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当前,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旨在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此同时这门课的教学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该文分析了这门课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学习计算机已经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迫切需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搞好这门课是教师的责任,学好这门课是学生的愿望。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观念、丰富内容、修订大纲、重构考核体系等方式,加快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社会企业提供人才。  相似文献   

3.
龙超  潘黎阳  熊刚强 《软件》2014,(6):111-114
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应该进行合理的改革,使它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起到具有铺垫性的作用,其具体改革应包括如下: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维护技术;能够操作常用的办公与多媒体软件;能够运用网络技术;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来开发网页系统。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该课程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关于此课程教学谈几点想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能否使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基础应用》是大中专院校的基础课,由于很多学生在中学学习过《信息技术》,以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方法,会影响到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这门课的学习.老师如何提高这门课的课堂效率?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每个计算机老师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普及,并逐渐开始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最基本的一门知识,也是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大学生熟练掌握的公共课程,是大学生在大学接受知识教育的一门公共课程,对于大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职生综合素质已引起教育部门及教育人士的关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基本覆 盖全部学生,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本身的优势,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文章通过一个教 学案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玲 《网友世界》2014,(13):180-180
美术鉴赏课程是高校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涵养而开设的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通过开设美术鉴赏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美术作品的教化、审美认知和娱情怡神的功能出发,探讨了美术鉴赏课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一门基础主干课。当今时代,要使大学生既能安心学习,又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必须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婧 《网友世界》2013,(16):2-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的一门基础主干课。当今时代,要使大学生既能安心学习,又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其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必须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战性较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说课,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晓巧  张铃丽 《福建电脑》2009,25(11):205-205,183
网页设计技术课程是在校大学生所学的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怎样上好这门课.既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又使教学效果良好,本文就以教学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总结43所院校在厦门会议上关于大学计算机体系的共识,提出大学计算机及其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阐述大学计算机(面向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立大学计算机知识体系;论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基础课、通识课和基本技术技能课的地位;指出计算机教学面向应用是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计算思维应成为大学生的普适能力,应该在坚持计算机教学面向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迅速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具备的素质,全国各大高校也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本文结合计算网络技术教材特点和培养目标,对课堂教学预设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这门课程创新教学的一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这门教学是如此重要,可是实际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并不十分理想.对此,各高校应该根据现状,对大学计算机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从而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快速有效地发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该文分析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革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课程高度抽象、内容丰富、理论性强,使这门课学习起来相当困难。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探索和实践,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抽象和具体的相互转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几方面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热门话题,对于占学生总数大多数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对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更是不遗余力。作者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各个行业的青睐,在教育领域同样被广泛的应用着.在高职学校的教学计划中,计算机是一门基础的学科,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运用,以及操作能力.这门课的教学过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融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让学生主动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