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有效影响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明慧  胡未 《山西建筑》2010,36(3):139-140
通过收集国内外强夯法地基处理加固有效深度的确定方法和标准,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效加固深度与影响深度的区别,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8000 kN·m能级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变形监测、标准贯入和深层载荷试验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强夯加固风成砂地基的深层土体变形规律、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及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收锤标准对风成砂地基土体变形、有效加固深度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后的现场静载荷试验与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最小平均值qc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依据设计要求建立采用静力触探法定量评价强夯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和标准,利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对该强夯地基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发现强夯地基软弱层并确定软弱层区的分布范围。采用探井取土样及土工试验对该强夯地基湿陷性进行定量评价,并发现2个探井中地基土剩余湿陷量较大;分析软弱层的成因并采取石灰砂桩等补强处理措施,消除强夯地基隐患。采用静力触探法,依据承载力标准较精确地划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和影响深度;采用土工试验法,按照消除湿陷性标准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发现两者确定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BP网络预估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现有各种计算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理论存在的多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预估方法并以湿陷性黄土地区为介绍了它的建模方法和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而且能定量预估,计算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强夯法的加固原理和优越性进行了论述,探讨了有效加固深度的判断标准和影响因素,并对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以期为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运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入手,对青岛地区粗颗粒填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岛地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经验公式。针对强夯后地基土强度随深度仍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有效加固深度区间的概念。在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粗颗粒填料的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结合试夯实例,对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的实施效果和对夯后地面标高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方法修正系数法、经验公式法和规范查表法,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得出了计算有效加固深度只能在梅纳公式的基础上,由经验系数法或经验公式法等其他方法确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张莉萍 《山西建筑》2002,28(7):95-96
通过采用钻机钻孔取样,探井取样,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及瑞利波速等检测方法,提供了地基承载力和湿陷性消除深度,确定了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并对类似工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收集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强夯处理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公式和测试结果,对有效加固深度公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针对北方北京市城镇铁路回龙观车辆段高回填粉质粘土强夯处理加固深度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公式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拟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强夯加固深度进行预测。从国内的若干强夯工程实例中,选取了干重度、孔隙比、主夯击能、夯点间距等强夯加固深度的八个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对相应数据按一定方法分类整理,把这些数据输入到一套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FORTRAN程序中对其进行训练,最后用该经过训练程序对两项工程进行加固深度预测。预测结果证明了此种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梁雪梅  王连军 《山西建筑》2010,36(12):83-85
通过高能级强夯在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实例,研究了强夯参数的确定。对高能级强夯的锤底接地静压力、夯点间距以及有效加固深度分别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夯点间距公式,可供今后的工程实践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滨海含软土夹层粉细砂地基高能级强夯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海粉细砂场地地基常分布有软土夹层或淤泥包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基处理难度大。目前采用高能级强夯加固滨海粉细砂场地的工程案例较少。结合具体工程研究了某地下水位较高且含软土夹层的滨海粉细砂场地上开展的5、8、12、15MN·m能级强夯加固试验。除5MN·m能级强夯试验区外,其余试验区均先采取高能级点夯加固深层土体,然后采用中等能级点夯加固夯点间土,最后利用低能级满夯加固地基浅层。对比分析了夯沉量和强夯前后的旁压、静力触探测试数据,发现夯击7~8击后夯沉量变化明显减小,每遍的单点夯击击数宜控制在8~9;在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旁压模量和静力触探锥尖阻力均明显提升,高能级强夯能有效消除滨海粉细砂的液化势。试验场地内上述各个能级的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为7.5、9、10.5、10m,在有效加固深度范围内,表征土体相对加固程度的提升系数沿深度大致呈直线下降。现场试验数据还表明,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距地表以下2.5m有助于提高加固效果;软土夹层的存在会明显影响加固效果及限制有效加固深度的发展,因受软土夹层的影响,场地15MN·m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明显偏小。建议在级配不良的滨海粉细砂场地上按照规范JGJ 79—2012中细颗粒土的标准来确定高能级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  相似文献   

13.
有效加固深度是强夯法设计施工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文中结合现场试验,通过FLAC3D建立了强夯加固无粘性土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夯锤落距、锤重、锤底面积以及土体参数等因素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法进行了土体参数多因素敏感性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及结合有效加固深度的传统经验公式,提出了针对无粘性土的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工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计算公式预估结果比较可靠,对强夯法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华能瑞金电厂新建工程,介绍了强夯法处理超大粒径砂岩块石抛填地基的加固情况.首先进行强夯试验,确定采用能级及质量评价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对填方厚度大于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煤场中间部位及滚轮机等构筑物基础,采用分层强夯处理的方法、最后采取静载荷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方法进行地基强夯效果检测,总结出该工程输煤系统各建(构)筑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6,(10)
从目前情况分析,强夯法是较为普遍的地基加固措施,而且这种方法自身具有诸多优势,比如设备简单、经济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根据实践可知是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但是现阶段存在加固深度及标准的差异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有效加固的计算方法,并且列举了相应标准及影响要素,进一步完善强夯法于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6.
孙琦  吴庆双  张兆元 《安徽建筑》2006,13(5):124-124,126
文章简述了等效拟静力法预测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发展的现状。对兰许高速公路强夯工程有效加固深度,并对利用等效拟静力法进行了预测并对该法加以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高能级强夯的加固效果显著,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效加固深度是评判加固效果和确定强夯方案的重要指标。以10 000kN·m高能级强夯加固某抛填路基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 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单点多次夯击的强夯数值模拟,以夯击后的应力为标准来计算有效加固深度。结果表明:随夯击次数的增加,有效加固深度先增大后稳定,6击后有效加固深度的增幅极小。经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到土体参数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敏感性排序。落距和锤重与有效加固深度呈正相关关系,锤径则为负相关关系。锤重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大于落距,在夯击能相同时,重锤低落所得到的累计夯沉量与有效加固深度均更大。提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估算公式,并实现了量纲统一,该公式与模拟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8.
李健 《山西建筑》2008,34(16):106-107
结合某地基强夯工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与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测试了夯击能,夯后时间对强夯强度和加固深度的影响,初步解释了有效加固深度的概念,提出了目前设计承载力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有效加固深度在强夯地基处理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业界对其一直争议较大,得不到明确肯定。作者从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出发,汇集国内同行的科研成果,引入了双层地基概念来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理论上明确阐述了锤底静接地压力(锤半径)是有效加固深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四川建筑》2010,30(1):95-96
通过对强夯加固填土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强夯加固前后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和不同夯击能下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得出强夯加固地基存在盲区(距地表50cm左右),且强夯影响深度可大致分为高加密区、中加密区和低加密区。有效加固深度随夯击能增加而增大,有效加固深度为锤底直径的2.5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