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催化剂载体硅胶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载体硅胶在化工合成催化中的应用以及载体硅胶的制备技术,并介绍了载体硅胶的国内外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硅胶载体热活化过程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利用 XRD、SEM和原位FTIR等手段对三种热活化硅胶载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1、T-3和T -4三种硅胶载体发生局部烧结现象的起始温度Ts值约分别为900℃、600℃和600℃(升温速率100℃/小时),局部烧结现象将引起硅胶载体非晶程度下降,扩散孔分率下降.SEM观察到了900℃热活化T-1硅胶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其实质是原级粒子之间相互熔结聚并而增大 .原位红外结果则表明, 局部烧结可能导致了硅胶颗粒内部SiOSi骨架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国产JQS-1硅胶催化剂在聚乙烯UNIPOL工艺中的应用。硅胶作为UNIPOL工艺催化剂的载体,目前一直由国外生产。通过研究国产JQS-1硅胶的基本性质、以其为载体的催化剂的组成以及使用该催化剂的基本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等情况,并与同种情况下进口硅胶Grace955做比较。得出结论:在聚乙烯UNIPOL工艺中,国产JQS-1硅胶催化剂完全可以替代进口Grace955硅胶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在烯烃聚合过程中,催化剂载体粒子的表观形态控制着聚合物产品粒子的表观形态。本文用显微摄影的方法对催化剂载体硅胶的表观形态及其受热活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硅胶粒径的增大,载体硅胶粒子的表观球形规整度逐渐下降,90μm以上的大粒子和5μm以下的小粒子的增加均会使硅胶的整体表观形态变差,而且活化过程中存在硅胶大粒子的破碎、小粒子的聚结现象以及达到一定活化高温时由于破碎和聚结都急剧加速而使硅胶粒子表观形态恶化。  相似文献   

5.
张翠玲  刘文霞  张鹏  刘强  李丽 《化工进展》2011,30(6):1253-1258
对自制硅胶和参考硅胶进行了两种方法的改性并分别制得铬系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仪(TG-DTA)、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两种硅胶进行了分析,并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聚合实验。结果表明,自制硅胶初始干燥不如参考硅胶充分。自制硅胶表观形态较优,但其破碎强度不如参考硅胶。改性剂钛的引入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钛的加入量一样时,通过溶胶-凝胶法改性后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于传统浸渍法改性后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6.
硅胶载体热活化过程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性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本文利用XRD、SEM和原位FTIR等手段对三种热活化硅胶载体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1、T-3和T-4三种硅胶载体发生局部烧结现象的起始温度Ts值约分别为900℃、600℃(升温速率100℃/小时),局部烧结现象将引起硅胶载体非晶程度下降,扩散孔分率下降。SEM观察到了900℃热活化T-1硅胶中的局部烧结现象,其实质是原级  相似文献   

7.
硅胶负载的铬系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烯烃材料的发展与其催化剂的进步密不可分,硅胶常作为烯烃聚合的催化剂载体,通过改变其物性指标和活化条件可以控制催化剂的性能和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综述了硅胶负载的铬系聚乙烯催化剂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包括硅胶载体的预处理方法,硅胶负载的氧化铬催化剂、有机铬催化剂、添加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铬系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催化性能.对比了氧化铬催化剂与有机铬催化剂在催化机理上的差异.预测了硅胶负载的铬系催化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化工进展》2005,24(12):1389-1389
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LSG-1载体硅胶,日前,在辽宁营口向阳催化剂公司顺利通过了在工业级催化剂制备装置上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规模化LSG-1载体硅胶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各项指标相近。聚合评价结果认为,LSG-1载体硅胶与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尤其在聚合物粒子形态分布指标上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目前,载体硅胶主要应用于UCC工艺(或Univation工艺)的气相乙烯聚合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及茂金属催化剂基聚烯烃工业装置。国内引进的所有气相聚乙烯Unipol装置所用硅胶全部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9.
《工业催化》2006,14(3):38-38
载体硅胶主要应用于UCC(或Univation)的气相乙烯聚合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装置及茂金属催化剂基聚烯烃工业装置。国内引进的所有气相聚乙烯Unipol装置所用硅胶全部依赖进口。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研究院科研人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体硅胶生产技术。研发成功的LSG-1载体硅胶,相继在该院模试评价装置及齐鲁石化塑料厂气相聚乙烯中试装置进行了评价。并在辽宁营口向阳催化剂公司顺利通过了在工业级催化剂制备装置上的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0.
茂金属催化剂硅胶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经甲基铝氧烷(MAO)化学处理后硅胶载体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指出硅胶的化学活化是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的关键,单组分化学处理剂处理硅胶载体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的需求,采用含MAO的多组分化学处理剂化学活化硅胶后负载催化剂是该领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硅胶载体经甲基铝氧烷(MAO)化学处理后负载茂金属催化剂的一些研究进展,指出硅胶的化学活化是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化的关键,单组分化学处理剂处理硅胶载体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烯烃聚合的需求,采用含MAO的多组分化学处理剂化学活化硅胶后负载催化剂是该领域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活化条件对聚烯烃催化剂载体硅胶的灼烧失重、丧州形态、孔容以及催化剂的活性、聚合物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聚烯烃催化剂绒体硅胶衷表面特性的调控可通过改变热活化条件实现;热活化条件的选择直接影响载体硅胶所制备催化剂的性能能及生成的聚合物形态;载体硅胶热活化时,发生孔容变的起始温度为600℃;聚烯烃催化刹载体硅胶的最佳热活化条件是200℃(1h)→400℃(1h)→600(2h)和200℃(211)→600℃(411)的梯度温度下的二次活化。  相似文献   

13.
前言硅胶广泛用作石油化工催化剂的载体。很多石油化工催化反应要求载体有较大的孔径,以防止深度反应造成产品收率下降和副产物增加。六十年代中期,出现了用喷雾干燥法生产大孔硅胶的专利。在碱性成胶条件下,通过喷雾干燥可制备孔容达2.0毫升/克的硅胶。  相似文献   

14.
将硅胶表面进行氨基化.利用氨基与丙烯酸甲酯发生Micheal加成以及乙二胺与酯进行交换反应在硅胶表面形成树型分子。为利用硅胶作为色谱固定相和催化剂的载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功能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氟资讯》2006,(5):24-25
兰州石化研究院重点转化项目——80吨/年硅胶中试装置日前顺利打通全流程,生产出了合格的硅胶粉料。该项目的中试成功,为下一步硅胶载体的大规模工业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种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凝胶的制备上,采用了以部分稀硅酸盐溶液为母液,稀硅酸盐与元机酸同时加入的方式。所得的硅胶作为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用于烯烃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一种硅胶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硅凝胶的制备上,采用了以部分稀硅酸盐溶液为母液,稀硅酸盐与元机酸同时加入的方式。所得的硅胶作为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用于烯烃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8.
《广州化工》2021,49(11)
利用活性炭、氧化铝、硅胶作载体制备得到负载型Collins试剂,以其选择性氧化1-苯乙醇成苯乙酮反应为例,考察了各种载体、反应时间、载体加入量对氧化反应产率的影响。控制负载型Collins试剂中Collins试剂的负载量均为5 mmol·g~(-1),在15~20℃反应,搅拌时间为3 h,用气相色谱仪跟踪反应进程,1-苯乙醇的氧化反应产率为:活性炭73.5%、氧化铝95.4%、硅胶97.1%。硅胶是制备负载型Collins试剂的优良载体,且在氧化1-苯乙醇反应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反应时间和载体加入量都可以提高氧化产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有关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反应,并重点介绍了其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比如硅胶、分子筛、活性炭等载体。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几年苄基化反应固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硅胶为载体的催化剂、粘土为载体的催化剂、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等,并指出了以分子筛为载体的苄基化反应催化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