.提出了高温下高强螺栓,外伸端板,柱翼缘和节点板域抗火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计算两个外伸端板节点的临界温度和耐火极限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Ad Hoc网络载波监听双信道接入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由隐终端和暴露终端引起的数据报文冲突问题,在对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载波监听双信道接入协议(dual channel multiple access,DCMA),包括基本的载波监听协议(basic carrier sensing,BCS)和忙指示载波监听协议(carrier sensing busy indication,CSBI).研究了DCMA控制报文的长度以及其解决隐终端和暴露终端的能力.通过仿真对DCMA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CSBI通过载波监听和忙指示(busy indication,BI)报文完全解决了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在高负荷时其吞吐量比802.11 DCF提高了近50%.  相似文献   

12.
载波监听双信道接入协议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Ad Hoc网络由隐终端和暴露终端引起的数据报文冲突问题,提出了基于载波监听的双信道
多重接入(DCMA)协议.载波监听DCMA协议通过使用载波监听和忙指示(BI)控制报文来解决数据报文冲
突问题.将忙期/闲期理论应用于双信道接入协议性能分析,对全互联网络中载波监听DCMA协议的信道利用
率进行了建模分析,并通过软件仿真研究了复杂网络拓扑下载波监听DCMA协议的吞吐量.分析结果表明,
载波监听DCMA的信道利用率要高于报文监听DCMA协议.在高负载情况下,载波监听DCMA的吞吐量比报文监
听DCMA协议和单信道接入协议的吞吐量提高了近50%.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处理非线性问题能力和PID控制器设计简单以及鲁棒性强的优点,设计了高性能控制器.通过对最小资源分配网络的裁剪策略进行改进,使改进的网络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把改进的最小资源分配网络应用到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中,同时结合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和PID控制,提出一种神经网络与PID相协调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并应用到对电站锅炉过热汽温的控制上.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与常规的控制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研究多跳Ad hoc网络可提供的应用层服务情况,提出了一种融合载波监听多址接入冲突避免机制(CSMA/CA)和隐藏节点效应的系统容量建模方法.多跳通信环境下CSMA机制和隐藏节点效应的共同作用使节点的竞争占用信道情况变得复杂.通过分析节点在整个信道接入过程中所经历的竞争行为来建立模型,推导了在CSMA和隐藏节点共同作用情况下系统可达到的最佳吞吐率表达式,给出了基于802.11b/g媒体接入控制机制参数下系统最佳吞吐率的理论数值结果和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新的建模方法和理论模型能准确估计多跳Ad hoc网络的应用层服务支撑情况.  相似文献   

15.
多跳Ad hoc网络最佳吞吐率量化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无线网络的系统吞吐率是有效利用其传输各种类型数据的前提,目前关于无线网络吞吐率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基础接入点模式的一跳接入系统吞吐率.由于多跳连接的Ad hoc网络系统吞吐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准确估计多跳连接的Ad hoc网络容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Ad hoc网络最佳吞吐率量化分析模型,在系统建模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受隐藏节点效应影响与载波监听范围影响的节点碰撞概率,且在对系统行为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捕获功能的存在,使得理论分析模型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BP神经网络结点数选取的改进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选取方法.该方法基于隐含层神经元输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估计隐含层结点数,把隐含层结点的改进算法用于物种选取的实例中,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并与回归分析做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建立BP神经网络结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综合改进的BP神经网络及其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网络拓扑结构、增加动量项、增加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增加权重初始化的N-W法等几个方面讨论了BP神经网络的改进,通过这几种方法的组合实现了一种新的改进型网络。详述了网络结构参数如学习速率初始值、隐含元个数、网络收敛精度等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中重点分析了学习速率和隐含元个数的确定、各种单一改进方法和综合改进方法的比较、网络训练样本量的取舍等。分析表明改进方法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图像分类识别时收敛速度慢,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震荡甚至收敛于局部极小值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小波变换融合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识别方法.利用高斯小波基函数取代神经网络隐含层中的隐节点函数,采用小波神经网络参数初始化方法和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自适应调整学习过程中的网络权值参数,从而解决了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低等情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5类动物图片的正确分类识别率为84.0%,较传统神经网络和稀疏表示的正确分类识别率提高了4.2%和6.1%.  相似文献   

19.
对已有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做了进一步的改进,通过对比选取了最优的网络训练模式和传递函数;利用反复训练和统计学原理推导了适用于确定单个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解析式,并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归一化方法、最优归一区间和最优隐层神经元个数的取值范围;指出当输入神经元大于3个时,采用具有双隐含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的效果远好于单个隐含层结构.对隧道结构整体沉降进行了预测,效果满意,为合理选择后续施工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中隐含层节点与训练次数的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目前构建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隐含层节点数和网络训练次数大多是依靠试验方法来确定,针对该方法运算工作量较大、模型质量和预测精度没有保证等问题,通过编写程序获得有关网络的预测精度和百分误差与网络隐含层节点数和训练次数之间关系的大量数据,采用Matlab语言分别绘制预测精度和百分误差与网络隐含层节点数和训练次数之间的三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达到最佳预测精度和最小百分误差的隐含层节点数和训练次数。该方法和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了选择人工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数和训练次数方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