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于少沙河流上水库的调节计算仅考虑水量的变化,库容曲线保持不变,采用时历法、概率法或随机模拟法等计算方法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多泥沙河流的水库调水调沙不仅要考虑水量的变化,还要考虑不同时段泥沙冲淤引起的库容损失,协调汛期排沙和蓄水的矛盾。本文通过黑河亭口水库的水沙调节计算过程,比较了不同水库运行方式对水库供水量和长期使用库容的影响,选择了合理的运行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水库兴利和排沙的矛盾,为水库工程规模论证提供了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于多泥沙河流,水库调水调沙不仅要考虑水量的变化,还要考虑不同时段泥沙冲淤引起的库容损失,协调好汛期排沙和蓄水的矛盾,才能使水库充分发挥兴利调节作用.根据黑河亭口水库水沙调节计算模型的选取,比较了水库不同运行方式对供水量和库容的影响,初步确定了合理地运行方式,较好地解决了水库兴利和排沙的矛盾,使水库长期有效的发挥较大的供水效益,为水库工程规模论证提供了依据,也是对多泥沙河流水库调节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流泥沙特点,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邓良魁提出了两座梯级水库轮流蓄水调节径流的水库防淤技术,即上库仅在汛期开始一段时间内空库运行,洪水及所含泥沙直接排出,并冲刷水库积存的泥沙,其余时间河流来沙很少,将来水蓄在上库.  相似文献   

4.
克孜尔水库建成蓄水运行19年,水库泥沙淤积总量高达2.50×108m3,远远大于初步设计泥沙淤积预估值;以此速度继续淤积,水库在现状18年后将出现汛期无库容蓄水,对下游灌区24×104hm2农业灌溉将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水库实际调度资料、渭干河天然来水统计分析及平原水库工况调查,提出了水库联合调蓄和灌溉供水实施方案;该方案可有效为克孜尔水库主汛期冲淤排沙创造空库冲沙和空库迎洪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为多沙河流,如向家坝水电站先期开发,水库泥沙淤积对自身调节库容和对上游梯级溪洛渡坝址及衔接水位的影响,是向家坝正常蓄水位选择和水库运用方式研究的主要任务。根据工程特点,采用汛期6月~9月来沙较集中的4个月库水位降低在排沙限制水位367.00m运行,10月初开始蓄水的运用方式,可以较好地达到保护调节库容及在一定年限内减轻库尾淤积上延对溪洛渡坝址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沙河流水少沙多、水沙量多集中于汛期的特性,提出了多沙河流水库自校正排沙运用模式.该模式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确定水库运用后的状态.以设计的供水量和剩余库容为目标,根据来水来沙条件自动修正水库运用参数,实现对供水量和剩余库容的轨迹跟踪,达到既满足水库的排沙效果,又最大程度蓄水的目的.最后,将该运用模式应用于实际水库的控制运用,结果表明,自校正排沙运用方式能较好适应水库的来水来沙条件,能在保证供水量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水库的剩余库容,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系统总结了1950年代以来我国多沙河流水库运用方式发展历程,阐释了不同时期水库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的发展变化,详细剖析了“蓄清调浑”运用方式及其设计技术。“蓄清调浑”运用将以往低壅水“拦粗排细”传统拦沙模式发展为“小水拦沙,大水排沙,适时造峰,淤滩塑槽”滩槽同步塑造运用和拦沙库容多元化利用,改变了只淤不冲的传统拦沙模式,正常运用期采用水沙分级分类调度辅以非常规排沙调度,实现协调水沙关系和拦沙库容再生利用,能在长期保持水库有效库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兼顾水库调水调沙需要,有效避免了泥沙淤积占用水库有效库容,减少了水库强迫排沙对下游水沙关系的不利影响,是对“蓄清排浑”运用的继承和对“调水调沙”的全面发展。在设计技术上,为了更好地满足调沙需要,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调沙库容和排沙水位相应泄流规模,考虑调沙过程中的不同淤积状态,按照“深槽调沙、中槽兴利、高槽调洪”的库容分布规则进行水库库容配置;超高含沙量河流要在正常泄流排沙孔以下增设非常排沙底孔,形成“正常+非常”双泥沙侵蚀基准面;特高含沙量河流水库有效库容保持和供水调节之间难以协调,要采用水沙分置开发方式。研究成果将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多沙河流水库...  相似文献   

8.
梯级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梯级水库运用过程中蓄水与排沙之间的矛盾,首先建立了梯级水库防洪、发电调度及泥沙冲淤计算子模型;然后,以水库防洪、发电、航运和泥沙冲淤为基本目标,建立了梯级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多目标决策模型,并采用约束法和加权理想点法进行非劣解求解和评价;最后,将该模型应用到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汛末蓄水时间的研究中,得到了梯级水库蓄水时间与多年平均发电量和库容淤损率之间的非劣解集,并给出不同目标权重下满足梯级水库发电和减淤要求的最佳蓄水方案,为研究和解决多沙河流梯级水库水沙联合调度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白龙江属多沙河流,目前碧口水库的泥沙淤积已相当严重,库容损失逐年加剧,水库的调节能力下降,严重影响防洪安全和发电效益,为了寻求有效的排沙减淤、减缓水库淤2积速度、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本文根据对白龙江流域的水沙特性,水库淤2积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低水头排沙方案。  相似文献   

10.
恒山水库空库排沙初步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山水库运用十四年来,总结出“来水多年调节,常年蓄洪运用,自然空库冲淤,结合引洪淤灌”的运用方式,既做到水库泥沙冲淤基本平衡,又利用排出的泥沙淤灌农田。本文就恒山水库的空库排沙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杂木寺水电站枢纽布置、泄水建筑物进口及消能工的体型优化、库区拉沙以及下游河道的消能防冲等问题进行了41个方案的试验研究和论证分析,通过在电站进口加设导沙坎、在泄洪冲沙闸末端加设小挑坎以及在消力池右边墙出口段加设导流墩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库区拉沙问题及枢纽的泄洪消能问题。提出的推荐方案具有体型简单,易于施工,操作灵活、工程量小、下游河道冲刷较浅等优点,达到了泄洪消能试验的目的,满足了设计要求,并被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人"形弯道环流是解决引水渠首泥沙入渠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沙河流上的拦河闸式引水渠首在中部设置进水闸引水,必然带来泥沙入渠问题。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人为地创造了形成弯道环流的边界条件,形成“人”形对称的弯道环流,将中进水闸前的泥沙导向远离中进水闸的两侧,通过左、右两侧泄洪冲沙闸排向下游,避免或大大减少进入中进水闸的推移质泥沙量,较好地解决了泥沙入渠问题。  相似文献   

13.
潼关高程抬升成因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门峡水库建库后,库区冲淤变化是潼关高程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条件,水库运用方式和潼关上游来水条件的改变是库区冲淤变化的潜在原因;潼关上游来沙条件是造成潼关高程上升的唯一根源,但它与潼关高程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它是介于水库运用方式和来水量之间对潼关高程起调节平衡作用的淤积体供应源;水库运用方式对潼关高程产生影响的实质是,通过抬高水流侵蚀基准面,降低水流比降和水流冲刷力,使潼关高程在年内得不到有效的冲刷而使潼关高程保持持续上升状态;潼Dian段河床变化是潼关高程变化的直观的、外在原因,它的作用就是根据库区冲淤变化,通过自身的调整,使其上游河床得到调整;潼Dian段的累计淤积量及Dian(土夺)高程对潼关高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是影响潼关高程升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永定新河纳潮冲淤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海河口建闸后,闸下淤积是普遍而严重的问题,针对永定新河河口建闸方案,利用河口的潮汐观测资料和本河口泥沙的基本特性,对纳潮冲淤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北方河口水源匮乏的情况下,利用纳潮冲淤是解决上淤积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闹得海水库库区及下游河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沙河流上的滞洪水库,能强烈改变水流泥沙过程、水沙搭配关系,将大水泥沙转化为小水泥沙,淤坏河槽,改变泥沙淤积部位,改变河道特性。  相似文献   

16.
十大孔兑暴雨洪水产输沙关系初探——以西柳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上游十大孔兑暴雨洪水引发的水土流失及洪涝泥沙灾害是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实测水沙资料,建立该地区洪水过程产沙量与降雨径流指标、流量与含沙量的经验关系,并探讨了这些关系的成因。结果表明:一次洪水过程的产沙量可以表示为降雨强度或径流深的幂函数,幂指数大于1;一次洪水过程流量和含沙量呈逆时针绳套曲线关系,含沙量可以表示为流量的幂函数,幂指数小于1。掌握该地区的水沙关系和规律,可为模拟该地区降雨径流产输沙过程,控制和预防流域水土流失和洪水泥沙灾害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渭河是一条多沙河流,年输沙量5.2×108t,占黄河的31.9%。随着泥沙的冲淤,也带来了污染物的迁移。洪水时,沉积的泥沙被冲刷,形成了二次污染。二次污染是重金属和有毒物的释放过程,增加了耗氧量,关系到下游饮用水的安全和水生生物的生命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金沟河引水枢纽设计方案进行了系列模型输沙试验,观察了泥沙在上游河段、泄洪闸、冲沙闸及进水闸前后的淤积情况及泄洪闸、冲沙闸的闸门运行方式。结果表明:金沟河引水枢纽总体布置基本合理,主要存在闸墩、上游冲沙槽及导流堤高程不够,进水闸和冲沙闸底板相对高差偏大,上游冲沙槽内淤积严重,下游冲沙槽边墙高度不够等问题。经过分析,对模型进行了相应修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满足了引水、防沙及泄洪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工程建设上预防泥沙淤堵和泄洪流道与水轮机预防高速含沙水流磨蚀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其中,预防泥沙淤堵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有:进水口集中布置,泄洪洞增加事故闸门,充水平压装置采用旁通管道充水,增加高压冲沙装置,在发电尾水洞出口布置防淤闸,机组技术供水在汛期采用地下清水供水;水轮机采取涂敷防护材料预防高速含沙水流的磨蚀.  相似文献   

20.
论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用方式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沙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在三峡工程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提出水库采取"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可以解决泥沙问题。2003年水库蓄水运用以来的实践表明,水库基本遵循了"蓄清排浑"调度运用原则,并根据上游来水来沙减少等新情况对水库运用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本文系统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清排浑"运行方式及其优化调整的利弊,包括提前5年实施175 m试验性蓄水、汛期水位动态变化、汛末提前蓄水等对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演变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方式,形成"蓄清排浑"运用的新模式,保持水库长期使用的建议,试图为三峡水库科学高效安全运用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