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广州化工》2004,32(4):57-58
水处理缓蚀剂从最初的铬酸盐、聚磷酸盐到有机膦酸盐,从高磷、含金属的配方到低磷、全有机配方,从单一的铬系、磷系配方到钼系、钨系、硅系、全有机系等配方,正朝着多品种、高效率、低毒性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次膦(磷)酸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磷系阻燃剂,具有密度低、释热率低以及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尼龙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并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本文综述了次膦(磷)酸盐的主要分类、性能及其研究现状。按照次膦(磷)酸盐的结构划分为有机次膦酸盐和无机次磷酸盐两大类。有机次膦酸盐主要包括烷基次膦酸盐,烷基次膦酸盐的含磷量高,可同时在凝聚相和气相中起到阻燃作用。无机次磷酸盐主要包括钠盐、铝盐、锌盐以及稀土类金属等。最后以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为例,对次膦(磷)酸盐阻燃剂的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目前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仍然还是磷系配方,即在配方中采用较大剂量的无机聚磷酸盐,如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Na_5P_3-O_(10)或(NaPO_3)_n]作为主缓蚀剂,再加入少量的有机多元膦酸,如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DTMP)或1-羟基乙川-1,1—二膦酸(HEDP)以及少量的聚羧酸,如聚  相似文献   

4.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金属的腐蚀与腐蚀控制(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本省 《清洗世界》2005,21(6):24-25
讨论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腐蚀控制的指标和金属腐蚀的机理;重点讨论了金属腐蚀控制的方法以及金属腐蚀控制用的缓蚀剂—亚硝酸盐、正磷酸盐、聚磷酸盐、磷酸酯、有机膦酸、锌盐、硅酸盐、钼酸盐、硼砂和芳香唑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硅酸盐聚磷膦酸盐硫酸锌,各种复合配方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缓蚀性能。筛选出以聚磷酸盐硫酸锌预膜、以硅酸盐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主的复合配方运行,经六十余天试验,腐蚀率小于1mpy、且未发现点蚀。硅磷复合配方中硅磷水稳药剂,相互补充、扬长避短,效果良好,对高含硅的原水尤为适宜,可供国内选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硅酸盐聚磷膦酸盐硫酸锌,各种复合配方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缓蚀性能。筛选出以聚磷酸盐硫酸锌予膜,以硅酸盐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为主的复合配方运行。经六十余天试验,腐蚀率小于1mpy,且未发现点蚀。硅磷复合配方,能互相补充扬长避短,为此效果良好,可供国内冷却水系统选用。  相似文献   

7.
工业循环冷却水采用磷系水稳剂时,要用高聚磷酸盐及锌盐予膜。(目前多采用PH=5~6时Betz807予膜剂800PPm的配方,即六偏磷酸钠〈简称“六偏”〉640PPm,ZnSO_4·H_2O160PPm)。 由于钙盐和聚磷酸盐的络合物实际上是聚磷系缓蚀剂中最有效的成分,故实际予膜时Ca~(2 )的浓度不得低于一个最低值,而Ca~(2 )  相似文献   

8.
徐峰  郑宝武 《净水技术》1995,(2):32-32,20
ST—9405水处理剂是低钼、低膦系水质缓蚀阻垢剂.由于上海炼油厂的水质是腐蚀型的,因此,要求选用的药剂要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而目前国内常用的缓蚀剂有聚合磷酸盐、锌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以及作为铜缓蚀剂芳香族唑类等.由于聚磷易水解为正磷而成为磷酸钙垢,并使水体富营养化而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原我院研制的TS-1型水质稳定剂和在国内大多数工厂使用的聚磷酸盐—膦酸盐—聚合物—唑类磷系配方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时的适用条件。所提条件的来源,主要出自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外应用磷系配方中较为成熟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关于锌盐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盐作为阴极缓蚀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国内是近几年的事。5W-182,沧-2 S204等循环水处理的药剂配方皆含有锌盐。锌盐单独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情况很少,大都与其他药剂复合使用。例如,膦酸盐 锌,铬酸盐 锌;木质素 锌及聚磷酸盐 锌等。国外曾称它为循环冷却水处理申的“万能药剂”而广为使用。然而,根据我们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中证明,任何良好的药剂配方,都有着一定条件下的应用范围,不能盲目使用。本文就锌盐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的作用及其使用的局限性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环保水处理剂.低磷或无磷、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缓蚀剂成为国内外水处理剂研究的重要方向。工业常用的缓蚀剂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锌盐、硅酸盐、磷酸盐、聚磷酸盐、有机膦酸(盐)、膦羧酸、多元醇膦酸酯、钼酸盐、鸽酸盐、巯基噻唑和苯并三唑等。但其中铬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毒性大:聚磷酸盐容易分解,在换热器管壁上结垢;钼酸盐和鸽酸盐使用浓度高、用量大,不能被广泛使用。为了尽量减少缓蚀剂的缺点而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缓蚀性能和优良的协同效应.缓蚀剂正在由单一使用走向复配使用。1967年国外开发了全有机配方,由磷酸盐和聚羧酸盐为主要组成。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应用。常用的磷酸盐有HEDP、ATOP、EDTMP、PBTCA等,常用的聚羧酸为聚丙烯酸或丙烯酸的二元、三元及多元共聚物。全有机配方无毒无污染,没有聚磷酸的水解问题。无磷酸钙垢的危险。适用于高pH、高碱度、高硬度和高浓缩倍数的水质,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在研究炼油厂循环水缓蚀剂时发现芳基咪唑啉衍生物耐温性好。而且在酸性条件下不易降解,并且稳定。本课题组合成的双环咪唑啉用做聚醚的封端剂已经作为降摩阻剂用于原油开采H,在此基础上,经过改性复配后发现具有氧氮结构的芳基双环咪唑啉在高温夺件下对碳钢具有明显缓蚀效果。这类缓蚀剂无特殊气味,而且由于长链咪唑啉的结构以及实验确定其热稳定性好。毒性低。最突出优点是:当金属与酸性介质接触时,可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氮吸附的吸附膜.改变氢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也可以络合溶液中的某些氧化剂,降低电位达到缓蚀目的同。为提高缓蚀效果.方便现场操作.该缓蚀剂利用复配的方法目一步提高了在循环水中的耐高温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 铬系、磷系缓蚀剂,由于具有优异的保护性能,本世纪5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环境污染的限制,铬系缓蚀剂的应用逐渐减少。自从具有良好阻垢、分散作用的有机膦酸盐问世以来,磷系缓蚀剂常与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极化曲线、旋转挂片等方法研究了钼酸盐与有机膦酸、正磷酸盐和锌盐等缓蚀剂在低硬度、高氯离子的水质条件下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 ,几种缓蚀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其中锌盐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炼油厂循环水浊度高,高硬、高碱且含油、浓缩倍数低的特点,以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三元共聚物、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磷羧酸盐和有机膦酸Ⅱ为阻垢剂,PAPE(多元醇磷酸脂)、有机膦酸Ⅱ和锌盐为缓蚀剂,复配出WSW-216型水质稳定剂。动态模拟中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该药剂处理k值为(5.0±0.5)、pH值为7.0~8.0的水体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循环水质的标准要求,其缓蚀阻垢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5.
刘正宝  顾雷英 《工业水处理》1995,15(3):11-13,36
通过极化阻率和极化曲线测定,研究了钼酸盐在含有有机膦酸盐和阻垢分散剂的复合配方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筛选了含低量钼酸盐的高效阻垢缓蚀剂配方,并通过旋转挂片实验和静态阻垢实验测定了在高氯离子水样中钼系复合配方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及对碳酸钼的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聚磷酸盐作为主要缓蚀剂的磷系配方,在我国工业冷却水处理中,已得到较为普遍地应用。使用磷系配方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工厂,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外,磷系配方与铬系配方相比,因在保护环境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其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17.
田保政 《中国塑料》2022,36(2):197-208
介绍了烷基次膦酸盐的阻燃机理,综述了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复配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烷基次膦酸盐与磷系阻燃剂、氮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碳基材料、无机金属阻燃剂、阻燃聚合物和扩链剂组成的复配体系等,并对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复配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锌盐、钼酸盐、低膦有机物、羧酸磺酸共聚物为循环水系统缓蚀阻垢剂的有效组份 ,研制了新型低膦缓蚀阻垢剂。其特点是含磷量仅为常规有机膦系列复合水处理剂的 30 %~ 5 0 %。循环水系统应用该水稳剂后 ,排污水磷含量 ( <1.0mg/L ,以P计 )符合环保要求 ,缓蚀阻垢性能达到中石化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内循环冷却水处理所采用的缓蚀剂目前多以聚磷酸盐为主,其它品种缓蚀剂的应用尚存在很大空白。而就国内现有的少量有关钼酸盐配方的探讨工作来说尚存在剂量偏高的问题,在经济上尚无法与其它目前采用的配方相竞争。因此探索增效作用更为明显、剂量较低的含钼酸盐复合配方以提高其经济性,使之更具实用价值是目前有待解决的研究课题。为此,将这篇在1977年的译文(未交流过),经再次校核后介绍给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行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95—022 用于工业用水分布系统中含金属成分的缓蚀剂该缓蚀剂含有一种有机磷酸,且在无机锌盐(例如ZnCl或ZnSO_4)中,适宜的有机膦酸包括氨基三甲叉膦酸、己二胺四甲叉膦酸、己二胺四甲叉膦酸、三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或其它盐。用于工业用水分布系统中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