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析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属于我院诊治7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先后开展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等检查,并实施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是94.5%,常规超声检查是60%,差异性明显(P0.05)。超声造影检查的漏诊率是5.5%,常规超声检查是40%,差异性明显(P0.05)。病灶组织的达峰时间与始增时间分别是(21.01±5.0)s、(18.17±6.8)s,正常腺体分别是(12.45±5.92)s、(18.10±5.67)s,差异性不显著(P0.05)。病灶组织的峰值强度是(60.21±18.75),正常腺体是(126.76±47.21),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价值良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灶区域的异常,降低患者的漏诊率,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D-1单抗规范化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靶向药物规范化治疗或化疗后病情未得到控制,均予以PD-1单抗(信迪利单抗)规范化治疗,评价患者近期的疗效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例(73.33%),主要为疲乏5例(22.73%)、发热4例(18.18%)、免疫相关性肺炎3例(13.64%),其次为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18.18%)、皮疹3例(13.64%)、腹泻2例(9.09%)、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9.09%)。结论:采用信迪利单抗规范化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其疗效较好,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经规范化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均为可耐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状腺上动脉(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在甲状腺方面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20例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20例患者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组),选择2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体内血流分布,测定患者STA峰值流速、收缩期至峰时间、心率等。结果:甲亢组及亚甲减组V、PSV明显更高(P0.05),甲亢组HR加快明显,T缩短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属于一种简单检测方式,将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分析应用在甲状腺患者的临床检查中,能够实现对甲亢与亚甲减的诊断鉴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章辉苏  杨超  王刚 《影像技术》2023,(4):57-62+72
目的:探究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超声科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结甲组,59例)和甲状腺腺瘤组(腺瘤组,31例),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检查,以病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的诊断效能、影像学特点、血流信号分型、结节内部与周边血流参数[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及收缩期时的最大血流速(Vmax)、阻力指数(RI)]的差异性。结果:超声对结甲正确诊断56例(94.92%),误诊为腺瘤者3例(5.08%);对腺瘤正确诊断26例(89.66%),误诊为结甲5例(17.24%)。在结节数目比较上,结甲组单发占比8.47%,多发占比91.53%,腺瘤组单发占比90.32%,多发占比9.68%,结甲组单发占比低于腺瘤组,其多发占比高于腺瘤组(P<0.05);在结节大小比较上,结甲组<1cm、1-3cm、>3cm者占比分别为55.94%、28.81%和15.25%,腺瘤组则分别为16.13%、45.16%和38.71%,结甲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与亚急性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组与亚急性组患者分别以彩色多普勒仪进行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急性期患者100%为低回声,亚急性血栓患者71.88%为中回声;本组64例患者中周围型20例(31.25%),中央型13例(20.31%),混合型31例(48.44%);急性组患者的腘静脉及股静脉的管径均大于亚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血栓的范围较广,以中回声为主的混合型血栓是亚急性DVT的可能性更大,超声检查对于急性和亚急性DVT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PHILIPSiu22或SIEMEN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两组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88.9%(48/54)、95.0%(38/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70例同期进行治疗的患有高血压但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并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E/A)为(0.80±0.2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E/A)(0.59±0.15),观察组LAD(45.12±2.16)mm显著优于对照组LAD(31.08±2.07)mm,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LVEDd及IVSD/LVP-Wa与对照组LVEDd及IVSD/LVP-Wa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使患者的心脏结构发生变化,使患者的(E/A)和LAD显著扩大,值得引起医疗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经常规检查确诊的患者共50例予以分析。结果 :2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反应中,恶性病变11例(55%),良性病变9例(45%)。其中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4例为导管内癌、淋巴转移性低分化癌3例、纤维性腺癌1例、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增生2例、腺病4例、炎性病变1例。2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12例为片状低回声区域(60%),8例为微钙化片状低回声区域(40%);恶性组病灶最大直径为2.25±1.03(cm),良性组为3.09±1.02(cm),良性病变组微钙化比例77.8%和恶性病变27.3%;腋下异常淋巴结分析,良性病变9.1%,恶性病变55.5%。结论:非肿块型乳腺病变内部微钙化存在对导管内癌诊断具有显著价值。腋下存在淋巴结异常对于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诊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488例,根据诊断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均124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低频超声,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高频超声,观察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98.15%,高于对照组89.47%,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可采取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测,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影像检查技术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的应用。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6月-2019年1月,以同期收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2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观察组(经阴道超声检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参照组诊断准确率74.19%,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3.55%,两组比较数据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采用经阴道影像检查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为后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规范化管理应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本社区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对半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分别施行常规社区管理和规范化社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相比,整体的管理质量评估效果明显更好,且血糖情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在管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当中能够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丽鹏  杨光 《声学技术》2008,27(2):224-226
为研究应用高频超声研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功能的改变,应用高频超声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糖尿病无高血压组n=30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n=35)以及40例健康人进行颈动脉的二维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M_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前后壁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运动幅度变化,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内径,计算僵硬度指数口、扩张性(distensibility)和顺应性(compliance),经心率和脉压矫正后的前壁加速度(ACi)、减速度(DCi)等参数。发现两组糖尿病患者IMT、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1,加速度和减速度降低(P〈0.01,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IMT和僵硬度指数明显高于糖尿病无高血压组,扩张性和顺应性及加速度和减速度明显低于糖尿病无高血压组。IMT与年龄、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及加速度和减速度间有相关性。高频超声对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功能变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脊柱裂超声颅脑征象特点及意义。方法:对29例胎儿脊柱裂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生完成其超声检查工作,记录超声颅脑征象后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29例脊柱裂胎儿经超声检出率高达96.55%,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颅脑征象中双顶径较正常值小五个百分位数、合并脑室增宽、合并香蕉小脑、颅后窝池消失、合并柠檬头发生率较高(P0.05),但脊柱裂胎儿小脑异常偏小所占比例仅为6.90%,提示脊柱裂胎儿颅脑征象中小脑形态异常或缺失发生率较高。结论:颅脑超声可获得满意的脊柱裂胎儿检出效果,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脊柱裂胎儿颅脑超声征象,对疑似胎儿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孕妇及胎儿实际情况制定正确有效的干预方案保障孕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图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进祝  冯亮  朱晓红 《声学技术》2005,24(4):233-236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对病理证实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20例甲状腺腺瘤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以圆形或类圆形实性低回声为主,部分可见钙化,多数结节边界不清、无包膜,彩色血流信号显示率为48.5%(16/33)。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0.3%(26/37)。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有其特征性,其中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及微小钙化是诊断要点,超声检查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下肢动脉血管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诊治的98例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均分法将病患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二维超声诊断,观察组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准确率及误诊率,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5.92%)高于对照组(79.59%),误诊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96.71%的灵敏度、83.33%的特异度、90.91%的阳性预测值、93.75%的阴性预测值。结论: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较高,且有效降低误诊率,在临床应用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和常规方法在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21例剖宫产产妇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得到证实,研究中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经手术证实7例孕囊型(33.33%)、8例包块型(38.10%)、6例宫腔下段孕囊型(28.57%);经过超声诊断7例孕囊型、7例包块型、6例宫腔下段孕囊型,确诊率达到95.24%(P0.05)。结论: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显示患者子宫瘢痕妊娠位置、内部回声以及血供等情况,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就诊我院的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二维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诊断误诊率(3.12%)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90.48%,阴性预测值为90.4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的准确率较高,明显降低了误诊率,能够较灵敏的诊断出下肢动脉血管栓塞患者的情况,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X线钡餐检查,观察组予以超声诊断,两组分别与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两组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X线钡餐检查符合率82.93%,两种检查诊断符合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操作较为方便,无创,价格低等优势,在临床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黄帆  洪向丽  郭丽丽 《声学技术》2016,35(2):137-141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输卵管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01月至2015年03月来院的190例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对其进行早期经阴道超声诊断,并将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0例疑似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经手术后均得到确诊。术前经阴道超声诊断后确诊为187例,正确率为98.42%。其中,壶腹部妊娠168例(88.42%),峡部妊娠16例(8.42%),间质部妊娠3例(1.58%)。误诊2例(1.05%),漏诊1例(0.53%)。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准确率高,误诊及漏诊率低,为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超声诊断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要点。方法:选择东莞市大朗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29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血流动力学。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的病灶个数以多发为主,且病灶直径多<1cm,边界清晰,对照组则以单发为主,病灶直径在1-3cm和>3cm左右,边界清晰;观察组的实性内部回声小于对照组,P<0.05;晕环征、包膜征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0-Ⅰ级为主,对照组以Ⅱ-Ⅲ级为主;观察组的结节内血流参数、结节周围血流参数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超声图像鉴别中,可以从病灶数量、直径、边界、内部回声以及是否存在晕环征、包膜征等方面加以鉴别,且两种甲状腺疾病的血流信号、血流动力学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