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芸 《应用化工》2010,39(6):898-900
以活性艳红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作用,考察了粉煤灰的加灰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废水pH值及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脱色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废水初始浓度越低,吸附时间越长,脱色效果越好,当吸附时间达60 min时,脱色率趋于稳定;随着粉煤灰加入量的增加,脱色率呈上升趋势,对于100 mg/L的染料溶液,当粉煤灰用量为60 g/L时,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5%;粉煤灰脱色效果受pH值影响很大,碱性条件下粉煤灰的脱色率较高,酸性条件下次之,中性条件下最差,最佳pH值为10。脱色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限氮浸没式培养中,获得了含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只含LiP或MnP以及无LiP和MnP的4种培养物,考察了LiP,MnP及菌球在染料脱色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4种培养物对6种染料都有明显的脱色效果,甲基橙、橙I、次甲基蓝脱色率在90%左右,刚果红、直接湖蓝脱色率在80%左右,结晶紫脱色率在60%左右. 无酶情况下染料的脱色主要是菌球的吸附,有酶情况下染料的脱色主要是酶的降解. 菌球在脱色过程中除了吸附染料外,还起到提供H2O2和藜芦醇的作用,促进了染料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对活性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对活性红23与活性蓝171进行吸附脱色。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改性粉煤灰对染料的脱色性能高于粉煤灰。染液初始pH值为8~9时,两种活性染料脱色率最高。随染液浓度增大,粉煤灰对染液的脱色率不断降低,但粉煤灰对染料的吸附量却不断增大。粉煤灰对两种染料的恒温吸附脱色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恒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4.
宋娟 《广州化工》2013,(13):83-85
用稻壳吸附剂对甲基紫、孔雀绿、维多利亚蓝三种染料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了室温条件下染料溶液pH值、稻壳吸附时间、染料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稻壳对三种染料具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效果,当pH=6时脱色率最高;稻壳对三种染料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符合Langmiur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直接深蓝L—3RB的脱色降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直接深蓝L-3RB的生物脱色降解研究表明,OGC101和BKM-F-1767两菌种对染料均有迅速有效的吸附脱色及了和解能力。共培育30天,脱色率达95 ̄100%,降解率为54 ̄100%。菌中液,培养方式及染料浓度等都对脱色和降解有影响,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染料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以及最大吸收波长的移动,以确定吸附脱色及生物降解能力。发生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方向的显  相似文献   

6.
竹炭对碱性品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竹炭对碱性品红染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竹炭用量、竹炭粒径、吸附时间、pH值、温度和染料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色率随着竹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竹炭粒径的减小而增加,用200~300目竹炭处理25 mg/L的碱性品红溶液,当加入量为4 g/L时,吸附平衡时间为10 h,脱色率为90.1%;在不改变碱性品红结构的pH范围内(pH<9),脱色率均大于74%;溶液温度升高,脱色率增大,但随着染料浓度增加,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越来越小;Langmuir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等温方程更适合于描述竹炭对碱性品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灰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成为常见的废弃物吸附材料,探究其对阴离子染料,活性蓝171、活性红23和酸性黑1,脱色能力。探究发现生物质灰渣对染料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在弱碱性环境下,生物质灰具有更高的脱色能力;并且染料的脱色率随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25 min时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蛋壳膜吸附脱色处理水溶性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广州化工》2011,39(1):112-114
以蛋壳膜作吸附剂,对曙红等4种不同结构的水溶性染料分子的单水溶液进行吸附脱色研究。探讨了蛋壳膜用量、溶液pH值、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吸附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蛋壳膜对水溶性染料的吸附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在最佳条件下,蛋壳膜对曙红、铬黑T的脱色率达95%以上,对亚甲基蓝和甲基紫吸附效果不理想,说明蛋壳膜本身对含甲基类染料吸附能力较低。此研究利用了废弃的蛋壳膜,解决染色废液的处理问题,对于蛋壳膜的开发利用以及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寻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糠醛渣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糠醛渣对染料的静态吸附.以刚果红染料为例,研究了糠醛渣对染料废水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振荡时间、温度、吸附剂粒度和吸附剂剂量对糠醛渣吸附刚果红的影响,测试了吸附等温曲线.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糠醛渣对亚甲基监的脱色率增加,60min后,吸附作用基本达到平衡.随着温度的升高,脱色率增加,糠醛渣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吸热反应.随着粒度的增加,脱色率呈上升趋势.当糠醛渣剂量为0.6g时,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0.72%.糠醛渣作为吸附剂处理含刚果红废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实现了以废治废的废物资源化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生MnO2对茜素红吸附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芳  孙玉凤 《辽宁化工》2006,35(5):260-263
以新生MnO2为吸附剂,对水中茜素红染料进行了脱色研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结果表明,降低pH值、增加吸附剂投加量,有利于新生水合二氧化锰对茜素红染料的脱色。当新生态水合MnO2浓度为300 mg/L,茜素红浓度为400 mg/L,pH=2,反应时间为60 min时,茜素红脱色率达90%以上。实验还发现对茜素红染料吸附较好符合Freundich吸附等温式,吸附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1.
焦炭吸附--微波降解处理活性橙X-GN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速焦炭吸附并用微波进行焦炭再生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微波不仅显著促进焦炭对染料的吸附,而且能分解吸附在焦炭上的染料使焦炭再生,焦炭多次使用仍能保持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在98%以上.此外,研究了各种相关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威娇 《广东化工》2013,(14):59-60
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的废弃物,比表面积较大,对染料大分子具有一定的吸附脱色能力。文章以活性艳红染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酸性粉煤灰和碱性粉煤灰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碱性粉煤灰对活性艳红模拟废水吸附脱色效果较好。同时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钙质量比、粉煤灰活化温度、粉煤灰的加灰量、废水pH及初始浓度对吸附活性均有影响。当粉煤灰与氢氧化钙质量比为3.0、活化温度为300℃、粉煤灰加入量为5 g/L时,pH为10.0、浓度为20 mg/L的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99.2%。  相似文献   

13.
褐煤基活性焦的脱色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褐煤基活性焦对碱性品红和酸性黑两种染料溶液的脱色特性。结果表明,在上述两体系中,吸附时间分别为50、120 min时,脱色率可分别达到95.9%、91.6%;活性焦投加量及染料浓度变化对脱色率产生不同影响;褐煤基活性焦对碱性品红和酸性黑的吸附规律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在模拟染料废水中以边生长边吸附的方式对活性翠蓝KN-G, M-GB, K-GL,活性黑K-BR、活性艳蓝M-BR、活性红紫K-3R和活性深蓝K-R 7种水溶性活性染料的脱色性能及吸附过程. 结果显示,生长菌体对7种活性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性能,染料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平均脱色率可达93.0%;染料初始浓度为400 mg/L时,活性翠蓝KN-G和M-GB的脱色率仍达到了99.7%和99.9%. 上清液的紫外光谱图及染料分子中铜离子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染料通过吸附方式从废水中去除. 通过SEM, TEM观察发现,生长菌体在吸附过程中,菌丝发生肿胀膨大,细胞壁发生结构重组,厚度增加10~15倍. 细胞壁的结构变化是生长菌体吸附染料的重要机制,为染料吸附提供位点和进入细胞内部的通道.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细菌纤维素(BC)膜为载体固定化漆酶,对活性艳蓝KN-R脱色,研究了艳蓝降解的动力学和不同因素对该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后的艳蓝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几乎完全消失,说明该染料发生降解脱色;固定化酶对艳蓝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BC膜对艳蓝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当固定化酶的活力为84.9U时,脱色率最大为73.5%;染料浓度为50mg/L时,脱色效果较好,为81.1%;固定化酶对艳蓝的脱色在偏酸性条件下更好,最适宜的pH为5,此时的脱色率为95.2%;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降解率提高了2倍,反应速率提高了3倍;在重复脱色5次后,脱色率降为12.2%。  相似文献   

16.
用秸秆灰渣作为吸附材料,对染液进行了脱色性能研究。探讨了秸秆灰渣投加量、粒度及pH值对染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对大红、亮蓝和柠檬黄染料做了对比吸附实验,与活性炭做了对比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秸秆灰渣对染料分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可作为廉价环保吸附材料。秸秆灰渣最佳吸附条件为:秸秆灰渣粒度60~100目、投加量2.5g/100mL、pH值5.0~7.0时,脱色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脱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制的阳离子交换纤维对阳离子染料溶液进行了静态、动态的吸附、脱色试验以及纤维吸附染料后的解吸、再生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纤维只要制作得法,其吸附、脱色性能远优于一般活性碳,并且用0.5N 的盐酸溶液即可使纤维再生,再生方法简便且再生率较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甘蔗渣对染料废水的吸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甘蔗渣对3种染料废水进行了吸附脱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效率影响最小;pH值对亮蓝染料废水脱色效率有影响;3种染料废水吸附饱和时间均为1h,在常温20℃,pH值为7,吸附时间为1h,蔗渣投加量为10g/L的条件下,蔗渣对亮黄、亮红和亮蓝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分别达到80%、60%和30%。与传统吸附剂(活性炭)比较,甘蔗渣吸附效率较低,但其处理成本远低于活性炭,如能采用固体发酵处理吸附饱和的蔗渣,可解决二次污染问题并生产经济副产品。  相似文献   

19.
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是困扰印染纺织和染料生产的重大环境问题,水溶性染料的去除则更为困难。生物吸附脱色反应性能稳定,不产生有毒中间产物;而丝状真菌在特定条件下的成球生长及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为后续的固液分离和实际废水处理提供了良好条件。考察了4株丝状真菌对3种高水溶性染料的吸附脱色,  相似文献   

20.
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ACF电极成对电解脱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卫身  毕会锋  王斌  杨凤林 《化工学报》2006,57(11):2714-2719
在恒电流模式下,采用无隔膜电解槽,同时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阳极和阴极,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下蒽醌染料活性艳蓝KN-R的脱色效果和脱色机制.结果表明:0~0.1 mA·cm-2时,脱色是由于染料在ACF上的吸附,极化对吸附行为影响不大,脱色率在15%左右;0.2~0.6 mA·cm-2时,阳极电位达到该染料在ACF上的氧化电位(0.5 V),阴极电位未达到其还原电位(-0.7 V),脱色是由于阳极电氧化和阴极吸附,脱色率最高可达52%;0.7~1.0 mA·cm-2时,发生成对电解,即阳极电氧化和阴极电还原同时使染料脱色,脱色率最高可达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